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当代青年不忘初心,谨记时代重托,坚持奋斗的精神,在实践中学知识,强理论,长才干,做贡献。在党的正确领导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小队开展了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弘扬文化青年探索之旅行动项目”,让青年铭记历史,保持不屈的灵魂,给青年以知识的汲取、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激励和思想的启迪,从而更加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本次实践地点为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渡江胜利纪念馆。
(一)仰望烈士丰碑,俯忆英雄功勋
小队首先来到雨花台烈士陵园,其位于南京市城南中华门外一公里处,占地153.7公顷,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国家级烈士陵园。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深刻指出:“在雨花台留下姓名的烈士就有1519名,他们的事迹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要注意用好用活丰富的党史资源,使之成为激励人民不断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2016年9月雨花台烈士陵园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在景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队员们首先来到烈士就义群雕处参观,群雕塑造了9位共产革命志士英勇就义前的不屈形象,雨花台牺牲的烈士成千上万、人数众多,这座群雕就是他们形象的代表。队员们在雕塑面前敬礼宣誓,愿以吾辈之青春,护卫盛世之中华。
随后,队员们进入纪念馆参观,在各个展区中,一幅幅图画、一段段文字、一件件老物品无不昭示着战争年代革命先辈们的艰难生活和他们面对苦难时的所展现出的坚忍不拔的毅力。当听到讲解员讲述伟大革命先辈们的英雄事迹,团队成员们内心深受触动,纷纷表示,当今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自己作为当代青年要怀着敬畏之心努力生活,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
(二)不忘国耻,为中华崛起奋斗
我们实践之旅第二站来到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在邓小平同志亲自关心下,于1985年8月15日建成开放,纪念馆是关于南京大屠杀历史、日军“慰安妇”制度、世界犯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综合型博物馆,大量的文物、照片、历史证言、影视资料、档案以及遗址对历史真相做了完整的阐述。
走进纪念馆,抬头看见对面的大墙上醒目写着“300000”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这些数字代表着日军当年的禽兽行为,代表着当年屈辱的历史。
刚进入史料馆,队员们看到了那一个个让人伤心气愤的照片,看到一幅幅修不忍昭的油画。这些照片和油画都真实地记录着当年的真相。看着这一个个名字,人们的心被一次次的震撼着,他们当年都是活生生的人啊!都是日军做的孽啊!日军在南京欠下的血债太多太多……
战争与血腥、饥饿与贫困这些离我们真的很近很近。宽敞明亮的教室、食堂丰富的饭菜、舒适的宿舍环境,这是在战争年代人们想而不得甚至不敢想的舒适。敌人穷凶极恶,但改变不了赤胆忠心;死亡可以摧毁肉体,但信仰永世长存。殷殷之情俱系于华夏沃土,寸寸丹心皆忠于国家使命。我们在留言板上书写了我们的感受,忘记历史就等同于背叛!
(三)千帆竞渡,驶向光明胜利
在最后一天的实践学习中,小队成员来到了渡江胜利纪念馆。渡江胜利纪念馆分为“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国共产党南京历史展览)和“天翻地覆慨而慷”(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展)。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小队成员对渡江战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认识到了这个一艘一艘小船划出来的胜利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南京城的解放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南京城的解放,也标志着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覆灭。
至此,小队的实践学习结束了。同时,调研结果显示当代人大多是通过网络,旅游来了解红色文化,表明了解红色文化的途径更加丰富多样,但是大部分人对南京的红色文化资源只了解一点,不够深入。此外大部分人认为红色文化的宣传有很多积极的影响,当今社会还十分值得提倡红军精神。
我们要把这次红色教育当作人生的一次新的起点,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铭记历史,牢固树立新时期的革命精神,脚踏实地,无私奉献,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工作中去,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凡心所向,素履可往。青年们行程万里,不忘初心;青年们信念如磐,一脉相承。红色文化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重要精神纽带。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回想过去的烽火岁月,中国人民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赓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青山埋忠骨,翠柏勉英雄,愿以寸心寄华夏,且将岁月赠山河。幸得有你们,这盛世,如你所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487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