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国耻 爱我中华
为深入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社会大课堂上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踊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新征程中展现青春风采、贡献青年力量。2022年8月5日,滁州学院地信学院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小分队前往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展开一场红色寻访之旅,让我们广大青年学生拥有一次亲身实践的机会,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由于疫情原因,此次小队成员未能全部前往实践地点,不过在前往之前,小队成员都进行了沟通和讨论,并通过网络问卷就青年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了解情况进行调查,针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对于纪念馆的背景,在出发也做了一些了解,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建立在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遗址之上的一座专题性纪念馆,于1985年8月15日正式建成开放。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经成长为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的中国国家一级博物馆。纪念馆现存三处南京大屠杀“万人坑”遗址,馆内是关于南京大屠杀历史、日军“慰安妇”制度、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综合型博物馆,大量的文物、照片、历史证言、影像资料、档案以及遗址对历史真相做了完整的阐述,每年都会投入资金对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慰安妇”制度受害者、抗战老兵等群体进行援助。
8月5日早上,小队成员早早的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纪念馆门口,我们看到四组雕塑,分别为《家破人亡》《逃难》《冤魂呐喊》《胜利之声》。每种雕塑的形象都展现的淋漓尽致,这些巨大的雕塑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把人瞬间带回到过去。沿路的石壁,地面等建筑均采用黑色镜面花岗岩敷贴,灾难之墙刻写十三国文字作为背景墙。旧馆庭院白色的鹅卵石寓意累累白骨,而新馆的砂石,踩在上面发出的声响犹如冤魂的低声控诉。这一路肃穆的环境,让我们心情沉重压抑,也感受到当年屠杀现场的血腥与绝望。令我们震撼还有那哭墙,那是用100个国家的文字写下“300000遇难同胞纪念馆”。
在广场左侧便是新馆,新馆的室内设计在运用展板展览的同时。馆内墙面挂满了相片,一面为遇难者遗照,一面为现有幸存者像片,看着令人心情无比沉闷。同时馆内也运用各种立体造型来组成相应的建筑场景,包括灯光在内、烘托出悲伤又具有意义的环境。
从新馆出来,看到另外一个主题“万人坑”遗址,这是整个纪念馆的核心和高潮。外观简洁,像个黑盒子。里面还有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白骨,同时我们通过沙石地面、锈蚀钢桥、昏暗的灯光等相结合的环境,更加直观的感受曾经的遇难现场。在这里悲痛沉重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走出冥思厅,便是和平公园,我们压抑的心情瞬间释放。公园之上,耸立的和平雕塑及水中倒影,我们仿佛置身另一个世界。公园的环境和建筑,以表达和平的美好主题。公园内建有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其形状如“犁”,寓意不再有战争,象征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通过此次活动,我们更加深刻地体悟到先辈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回望历史,就是要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传统,继承革命先辈们身上不灭的理想之光、信仰之光,大力弘扬他们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循着他们的高尚情怀标定自己的价值坐标、人生航向,将先辈们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组员们达成共识,要踏着革命先驱的遗迹,继承先烈的遗志,弘扬革命精神,并且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发奋图强,努力学习,认清自己的职责与义务,做好一名合格的当代大学生,成为未来祖国建设的中流砥柱,才能让祖国永远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历史悲剧才不会重演。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561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