为重走红色路线,追忆峥嵘岁月,6月23日,安徽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赴岳西县大别山红色革命线路团队前往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大别山烈士陵园,了解红色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
革命精神不灭,“陋室”英魂永存
清晨,伴着天边的一抹嫣红,实践队员跟随安徽省省委党史宣讲团步入烈士陵园大门。细雨初歇,洗去了尘埃,却给青砖灰瓦的陵园大门添了一丝斑驳,透露出其庄重大方的模样。
据悉,大别山烈士陵园始建于1958年,占地6.6万平方米。陵园依山傍水,绿树成荫,环境优美。随着爱国教育的不断加深,来此地习参观的少年络绎不绝。
步入大门后,实践队员首先来到了气势恢宏的百步台阶。台阶上方,端坐着一幅巨型英雄群雕,形象地刻画了以王步文烈士为代表的一代英雄豪杰,为人民求解放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英勇牺牲的悲壮场景。通过雕塑,实践队员仿佛透过了时间奔流不息的长河,见到了王步文烈士为代表的一代英雄豪杰。
“我想起了我们之前参观过的王步文同志故居,那里家具简陋,屋舍破旧,条件艰苦,但这样的环境下孕育的却是这样雄赳赳气昂昂的烈士,这种强烈的反差,真的很让人感动和敬佩。”实践队长周颖红感慨道。
宣读入党誓词,感悟革命精神
随后,实践队员跟着省委宣讲团走在树林间,与宣讲团一起聆听解说员讲解“大别山”的故事,一同前往革命烈士纪念碑。据悉,这座纪念碑高达13.5米,意在纪念大别山区十三万五千英烈。抬头望去,纪念碑上刻着八个鎏金大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据讲解员介绍,这八个大字是由朱德总司令亲笔题写。碑的四周竖立着38根大理石立柱,喻示着岳西为国捐躯的3万8千英雄儿女。闻此,实践队员们的内心像是燃起了一团烈火,久久不能平息。
紧接着,市委宣讲团带领实践队员在纪念碑下,怀着崇高的敬意,慷慨激昂地宣读入党誓词,并一一为革命烈士献上花篮。
“入党誓词并不是简单的一段话,这是对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宣誓,也是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每每看到或者听到那简短的几行字,我心中都不由的泛起波澜,为我们的党骄傲和自豪,为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为欢喜。”市委宣讲团成员激动地对实践队员说道。
聆听革命故事 赓续红色血脉
随后,宣讲团及实践队穿过纪念碑,又走过一条漫长的走廊,就来到了陵墓的西南部,这是零散烈士的集中安葬地。此时,石碑刚被雨水冲刷,有些微凉,但它背后承载的意义却让实践队员的心不断发烫。满腔的悲痛和敬畏之情,却无法亲口传到他们的耳中,实践队员只得对着墓碑深深地鞠上一躬,表达对英烈们深深的敬意。
在大别山烈士陵园,实践队从讲解员口中听到了一个关于总铺河便衣队八壮士的故事:1936年,红二十八军主力在前线激战,敌人重兵围剿红二十八军军部,为了转移军部受伤的红军重伤病员,总铺河便衣队副队长朱南荣主动请缨承担掩护任务,他带领七名队员手持简陋武器装备阻击敌人,直至全部壮烈牺牲。
“红二十八军在主力红军离开根据地的情况下,居然坚持了三年多敌后游击战争,这种毅力和信念是我难以想象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前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他们的事迹应该永远被铭记与传颂。”实践队员许欣蕊说。
有人说,死亡并不是一个人生命的结束,被遗忘才是,所以英雄才会像朱德总司令写的那样“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伟大的革命精神随着革命烈士的离去,深深扎根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间。英雄事迹永不忘,英雄精神代代传,新时代的青年,正站在历史潮头上,谨记革命先辈遗志,逐渐撑起中国的脊梁!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67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