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武汉7月28日电(通讯员 马淋)中华文化是我国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资产。传承中华文化,让其在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是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为了加强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国,增强当代青年对非遗文化的了解和坚定文化自信。2022年6月16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管理学院学子组织的“拾遗”志愿服务队第二小分队前往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胜利街文化馆五楼胡友恒老师工作室学习宣纸烙画,传承非遗文化。 6月16日,拾遗志愿服务队第二小分队在宣纸烙画传承人胡友恒老师的带领下参观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农民画馆,切身感受着黄州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胡老师说道黄州是一座富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古城,也是佛教文化圣地,有著名赤壁之战和大文豪苏轼。当日下午在拾遗志愿服务队第二小分队队长李悦箐带领下,来到黄冈市黄州区文化馆五楼胡友恒老师工作室参观烙画作品,从胡老师的介绍中了解到烙画作品的背景和个人经历。胡老师工作室陈列着几幅印象深刻的作品《赤壁风光》、《毛主席像》、《开门红》、《双龙献福》等;2016年《赤壁风光》被省文联推荐参加全国民间工艺美术“山花奖”评选作品。 其实胡老师并不是在这方面的专业人士,而是由于他的兴趣爱好,他无比热爱文化事业,多年来潜心学习专研宣纸烙画艺术,在身患重病的情况下,依然坚持文艺创作,多次参加各种艺术竞赛活动,获得过很多奖项。胡友恒老师先后被授予湖北民间大师级工艺技能传承人、“湖北省技术能手”、评为“荆楚工匠”称号。胡老师期盼地对学子说:“烙画艺术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目前烙画的书籍资料十分缺乏。我在多年探索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为了让这个传统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我愿意免费带徒,让着中华老传统传承下去。” 6月17日,胡友恒老师给拾遗学子们讲述宣纸烙画历史背景和绘画方式。从中了解到宣纸烙画起源于西汉、盛于东汉,是一种用高温烙铁在宣纸上烫出烙痕作画的方式,烙画古称“火针刺绣”,近名“火笔画”也叫“烫画”。据史料记载,这门画技源于东汉,一度失传,直到清光绪年间才被民间艺人重新发现整理,是我国民间珍贵的稀有画种,堪称“中华一绝”。烙画工具可分为普通烫具、弯头烫、直烫头、第三平烫头;烫法可分为阴烫和阳烫,阴烫是浅色背景和衬地是深色,而阳烫对应反之;烙画的色调可分为黑、棕黑、棕黄、黄、白之分;烙画用笔分为尖锋、中锋、偏锋、立锋、顿锋和逆锋。在课堂上胡老师当场展示他宣纸烙画的技术,一张宣纸,一把烧热的烙铁,铁画银勾三两下,一只小龙虾跃然纸上,一下子一幅龙虾戏水画就在纸上活影活现。 受胡老师演示的熏陶,学子们都迫不及待地拿着烙制工具去做准备工作,开始在网上收集烙制图案,分成几个小组分别完成一幅作品,最终选有校徽、拾遗、党徽和一百周年的标志这几个图案,商议分工协作后各自用自动铅笔在宣纸上已经初步画出底稿。之后,用一天半的时间学子们用插上电的烙铁加热后在纸上慢慢勾勒出图案的形态,在需要进行颜色加深衬托的地方,学子们会用胡老师讲过把烙铁侧着慢慢上色的方法实践出来,在每组作品完工后胡老师会进行相应的指导,会在完工作品上演示如何添加细节让作品看上去跟自然些。 参加此次学习宣纸烙画实践活动,学子们从中了解到传承非遗文化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深刻地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非遗文化传承的不易。在与宣纸烙画传承人相处中感受到工匠精神对烙画文化传承的意义,切实地感受着胡老师为让宣纸烙画更好地传承下去的心情。体会到传承非遗文化,这不只是国家和手艺人的责任,更是当代青年的使命,每个人都应该为了传统文化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使其犹豫璀璨亮丽的明珠一样愈发熠熠生辉。“我希望在今后学校里也可以开展此类活动,将宣纸烙画更好地传承下去。”拾遗志愿服务队第二分队队长李悦箐在采访中说道。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413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