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乡村地区的耕地出现“非粮化”现象,尤其是丘陵地区,农用地转用使得粮食总产值下降。甚至有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违规在永久基本农田上种树挖塘,大规模流转耕地改种非粮作物,非法改变土地用途。为稳定农村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在“三农”工作中防止耕地“非粮化”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工作。为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的决策部署,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赴陕西长武针对非粮化现象调研队的队员于8月4日前往长武县丁家镇的十里铺村、丁家村、张代河村、直古村等附近多个村庄,一同开展关于耕地利用情况的调查。通过发放问卷和农户访谈的形式,调查长武县农村的土地利用现状、耕地“非粮化”和土地细碎化等相关问题,了解农户进行耕地“非粮化”的原因,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实施防止耕地“非粮化”的建议和措施提供依据。
一、通过实地走访调查,了解农户进行耕地“非粮化”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近年来,虽然国家不断提高粮食收购保护价,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持续攀升,侵蚀了农户的种粮收益。实践队的队员们通过对农作物种植情况和耕地投入情况的调查发现,“非粮化”的高收益是促使农户进行耕地“非粮化”的重要原因。
农户对于粮食补助的明细规则还是不太清楚,据反映比较乱。粮食补贴政策对防止耕地“非粮化”的影响并不显著。当前的粮食补贴政策存在补贴力度较小的问题,且只有小麦种植才有补贴的现象,以致并没有真正起到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作用。此外,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较容易发生“非粮化”现象,土地转入者为获得较为理想的收益,倾向于进行“非粮化”经营。长武县部分村庄的村委会针对非粮化提出以下政策:一、长武县关于苹果产业的二次振兴。但是村民种植新品种瑞阳瑞雪的二次振兴反应不积极;二、关于现在已经退出苹果树种植改种粮食的耕地,不允许再种植苹果。
二、防止耕地“非粮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防止耕地“非粮化”有助于稳定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近年来,我国人口数量仍在增加,资源环境问题突出,粮食产需仍维持紧平衡状态。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国际市场不稳定,必须以稳定国内粮食生产来应对国际形势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此外,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各地区都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和义务,要切实把握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不断巩固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了解到了村民们对于耕地非粮化和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以及家庭粮食耕作大致情况,还有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新期待。“虽然我不是很懂你们说的东西,但是我也相信你们大学生,也相信国家和党。”一个村民如是说。虽然现在很多农户长期居住在乡镇农村,他们的知识文化水平并没有那么高,但是他们内心淳朴,信仰忠诚,满怀期待。
通过此次耕地“非粮化”主题调研,我们调查小组积极提议,并进行合理分析,积极主动关注国家热点,争做时代新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391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