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亲访农户走基层 奋楫争先担使命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 作者:CANALINENA

亲访农户走基层奋楫争先担使命

来源:园艺学院赴周至县调研队作者:赵春骄周耘兆/文周耘兆/图联系方式:15847493445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青春风华献礼建团百年,园艺学院赴周至县调研队聚焦“共建美丽和谐乡村”主旋律,探索关中地区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收集真实数据,共同探讨初拟创新性解决方案。团队于7月25日至30日分赴周至县哑柏镇、眉县金渠镇等地开展实地调研活动,通过面谈、采访等形式深入企业、合作社、田间地头及农户家中,全方位梳理、复盘了猕猴桃行业产销大体系中的优势资源和一系列问题,对于学子们今后的专业学习及职业规划也具有深刻意义。

初访哑柏镇果农总结果业滞后原因

长达五天的时间里,园艺学院赴周至县调研队深入哑柏镇各村进行挨家挨户的寻访,详细了解当前周至县猕猴桃产业规划的主要情况,最终共收回三百余份调查问卷。据调研结果显示,哑柏镇各村落有近百分之九十五的土地亩数都栽植翠香、徐香、海沃德、哑特、秦美等常规猕猴桃品种,平均亩产量分布在3000至6000公斤域内不等;其中,栽植品种以翠香居多,“周至翠香”也渐打造成一个响亮的品牌予以大力推广。而近几年周至县猕猴桃种植业收益受损、产业发展滞后,品质更是被其他产地的诸多“后起之秀”所赶超,困扰当地农户和政府久矣。据调查分析,导致当地猕猴桃低质低产的两个主要环境诱因是冻害与干旱;因小范围内地理环境的差异,各村猕猴桃受灾程度略有不同,加之今年早旱灾害发生尤为严重,综合导致周至产地的猕猴桃果形普遍较小、口感大打折扣,且落果、“黑斑果”多,果实品质良莠不齐。此外,种植成本较之往年也高出很多:肥料、农药、花粉市场供应的种类繁杂、质量难以保证,且出售价格高;当地农户难以抉择,又颇受外界误导、缺乏清晰的认知与搜集信息的渠道,使得农户在成本支出这方面付出了许多代价,甚至饱受蒙骗。与此同时,调研队进一步了解到,果园的管理方案与栽培技术将很大程度地决定并影响坐果量和果实品质,因此,绝大多数农户会在农忙时节选择雇工,以保证不误农时且果源充分;但其重产量轻质量,严重低估施肥、灌溉、授粉、疏花疏果等环节技术投入的含金量,究其原因是理念中并未形成成熟完备的栽培管理方案,单凭“经验”走天下,抗拒或漠视专业的技术指导,态度消极、缺乏学习主动性,主观上导致当地猕猴桃产业发展止步不前。

采访模范张队长虚心请教种植经验

28日下午,调研小队对哑柏镇张家堡村第一个尝试改接新品种的张队长进行了采访。相较其他农户,张队长思维灵活、观念“超前”,肯于学习,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谈及近些年来周至农户嫁接新品种“翠香”的现象,他对“翠香”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其不仅口感绝佳,还助推网络电商业持续高速发展。对于徐香,他指出,它的口感不比翠香差,但果园管理所耗费工作量是最大的:开花时该树种花苞节生侧枝过多,会阻碍顶苞开花,同时结果过繁会导致果形不好,须抹除侧枝、掌握好果距、株行距,因此果农势必在修剪上须多花心思、常常打理。他还认为,农家肥是猕猴桃品质育成的关键,其对改善土壤条件、巩固树体营养吸收有着重要作用,直接关系树势发育和果园小气候的治理,农家肥应当得到全体农户和生产商的重视。对于冷库的使用,张队长持反对态度,他表示这将改变果实糖酸比、大大降低猕猴桃的口感。针对张队长诸多新颖独特的观点,调研队合理质询、并将其理念和种植经验作以记录,同时分享了颇多观点和感悟;由此,队员们对猕猴桃生产种植和采后贮运的管理方法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走访金渠镇果农共讨产业兴旺秘诀

29至30日之间,调研队乘车前往眉县,继续参观调研猕猴桃产业的相关情况,学习眉县产区产业兴旺、多生优果的秘诀。眉县曾获“中国优质猕猴桃之乡”称誉,相较于最先种植猕猴桃的周至县,眉县的发展却更加迅速,据推测与当地的技术施用、农户的生产理念有很大关系。因此,调研队选择金渠镇宁渠村为典型代表,对当地农户进行调研访谈。与哑柏镇不同,金渠镇主栽品种是“徐香”而不是“翠香”,且平均亩产最高可突破一万斤,最低不过六千斤。当地有产销肥料的龙头企业,成气候的农资合作社更是不少,农户通过购买企业的化肥相应获得免费提供的技术指导和精细化管理方案,在长期的积极带动和产业刺激下,每家每户逐渐达成高产优质的目标;小部分农户每年都会购买这样附带社会化服务性质的农资,且反馈积极正面,表明当地村民和当地合作组织早已形成互利共通的融洽关系,先进的生产管理方法也早早融入了农户的理念之中。由此可见,眉县农户对猕猴桃的探索是持续、积极的,也会欣然接受标准化带来的改变;总体来说,眉县猕猴桃产业的现行发展给周至县产业的后续转型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样板。

实践当中,调研团队坚持遍访每家每户,了解他们的想法、聆听他们的需求,力求根据自身所学为农户提供更多帮助、给到更多人文关怀。大学生群体应当着力关注“三农”事业,深入基层、描摹最真实的乡村建设情况,努力寻求产业突破点,为未来的农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活力。队员李仡泽表示,猕猴桃产业需要年轻人的摸索和蓄力,粮食安全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当代农林学子应谨记初心使命,赓续伟力、奋楫争先,在农村这片生机盎然的广阔“舞台”上绽放青春的风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573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第十五日

7.12日。实践活动的第十五日,-今天是我们暑期社会实践队实践活动的最后一天,在经过了14天的实践活动以后,队员们终于把本次实践队的所有任务,圆满完成,因此今天的任务,主要是将实践队……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第十四日

7.11日。实践活动的第十四日,今天是我们实践活动的倒数第二天,经过十三天,队员们的努力与学习,终于把本次实践活动的任务全部圆满完成,从一开始的黄庄小米标志设计与包装设计,到第二……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第十三日

7.10日。实践活动的第十三日,讲过昨天的初步汇报和定稿以后,队员们将老师和队员们提出的建议和指导进行应用于参考,对于实践队初步设计的作品进行修改和调整,队员们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第十二日

7.9日。实践活动的第十二日,昨天的活动中,队长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将石墨面粉的设计任务进行了分配,标志设计组负责石墨面粉品牌标志设计,包装设计组负责石墨面粉包装设计。两个小组……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第十一日

7.8日。实践活动的第十一日,在实践队伍三天的努力下,黄庄小米的品牌标志设计以及黄庄小米包装设计已经完成,队员们在这三天中积极应对,用心设计,每隔一天都会整理当前阶段的成果和资……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第十日

7.7日。实践活动的第十日,经过昨天的讨论和研究,我们实践队的两个小组,分别进行,黄庄小米的标志设计,以及包装设计的成果汇报以及定稿的工作,今天,我们两小组的成员,在工作室二,……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第九日

7.6日。实践活动的第九日,z昨天,我们实践队的队员分成了两个小组,分别进行,黄庄小米的标志设计,以及包装设计,今天,我们两小组的成员,在工作室二,进行了初步的汇报工作,两个小组……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第八日

7.5日。实践活动的第八日,经过了一周的讨论和整理以后,我们睡觉哦就队伍决定选择黄庄小米进行小微企业品牌形象设计,作为实践活动对象,因此今天的任务是进行,根据现有的实践队员进行……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管青衿践初心,政社携手绘新篇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社区服务项目再次开展,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青年学子以躬身实践诠释责任担…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和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联合举办“心聚团队 合作共进

为助力学生深入理解团队合作的核心价值,强化集体向心力,4月20日,传媒技术学院联合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于聊城大学北田径…

传媒技术学院举办“传薪火以继往 怀赤忱而开来”主题升旗仪式

为传承革命先辈精神火炬,赓续红色血脉,厚植青年学生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4月21日,传媒技术学院在西校区十一广场隆重举行“…

最新发布

重庆学子三下乡:防疫于心,刻不容缓
中国青年网重庆8月7日电(通讯员郑邦国)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增强人民精神力量,2022年8月6日,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助童成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在重庆市石柱…
重庆学子三下乡:同心战“疫”,同“屏”共振
中国青年网重庆8月7日电(通讯员郑邦国)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增强人民精神力量,2022年8月7日,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助童成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在重庆市石柱…
盘活革命红色资源,筑牢乡村振兴之魂
镇远,古称“竖眼大田溪洞”属“鬼方”。从夏到商,世居着荆、梁二州的西南,称“荆蛮”。秦代被纳入中央领土管辖,汉代设县,距今已有2224年的历史。宋宝佑六年(公元1258年)宋理宗赵昀赐名镇远州,为镇远之…
扎根家乡文化底蕴,宣扬特色贵州物语
当今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外界的交流愈加频繁,各国文化相互交织、影响,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亟待提高。在此大环境下,浙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黔贵森林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队员蔡征至于2022年6月返回…
尽职尽责尽态打赢脱贫攻坚,用心用情用力护航乡村振兴
尽职尽责尽态打赢脱贫攻坚,用心用情用力护航乡村振兴我们本次社会实践采访环节的主要部分是政府采访。为此浙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黔贵森林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队员蔡征至特地来到了㵲阳镇人民政府,了解当地政…
重庆学子三下乡:疫情防控,刻不容缓
中华民族自古便多灾多难,古语讲到,多难兴邦。不难看出,在每一次大灾大难之后,我中华儿女更加团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如此强大的团结凝聚力,是世界上任何一民族不曾有的,在成为疫情防控志愿者期间,…
“三下乡”综合实践有感
三下乡已经结束,回顾这段难忘的日子,我感慨良多,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感动,还有成长。学会了团结、承担责任、相互理解等等。“通过做事和与周围的人比较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才知道怎样去提高”“如果想做就…
重庆学子三下乡:学拳正身
在“八一”这不同寻常的一天,我们打算教小朋友们浅浅的学习一下军体拳。当温暖的阳光渐渐照亮这个世界,新的一天已拉开序幕。宛如在唤醒万物的春季般,一切疲劳困意都被扫去,我们以饱满的精神迎接小朋友们…
重庆学子三下乡:“八一”行,与小朋友们聊建军
八月一日,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它改变了我国的历史,改变了我们中国人以后的路,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这一天,也许我们还生活在水深火热的旧社会中,如果没有这一天,也许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存在。在这个特别…
重庆学子三下乡:上课的感慨
自八月一日开始我们的工作以来,到八月七日,我们整整开展了七天的志愿者活动,这几天,累并快乐着。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在民族文化中心陪伴留守儿童们。辅导他们的假期作业,为他们提供多元课堂,在丰富他们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