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安徽省桐城市黄梅戏发展现状,推动黄梅戏传承创新,2022年7月31日,湘潭大学商学院赴安徽省桐城市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桐城市黄梅戏戏剧团办公室采访王运发。
王运发,桐城黄梅戏剧团退休职工,国家三级指挥。见面寒暄几句,王运发便落座开始接受团队成员的采访。
上世纪70年代初,十三、四岁的他就踏入了黄梅戏行业。从刚入行时的兴奋、激动到现在的如鱼得水、得心应手,几十年表演经历王运发还历历在目。
不同于交响乐乐队那般庞大,戏剧团的乐队规模小,指挥不是单独出现在舞台中央,工作上也需要身兼数职。年轻时的王运发是一名司鼓者,与其他乐手一起演奏。从戏曲剧本创作、排练到正式表演,这个过程漫长,王运发需要全程跟进,完成大量的工作。司鼓者,又称为鼓师,是戏曲乐队的指挥。司鼓的职能就是对舞台节奏的掌握,是舞台节奏的主宰者,王运发在演奏的过程中,要通过对剧情的理解、准确无误地处理好各种节奏类型,对剧目进行中的起、承、转、合进行阶段性的扩展和烘托,从而达到渲染剧情、衬托戏剧人物的目的,使剧目的演出更具艺术感染力。司鼓的工作,王运发干了几十年,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上了年纪后,他便作为一名锣手。如今退休,王运发也没有闲着,剧团有大型节目编排和参演参赛时,处在返聘阶段的他仍然来到剧团和同事们一起工作。
谈到2014、2017年桐城黄梅戏剧团两次进京演出,王运发的精神头来了:“到国家大剧院演出的县级戏剧团几乎是没有的,受邀去演出,大家都很重视”。桐城黄梅戏剧团作为县级戏剧团,相比省级、国家级剧团存在体量小、人员少的问题,在物质条件难以满足的情况下,出现高质量的艺术作品是一件难事儿。得到带着自家创作的大戏前往国家大剧院去演出的珍贵机会,戏剧团的成员无不努力,力求将最完美的表演献给全国、全世界的观众。在团员的齐心协力下,进京演出取得良好反响。
岁聿云暮,星霜荏苒。在滚滚时代浪潮中,互联网发展正立潮头,作为地方传统戏曲的黄梅戏逐渐在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双重裹挟下边缘化生存,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困境和严峻考验,犹如“夹缝中的花朵”,在守真与开放、传统与现代的碰击中艰难生长。
对于黄梅戏发展存在的问题,王运发直言不讳:“一是人才的流失,年轻人愿意来学习黄梅戏的越来越少,好的男演员更是难求;二是作品的储备,剧目创新难、采编和准备时间长、要求高;三是市场的缩小,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快,欣赏习惯更迭,走进剧院看戏很少”。
端起茶杯喝了口茶,王运发继续说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程度影响着文化的兴衰”。资金支持和人才培养是黄梅戏发展的重中之重。政府在舞台、设备、人员上的投入不够,光靠几场商业演出,黄梅戏剧团难以为继。演职人员的工资不高,扣除五险一金后,刚入职的演员工资不满2000。在物件高涨的现代社会,2000块是不易留住人的,演员也得要生活。“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终究是水浅养不住鱼,”王运发不禁摇头惋惜。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复兴靠人才,对于戏曲文化来说,人才是实现黄梅戏发展兴盛的根本保障,是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资源。钱财和人才,黄梅戏发展离不开这两者。
即使黄梅戏发展问题颇多,王运发还是对它充满希望。黄梅戏通俗易懂,大众化,接地气又年轻,拥有在艺术中不断吸收、融合、创造的活力;作为五大剧种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梅戏具有非凡价值。同时。党和国家提倡“文化自信”,重视文化建设,黄梅戏从不缺少镜头和热度。
传承和发展黄梅戏乃至戏曲艺术,王运发留给年轻一辈两个词。摆在第一位的是“坚持”,坚持到底,戏曲文化总会迎来它的春天,这个过程不是靠一个人或者一个戏班子在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只有在党和政府带领下,所有戏曲事业从业者勠力同心,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苦,甘做“无名之辈”,才可以等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盎然局面。第二个词是“自信”,文化从业者必不可少的就是由内而外,摇不可撼的信念,将自身的文化自信,职业自豪展现、传递给更广大的群众,影响带动更多的人。坐冷板凳不易,把冷板凳坐热更难,只有一以贯之、一干到底,才能获得成功。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文化的主体是人,传承的载体也是人。桐城作为黄梅戏之乡,守住黄梅根基,发扬黄梅艺术,义不容辞。桐城人王运发老了,年轻时坚守在舞台一隅敲打司鼓的他现在依旧有担当、有技艺、有坚守,年事已高,情怀不灭。这一棒,交给谁?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526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