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结伴前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留声南航“社会实践团队-跨越时空相凝望 对话先辈承风骨

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作者:黑雪纯

跨越时空相凝望 对话先辈承风骨

1952年成立的南京航空工业专科学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前身)是什么样子?“长空一号”为什么被视为南航的“争气机”?遇到技术难关时南航科研人如何解决?为迎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70周年校庆,“传承校史·留声南航”社会实践团队带着这些问题重新集结,再次踏上发掘校园历史、传承南航精神的征程。

今年团队围绕“献礼南航70周年”主题利用线上线下两种平台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团队与南京航空工业专科学校第一任党总支书记周南先生之女周美蓉老师、我国著名无人机领域专家吕庆风老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汤晓斌老师等取得联系,进行了面对面的采访。通过他们的讲述,我们仿佛坐上时光机回到过去,看到了一所新学校的创立(指南京航空工业专科学校)、一项新产品的研制(指“长空一号”)和一门新学科的建设(指核科学与技术学科)。他们在回顾往事的同时也对学校送出了诚挚的祝福。

历史是多种多样的,那么传播历史也不应该拘泥于一种形式。采访结束后,团队成员根据受访老师的回忆以及从校史馆、档案馆查询的种种资料,制作了以南航无人机研究所为原型、介绍“长空一号”诞生历程的情景剧《志在长空》;徜徉校园,拍摄了三期介绍南航历史的系列视频,还制作了许多精美的校园文创产品。在聆听故事、演绎故事的同时我们也不断向外界讲述故事。炎炎夏日,不惧酷暑。我们深入街道社区和青少年教育基地开展支教活动,讲述南航故事。他们将南航特色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为小朋友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盛宴,引领孩子们走近科学殿堂。一颗“航空报国”的种子就此埋下,等待日后冲破土壤、开花结果。为期近一个月的实践活动从初期准备到后期宣传,团队成员团结协作、砥砺前行,不断用声音传播历史温度,用历史塑造青年情怀。

寻访南航故事 感受榜样力量

踏寻南航足迹,汲取榜样力量。为了在南航建校七十周年这个重要节点总结南航精神和回顾南航发展历程,留声南航暑期实践团队以南航七十周年校庆为契机,开展了大规模的南航榜样访谈活动,以此让广大师生更好了解南航的光辉历史,从被动接受的旁观者变为主动发掘的参与者,深刻理解国家社会对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要求和期望,指导学生成长成才和人生职业规划。

7月2日起,团队正式开展了为期十天的口述历史采访活动,相继采访了周美蓉老师、吕庆风老师、王克元老师、汤晓斌老师。每位老师都为我们讲述了他们与南航的故事,在回顾了南航建校的不易后,为团队成员强调了南航建校初心,以及对南航学子寄予的厚望。

芙蓉生翠水,志美而行厉。作为南京航空工业专科学校第一任党总支书记周南先生之女,周美蓉老师是亲眼看着南航如何建立的见证者,她为团队成员展示了许多建校时期的老物件,这让团队成员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南航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这一路走来经历的无数艰难坎坷,以及成就出如今的双一流大学的不易。在周老师看来,南航的发展让她很是欣慰。周老师还教会了团队成员许多人生道理,告诉我们要逆境学“顺”,困境学“忍”。在此次访谈中,团队深切感受到了周老师身上巾帼不让须眉的坚强意志,体会到了她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以及心中对南航深深的情怀。新时代新青年应接好时代的接力棒,以巾帼不让须眉之名,争当时代弄潮儿,“顺”“忍”得当,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潜心科研助航空,不为生前身后名。吕庆风老师为我国航空发展以及无人机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南航毕业的他毅然选择留校教书,在教书的同时依旧专注科研,历经八年克服了无数大大小小的挫折后成功完成“长空一号”任务,让我国的航空事业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在这一期的访谈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吕庆风老师航空报国,志在长空的赤子之情,体会到他们老一辈对科研的热爱与坚守。在国家最困难的时候,以吕老师为代表的一众科研人员为国家奉献自我,克服了重重困难,实现了无人机的从无到有。这不仅仅是无人机行业的开篇,更是我国航空国防事业的突破。

一生奉献南航梦,俯首甘为孺子牛。王克元老师教书育人,拥桃李满天下;为政清廉,以诚意换民心。谈到南航,王老师言语间都难掩对南航的热爱与自豪之情。“不论你在哪里,你到老的时候再回过头来看时,你能来南航,是你一生的骄傲。”王老师如是说。他告诉我们要永远记得建校的老一辈教师的不易,他们是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克服了许多困难才成就了如今的南航。我们青年要珍惜现有的良好条件,应谨记王老师的教诲,踏踏实实走好眼下每一步,严格要求自己,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勇于挑起肩头所负的重任,争做新时代的有为青年。

不忘初心承遗风,砥砺前行勇逐梦。汤老师是陈达院士的关门子弟,教学成果无数,科研贡献卓越。当问及汤教授在核技术方面的经历时,他向我们提及了他的恩师——陈达院士。他始终秉持着恩师所提过的学科交叉理念,数十载不遗余力地奋斗着,在科研这一块没有放弃核医学,致力于将核和材料交叉起来,和医学交叉起来,和能源交叉起来,甚至跟航空航天相结合。他一步一步,在学科专业重点实验室到国家级重大的项目等等努力建设着。“要有远见,有眼界,有格局,站得高,看得远。”这是汤教授对南航学子的殷切希望,更是我们在前行道路上砥砺思想的长鸣警钟。

老师们的鼓励和教诲,句句振奋人心。作为新时代的南航新青年,我们更应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切实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以坚定的爱国信仰,赤诚的爱党之情,志在长空的蓝色梦想和过硬的专业知识,成为筑梦南航的问天少年。

同时,“留声南航”团队还为学校其他团队传授采访经验,协助他们完成采访任务。

团队秉持传承南航历史的初心,积极帮助其他团队开展培训工作,传授采访经验。在“南航故事寻访”专项活动启动前,团队积极配合党委宣传部的工作,前往档案馆调查资料,完成对郭荣伟、严仰光老师的口述档案采集,并设计以南航七十周年校庆为主题的采访基准问题,供后续团队参考。6月14日,“留声南航”社会实践团队应长空学院的邀请作实践成果分享报告。6月24日,在学校一号楼报告厅举办的“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2022年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上,“留声南航”社会实践团队总负责人向同学们介绍了团队精神、团队意义、团队成就等方面的内容,展示了多方面,多角度的留声南航。7月4日,在学校举办的关于“南航故事寻访”专项培训活动中,团队利用腾讯会议开展线上培训工作,在传授采访经验的同时及时答疑解惑以减少实际采访过程中遇到的阻碍。

纸上得来终觉浅,在线上培训工作结束后,团队深入到需要帮助的口述专项团队进行线下面对面交流指导,结合实际情况为各团队答疑解惑,希望在七十周年校庆来临之时挖掘更多南航故事和南航精神。7月12日,“留声南航”社会实践团队采访部部长为数学学院师生开展技能指导工作。他结合团队以往工作向大家介绍了采访的具体流程以及注意事项。除此之外对于一些无法参加线下活动的采访队伍,“留声南航”社会实践团队在线上为讲述采访流程和采访中的注意事项,为其他团队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留声南航”社会实践团队在完成自身采访任务的同时派出代表协助来自不同学院的团队参加实地采访活动。7月7日及8日,团队成员先后协助自动化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学院分别完成对杨一栋、钱志余、成喻、黄一敏老师的采访工作。在采访不同老师的过程中,团队同学听到了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看到了老师们在各自领域为南航做出的巨大贡献,体会到了南航人不惧艰险、勇于攀登的决心。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指导其他团队的同时“留声南航”团队审视过往的工作,并对未来的工作积累经验。此次的指导活动虽已告一段落,但“留声南航”团队互帮互助、结伴同行的道路才刚刚开始。今后,团队将不忘初心,继续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帮助广大南航师生发掘学校的珍贵历史,与其他团队携手记录建校70年的筚路蓝缕,将一门新学科的建设、一项新产品的研制、一位科研人的经历等点点滴滴逐渐汇聚,形成专属于南航的历史海洋,共同向社会讲好南航故事、传承南航精神。

讲述南航故事 助力科普事业

以南航七十周年校庆为契机,本着助力科普事业发展,传承并在社会中广泛发扬南航精神的目的,结合航空航天特色专业,留声南航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江苏科技馆,与江苏科技馆合作开展了仪器讲解、义务支教等活动,以此助力孩子们的航天梦。

光电是生活中最常见也必不可少的部分。团队便围绕江苏科技馆展品“辉光球”开展了主题为“辉光·电子未来”的电子信息类课程。团队成员以“你们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电学现象吗?”为开篇问题,抛砖引玉,带领小学生们动脑思考自己与电的关系。面对同学们提出的种种光电现象,团队成员依次解释了其中的原理,并向他们展示了辉光球教具,让学生们亲手感受与触碰。接着团队成员以“电池列车”实验结合 PPT讲解了辉光球产生电弧现象的原理,深入浅出地解释了电压、电流、电场的关系。最后通过“贴膏药”的游戏,让小学生们在欢乐中了解“辉光束”随着手的移动而移动的原因。

航空航天是南航的特色学科,也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团队的第二节课便为同学们带来了一节航空航天类的课程。课程的开始,团队成员先播放了火箭升空的视频来吸引小朋友们的兴趣,接着利用教具——由积木堆成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模型来为同学们介绍火箭的组成。随后,团队成员向小朋友们讲述了在神州系列飞船飞天背后南航师生、校友为之不断奋斗的事迹,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争取日后为航空航天事业做贡献。最后,在团队成员的帮助下,小朋友们利用彩纸、双面胶等工具制作出了简易小火箭。在小火箭的底部用吸管轻轻一吹,在一双双充满希望的眼睛注视下,一只只小火箭腾空而起。课堂里充斥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一颗颗献身于航空航天事业的种子也悄然播下。

气流平行吹过机翼,飞机会因此上升还是下降?火车站和地铁站为什么会设置一米黄线?带着这些问题,团队成员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节关于空气动力学的课程。在团队成员的引导下,小朋友们利用椅子、棉线、卡纸等材料,通过模拟飞机机翼来制作出了简易的风洞模型,而后进行了模拟实验,通过实验让小朋友们对气流的动力更加清晰,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在此基础上,团队成员为小朋友们简单讲解了飞机获得升力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引导同学们理解火车站和地铁站设置一米线的原因。在本节课中,小朋友们不止知晓了一个科学常识,更明白了要有探索实践以求真知的科学精神。

此外,“留声南航”团队还携手“支点人生”团队开展广泛合作。

追逐光辉,逐梦蓝天。课程中,团队同学向孩子们具体介绍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919大飞机及C919大飞机总设计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977级校友吴光辉的个人学习经历。团队通过让孩子们了解吴光辉先生持之以恒追逐梦想的故事,引导孩子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好好学习,为以后实现梦想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团队同学也具体介绍了飞机的基本结构及其相应功能,并科普了航空航天类小知识,激发孩子们对航空航天的兴趣。

天问探火,不畏艰难。团队同学向小朋友们介绍了负责执行中国首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的探测器“天问一号”,同时讲述了“天问一号”总设计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988级校友孙泽洲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其实经历的困难越多,你的信心就越强,对压力的承受能力也就越强”,这一坚定的话语也为小朋友带来不畏艰难的启迪。

在为期三天的支教活动中,“留声南航”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与“支点人生”社会实践团队精密配合,圆满完成了在湖熟社区的支教,团队成员也在支教活动中切实体会到航空报国的精神,对“南航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团队成员为宣扬南航精神,助力科普事业发展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开启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新征程,这是科普事业的时代机遇,科普事业的发展必将彰显更大的价值引领作用。在江苏科技馆的实践过程中,留声南航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秉持初心,为小朋友们科普科学知识,讲述南航故事,力求服务社会,奉献自我。对前辈的追随和传承,对前路的探索与追求,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团队将继续努力,力争为科普教育事业做出贡献,为宣传南航精神拓展渠道。

再创南航故事 荟萃文艺经典

七十华诞,追忆历史,文艺创作,再现经典。“传承校史,留声南航”实践团队再创南航故事,以校园精品视频录制、话剧《志在长空》与“南航新声”文艺创作这三个活动为主,丰富口述历史宣传形式,以视频制作回溯校史,借话剧再现历史,用文创拓宽宣传。以新颖的形式,让团队成员提升实践活动参与度的同时,传播口述历史,喜迎七十华诞,弘扬南航文化,赓续南航精神。

七十春秋,记录蜕变历史。为更好地传承校史,弘扬南航文化和精神,在视频制作中探寻口述校史的新方式,同时锻炼口才,感受南航历史变迁,一展大家积极进取,团结协作的风采,团队精心策划了三期校园精品视频。团队以七十周年校庆为契机,将我校发展历史与在校学生培养工作紧密联合起来,抓住以校史育人的宝贵机遇,分别策划录制了以“南航历史大事年表”、“南航校园生活进化史”和“南航学科奋斗史”为主题的视频,感受南航历史,体会南航精神,承先辈嘉言遗风,继前贤懿德亮节。

团队在视频录制前共同积极准备,团队经过调研综合分析,大量校史阅览,首先确立视频主要内容,选出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视频素材,由文案部同学撰写口述文稿,选取合适的时间及地点,口述部同学进行现场讲解,技术部成员完成声像设备调试、现场录像及后期视频剪辑和文字处理。

对于“南航历史大事年表”视频,团队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南航大事件,口述出其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以及人物的优秀美好品质,让历史走进现实,以史为师,指引人生之路。

在录制“南航校园生活进化史”过程中,团队选择通过古今对比的方式,让同学深刻感受南航发展过程中,教学设备,校内建筑,校园生活发生的变化。了解南航不断前进的过程,体会南航人文情怀以及长久不衰薪火相传的美好品质。

“南航学科发展史”的视频则记录了南航从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到如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一所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以理工类为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的历程。因许多学科学业奠基人的拼搏奋斗,南航的学科发展得以历久弥新,通过视频再现历史让同学感受到南航的优秀学风,深刻体会“智周万物,道济天下”的校训。

话剧制作,再创南航故事。建校70年以来,一批又一批南航人满怀爱国热情,克服种种困难,奋战科研一线,帮助中国实现航空航天领域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蜕变。为致敬科研人才,“留声南航”团队本着传承南航光辉历史,学习科研人员宝贵的精神品质的初衷,以南航无人机研究所为原型自编自导自演了介绍“长空一号”诞生历程的情景剧《志在长空》。

为充分保持情景剧的真实性,“传承校史,留声南航”实践团队成员多次往返明故宫校区与将军路校区,在校史馆和档案馆查阅吕庆风老师及“长空一号”的相关资料,同时主创人员回顾了以往采访吕庆风老师的视频资料。经过老师指导及团队成员不遗余力的讨论修改,《志在长空》剧本终于打磨成型。主创人员进行演员分工后不断排练,在酷暑中克服台词专业性、人物情绪表达等困难,经不断磨砺,团队成员配合逐渐默契,终将《志在长空》完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整个故事内容由11个人物和7个场景组成,采用倒叙手法,以留声南航社会实践团队采访吕庆风老师作为话剧第一幕。通过吕老师的回忆将“长空一号”诞生的历史背景、研制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展现给观众。

通过话剧表演的方式,每一位同学都走进“长空一号”的故事中,见证了“长空一号”从零开始到试飞成功的坎坷历史,体会到每一位科研工作者航空报国的坚定信念,明白了“南航人”三个字所承载的责任和使命,并将以先辈为榜样,志在长空,努力为祖国科研添砖加瓦。

成员感悟

曾经我听过这样一段话“实践和行动是人生的基本任务;学问和知识不过是手段、方法,通过这些才能做好主要工作。所以,人生必须具备的知识应该按实践和行动的需要来决定。”这说明智慧与实践永远是分不开的,在实践中可以检验真理,也能培养能力,弥补不足。本次有幸参与到“留声南航”暑期社会实践的过程是一个走进历史,聆听历史声音的机会,使我无论在能力上或是在心灵上都有了一次大的飞跃,也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 我主要负责《志在长空》话剧剧本撰写,剧目导演,排练,拍摄等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团队不仅仅回望着“长空一号争气机”的故事,更是一遍遍地被先辈们艰苦奋斗,不怕困难的精神所感染触动着。

——刘榕实践感悟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对我而言是一次非常不错的锻炼机会,在这次实践里对我的管理能力和社交能力都是不错考验机会。在江苏科技馆的实践活动中我体会到了交流的艺术以及团队统一的作用,面对着孩子们真诚的眼神,我们迎难而上,从无到有推出了三节精品课程。在和科技馆负责人沟通的时候,我们能做到不卑不亢,坚持自己的原则与立场,确保了我们活动的开展。同时揽翠苑方面我感受到了南航退休教职工的精神风貌,让我看到了许多温暖的、积极的人和事。最后能在留声南航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感到很幸福也很荣幸。

——陶广揆实践感悟

今年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校70周年。作为一所几乎与新中国同龄的高等院校,南航始终秉持着“航空报国”的崇高信念,帮助国家实现航空航天领域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蜕变,在科技发展的宏伟画卷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年暑期我很荣幸作为实践负责人带领队员一起寻访南航故事,讲述南航故事,演绎南航故事。在实践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南航从抗美援朝烽火里走来的不易和那刻在骨子里的红色基因和蓝色梦想,同时我也真切的为母校感到骄傲和自豪,并希望将好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将好的精神食粮送到更多人的心中。

——毛雨晨实践感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469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防艾同行之访谈

…… 樊文瑶 大学生网报 湖北医药学院查看全文 >>

以爱之名 止爱之殇

…… 石艺璇 大学生网报 湖北医药学院查看全文 >>

防艾,他们在努力

…… 姚方旭 大学生网报 湖北医药学院查看全文 >>

与红缨同行,传红色之情

本网讯(通讯员:李惠莹)2018年7月16日清晨六点半,五位小红缨们一起坐车前往了青曲镇中心小学,开始了传情之旅。到达目的地之后,学校老师和学生们热情地接待了小红缨们。学校积极地配合…… 李惠莹 大学生网报 湖北医药学院查看全文 >>

红缨逐梦社会实践队走进光荣院“启追星之旅”

本网讯(通讯员:严志伟)7月17日上午8点,湖北医药学院“红缨逐梦”暑期社会实践队成员为“启追星之旅”,了解离退休老党员的日常生活和身体状况,前往郧阳区光荣院采访退休老…… 严志伟 大学生网报 湖北医药学院查看全文 >>

红缨逐梦社会实践队——红色文化进校园

本网讯(通讯员:罗冬小)7月16日早上六点,红缨逐梦暑期社会实践队成员从学校出发,前往此行的目的地——十堰市郧阳区青曲镇中心小学,进行 “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早上九点…… 罗冬小 大学生网报 湖北医药学院查看全文 >>

红缨逐梦,了解老党员

7月14日前往我们的目的地——十堰市人民广场。人民广场地处市中心六堰,人流量甚是大,符合实践队此行的目的——发关于“对离退休老党员(干部、军人)的关爱程度”的调查问卷,以获得该…… 罗冬小 大学生网报 湖北医药学院查看全文 >>

红缨小队,街头调研进行时

湖北医药学院“红缨逐梦”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了一场关于退休老党员的社会实践活动,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退休老党员的光辉事迹和他们的日常生活,让他们得到更多的关爱。 …… 王运芬 湖北医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在行动:投身书馆服务,打造书香城市

“阅读之于个人,如漫漫人生里的灯盏,照亮奋斗之路;阅读之于社会,如历史进程中的星光,辉映壮美的文明之虹。”为推动中小…

曲园学子游三一八公园,探索热血历史

大学生网报本网讯(通讯员王奥冉)为更好了解城市的发展历史,增强市民情怀,1月14日曲阜师范大学“新卷旧情,智绘故园”实践…

品鲁锦底蕴

在那浩瀚无垠、星光熠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长河中,鲁锦犹如一颗穿越时空、历久弥新的璀璨明珠,静静地散发着它独有的光芒…

制鲁之锦绣,传鲁之文化

为探寻鲁锦文化的历史脉搏与深厚积淀,以鲁锦为媒介体味齐鲁文化之魅力,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曲阜师范大学鲁韵锦途…

安徽工业大学寒假社会实践——照顾社区孤寡老人,为社区出一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区中的孤寡老人日益增多。他们或许因为种种原因失去了家人的陪伴,生活在社区中却倍感…

最新发布

重整萤火行囊,再赴盛夏之约
中国青年网淮安8月2日电(通讯员沈心)7月11日,夜雨初停的早晨,太阳从云层里冒出了脑袋,昨夜的一场大雨,似乎冲淡了前几天盛夏炙烤带来的闷热与烦躁。雨珠“啪嗒啪嗒”从树叶上跳落,在路边溅起一圈圈小水…
聚焦产业扶贫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中国青年网临沂7月25日电(通讯员侯盈宇)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持久发展,不仅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物质脱贫,还要高度重视精神脱贫。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已基本实现了物质脱贫,如何进一步发展、向更高质量的小康…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艺心助村“三下乡”团队探索四维一体助村模式
传统村落文化是我国历史文明的根脉,存留着丰富活态文化遗产,是文化自信的根基。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的发展和保护压力日益倍增,人走、屋空、村消亡成为当前许多传统村落面…
淬炼青春力量,绘述基层温情
淬炼青春力量,绘述基层温情2022年7月11日至7月25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笔尖上的全家福”社会实践团队走访社区,深入基层,来到了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茶山街道同济桥社区、山东省泰安市罗庄村等多个实…
赓续扶贫精神,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青年网临沂7月25日电(通讯员侯盈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和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下,我国已实现全面小康,乡村发展向前迈进巨大的一步。时至今日,我国的反贫困事业获得了巨大成就,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湖北学子三下乡:以梦为马,“小火柴”点亮未来
夏日的晴空是明媚的,天是湛蓝深远的,太阳像火球般的烤着大地,阳光是那样强烈,天上地下处于一片耀眼的光明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这个骄阳七月,我有幸来到五峰…
感恩相遇,期待重逢-千方爱心学校利辛队
人海中相遇,期待中出现7月4日,安徽师范大学物电学院赴利辛县汝集中学支教实践团队队员们陆续出发了。茫茫人海中,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与一群可爱,温暖的孩子们相遇;就像是等待着久旱之后的甘霖我们在你们的…
发扬青春力量,助力精神扶贫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
支教感悟-千方爱心学校利辛队
不知不觉间,为期十一天的支教活动结束了。我也由刚开始的好奇、新鲜,到现在的责任与不舍。还记得刚到利辛县汝集镇初等中学与这些可爱的孩子们见面时的场景。他们稚嫩青涩的脸颊上写满了好奇。现在我来说说…
调研精神贫困,助力乡村振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精神贫困是在全面脱贫攻坚后取得胜利后影响乡村振兴日益凸显的重要问题。先前我对精神贫困有一定的了解,但也只是停留在书本知识、网络信息的浅层次上。通过参加“情系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