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船行志愿服务队在赤壁市赤壁镇中学开展为期十天的“七彩假期”支教活动正式开始了。在这几天里,我们主要围绕青少年思想引领、健康生活、身心成长、艺术素养等内容,为赤壁镇中学六年级学生开展相关课程。 我是一名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大一的学生,在踏入大学校园之前,新生群热心的学长学姐就有告知过我们,我们学校都会参加三下乡,在暑期的时候迎来短暂而有趣的支教生活。初闻这个消息时隐隐的期待一直在脑海,终于我现在也迎来了属于我的支教生活。
这的确是一次全新的体验,也是一次能力与责任的考验,从家里手忙脚乱得整理自己的物品,到急急忙忙转几趟车抵达赤壁市,再到晃晃悠悠地离开赤壁市到达赤壁镇中学,也就是我们的支教学校,直至明晰了自己要讲授的课程与生疏的备课。思维终于在接到要教授的班级时慢慢悠悠明了:我即将在人生中首次以一名老师的身份站上三尺讲台,传授知识。支教生活的开始,也就意味着我要体验从学生到老师的身份的转变。
图为同学们在认真观看老师播放的抗美援朝视频。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郑诗谣 摄
“老师”这个词汇,并不陌生,从小到大的校园学习生活画卷中,老师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第一次身为老师,还是避免不了的紧张与期待,学生时代的印象中,老师的生活简直令人羡慕,上课后潇潇洒洒的留下作业,下课后宽敞舒适的办公室,但真正成为了一名小教师,才感觉到自己从前未看到的太多。上课时间只有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小学实行的错峰放学又令最后一节课的时间进一步缩短,如何在短暂的时间中传达知识,同时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其注意力集中于课堂上,课堂的安排与设计,上课时语言语调的使用,课堂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便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首先自己要吸收理解了知识,做好充分细心的备课,才能在课堂中做到游刃有余。这些早就学过的知识,在我真正的授课中,再次对其进行了体会。说说我第一次上课的经历和心路历程吧,上课前,我一遍遍得看着笔记本上早就准备好的课件和教案,脑海中把能想到的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都演练回答一遍,深吸一口气后才准备踏入教室。
图为红船行队员张心怡正在放映课件给同学们讲课。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郑诗谣 摄
“支教”是一件很光荣的事,因为它包含着许多家长和孩子的期待,能够让我们不断充实自己,发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就像我的综合素质、备课、教学等的能力都有很明显的提升;而且“支教”也对农村的教育事业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为孩子们更好的接受新知识奠定了基础,为孩子们提供了不一样的、新的教育方式。对孩子们来说,这算得久旱逢甘霖;对我来说,短短十几天的支教生活能够提高自己的能力。这对于我来说是不可多得的一次机遇、是需要我加以珍视的经历。
图为红船行部分支教老师和部分同学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郑诗谣 摄
这些孩子以后或许在未来的某一个瞬间突然想起我,也或许会完全忘记我,毕竟我只是他们那漫长岁月中的一个过客、一个停留时间较长一点的陌路人,但这不会改变我在这个学校停留过的事实,不会改变我真真正正存在过的、燃烧过的、释放过自己的温暖的事情。而这一瞬是不可否认的、属于我的灿烂。从支教生活中,我也懂得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老师,不仅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更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及一颗关爱孩子的心;也让我真正理解了罗曼罗兰说的那句话——一个人只能为别人引路,不能代替别人走路。(通讯员 张心怡)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600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