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园学子三下乡:核雕有困境,助力共拾遗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作者:ichem-惟石能言队

中国青年网威海7月16日电(通讯员:王一骁 王棕麟)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陆续开展的背景下,为了深入了解非遗项目核雕的发展现状以更好地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7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暑假社会实践团队“ichem-惟石能言队”队员王一骁前往淄博市高青县拜访了市级非遗核雕传承人崔传芳先生。

【亲身拜访,学习核雕技艺】

崔先生十几岁便开始学艺,如今已然六十有七,终其一生,崔先生都在与核雕打交道。崔先生家中设有核雕工作室,一有时间崔先生便会伏案创作。在听闻实践队员的登门采访计划之后,崔先生热情地接待了实践队员,带领实践队员参观了家中陈列的种种核雕纪念品与平时制作核雕所用的各种工具。为加深实践队员对核雕的了解,崔先生在现场向实践队员讲解了核雕的制作过程,以及数种应用于核雕制作的刀法。学习过后,实践队员表示从本次亲身实践过程中了解到了诸多核雕制作过程中的知识,收获颇丰。

图为崔先生为实践队员介绍核雕相关知识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一骁 供图

【采访沟通,聆听核雕现状】

核雕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明朝核雕艺术更是在全国兴盛,最著名的核雕作品莫过于《核舟记》记载的“东坡夜游赤壁”。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核雕艺术已江河日下。实践队员王一骁与崔传芳先生交谈过程中得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崔先生,数年来其仅能从核雕手艺中获利一二,甚至不能养家糊口,“直到核雕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才吃上这门手艺的红利。”崔先生如是说。从崔先生只言片语之间,实践队员看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仅凭个人的努力是很艰难的,作为传承人的崔先生曾经的生活拮据又艰难。据崔先生讲他曾也想过放弃,但终不忍心让这门技艺消失于历史之中,于是便咬牙坚持了下来。崔先生向实践队员透露,自从核雕入选市级非遗,他的作品便开始不断获奖,几年前崔先生亲手创作的“奥运福娃”系列核雕甚至被估值16万人民币。

图为“ichem-惟石能言队”队员采访崔先生核雕现状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一骁 供图

【调查探究,找寻发展阻碍】

尽管如此,“ichem-惟石能言队”队员王一骁在与崔传芳先生的采访交流中得知,核雕如今依然面临诸多障碍,仍没有完全脱离困境。尤以核雕传承人过少、核雕市场较小两方面影响最深。为找出阻碍核雕传承与发展的根本原因,“ichem-惟石能言队”队员王棕麟制作并发布了线上调查问卷,调查并统计有关核雕的民意。在收集并整理了170份线上调查问卷后,实践队员发现当今社会百姓对核雕了解明显不足,近八成的参与者表示不太了解甚至不了解核雕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线上问卷结果分析,实践队员认为是因为核雕工艺品与当代公众审美有较大的偏差,许多百姓不认可核雕工艺品的艺术价值。又由于核雕手艺传承人少,山东省内多地售卖核雕者极少,许多百姓对于核雕的印象仍是“小孩子的玩具”。公众对核雕的不了解,又影响核雕的销量,由此形成恶性循环,使得核雕工艺品始终打不开销路,一直没有存在感,进而影响了核雕的传承与发展。

图为实践团队线上调查问卷“核雕了解程度”片段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棕麟 供图

讨论交流,助力核雕发展

随后,实践队员王棕麟将调查结果汇总后于线上和实践队员进行讨论交流。“ichem-惟石能言队”队长辛宜蒿提出核雕手艺人一方面可以标新立异,创作新样式产品。另一方面可以多多创作例如核雕手串、核雕挂坠等方便随身携带并具有庇佑祈福作用的核雕工艺品,提升核雕工艺品在公众生活中的存在感,进而提高需求量,扩大销路。同时面对核雕传承现状,实践队队员卢容钰建议有关部门或核雕从业人员可以增加核雕产品比赛的频率,提高核雕手艺人的收入,激发观众对于核雕的兴趣,进而吸纳更多的核雕学习者,突破地域限制,将核雕文化带到四海各地。实践队员提出多条建议助力核雕发展,为核雕发展贡献了一份力,助力核雕手艺代代相传、永兴不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377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北学子三下乡:探秘马集甜柿,引领发展新潮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引领马集村甜柿产业的发展新潮,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抵达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深入甜柿基地,详细记录甜柿的采摘和储存方法。紧……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情系马集甜柿,推动乡村繁荣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推动马集村走向繁荣,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走进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在甜柿基地仔细观察,记录甜柿的病虫害防治措施。然后,与……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聚焦马集甜柿,共筑振兴之路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助力马集村甜柿产业踏上振兴之路,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来到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踏入甜柿基地,认真记录甜柿的生长周期和产量……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调研马集甜柿,描绘乡村蓝图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描绘出马集村的美好乡村蓝图,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抵达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到达后直奔甜柿基地,专注地参观并详实记录甜柿的品……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走进马集甜柿,点亮乡村希望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探寻马集村甜柿产业的发展奥秘、点亮马集村的乡村希望,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前往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在甜柿基地里认真参观,仔……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探索马集甜柿,助力产业振兴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推动马集村甜柿产业的蓬勃发展,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走进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首先来到甜柿基地,用心观察甜柿的生长态势,详……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马集甜柿产业之访,助力乡村经济腾飞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探寻甜柿产业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奥秘,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于7月8日走进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进入甜柿基地进行实地考察,与乡镇干部及当地种植户……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调研马集甜柿,托起乡村致富梦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七月八日,暑气熏蒸,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迈入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此次的关键工作是对马集村的甜柿产业进行调研,与农业专家及当地果农……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山东学子三下乡:访问平邑科创园 汲取创业新经验
深入了解乡村振兴农村发展情况,为乡村振兴建设发展提供借鉴方案,为了解平邑创新创业环境,“电商仓配一体化”发展模式,人才引进效果,7月25日,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邑”路前行实践团前往平邑县经济开发…
曲园学子三下乡:品味非遗魅力,走近文化精魄
中国青年网威海7月28日电(通讯员王棕麟袁菲)为深入了解非遗项目“刘氏盘扣”的具体细节,感受非遗特有的魅力,2022年7月19日,曲阜师范大学ichem-惟石能言队队员袁菲拜访了日照市五莲县莲鹰服装公司的刘氏盘扣…
管院学子三下乡:走进平邑科技创新产业园
为响应党的号召,通过企业、社会等丰富多样的资源对学生进行培养,促使大学生走进社会,充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社会不断培养和输入高素质人才,以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仓配物流一体化与特色产业…
山东学子三下乡:立足科技创新发展 赋能乡村振兴建设
为进一步探究科技创新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了解政府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优化平邑创新创业环境的积极举措,发挥高校和企业联动的乘法效益,深化人才培养、科技引领、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7月25日,山东…
赴亭城寻古韵,扬亭城真善美
滁州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醉翁亭文化、儒林文化、孝文化、凤阳花鼓、琅琊山庙会、全椒走太平等等,这些独具特色的历史地域文化承载着滁州人民的美好回忆,滋养着滁州人民的心灵,也凝聚着滁州人民深厚的地域…
华中农学子暑期实践:“湘”村振兴,祁东之行
正值此脱贫攻坚圆满谢幕,乡村振兴大力推进之际,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赴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暑期社会实践团以“深入基层群众,践行乡村振兴”为主题,以“掌握乡村实情,参与基层工作”为目标,在衡阳市…
曲园学子三下乡:走近螳螂拳基地,探寻武术奥秘
中青网烟台7月16日电(通讯员徐静怡)为更好地了解莱阳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螳螂拳的传承与发展现状,7月16日下午,曲阜师范大学“ichem-惟石能言队”三位队员来到莱阳市一处太极螳螂拳培训基地—振华武术教育,对…
记忆中的红色往事--红军长征强渡渭河纪念馆
为了传承红色基因,延续革命血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红色传承实践队成员王正伟同学于8月1日赴甘肃天水武山红军长征强渡渭河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提起红色革命教育,我们总会想到红军长征。其实在武山也有…
曲园学子三下乡:探寻家乡非遗,助力文化传承
中国青年网烟台7月18日电(通讯员于昕)品一缕文化芳香,叹几世精神永存。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ichem-惟石能言队”成员于昕为响应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号召,于7月14日下午前往掖县滑石雕刻传承人周世辉…
【西农资环学院】助力生态文明 启航三下乡
图文来源:文/曹龄月图/张不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的暑期实践队伍于2022年8月3日开展“三下乡”活动。为了解生态文明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成员们来到了陕西杨凌绿城生态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进行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