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黄冈6月17日电(通讯员 闻亦轩)近年来,国家愈发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保护和传承非物质物化遗产,也成为了青年应该担当的使命。6月17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暑期三下乡“拾遗”志愿服务队奔赴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胡友恒工作室拜访宣纸烙画的传承人——胡友恒老师,向他学习宣纸烙画烙画的知识与技巧。
宣纸烙画,属于烙画一种。指通过烫具,在宣纸上烫出线条、明暗、立体和色彩,再现现实生活中各种形象的画种,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烙画的起源于商代的“印”,现代以来才将烙画的“画纸”推广到宣纸、葫芦、布、丝等物品上。
胡友恒告诉队员,烙画的烫法可以分为两类:阴烫类和阳烫类。阴烫类是指浅色调、背景和衬地为深色,画为白色,阳烫类反之。
“烙画一定不能心急,起笔重,收笔轻。最重要的是,得有趁手的工具。”烫制烙画的工具有很多,需要时可使用铜质材料将工具进行改造,方便处理烙画的细节。胡友恒在原有工具的基础之上,对工具进行了自己的改造。它使用粗铜为材料,更换了原有的“笔头”,使得烫制更加便捷化,迅速化,细致化,烫出的作品更加立体生动。
每一种工具都对应一种笔锋,共有六种:尖峰、中锋、偏锋、立峰、顿锋、逆锋。想烫制一幅精美的烙画,每一种运笔方式必不可少。
传承人跟队员讲述到,自己有很多的爱好,但是最喜欢的还是宣纸烙画。从黄冈艺校毕业后,他一直潜心探索宣纸烙画艺术。那个时候知道这个画种的人很少,大多数时间,都是他自己一个人摸索练习。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胡友恒不断成长,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烫画方法。
2004年以来,胡友恒的身体就时常病痛,每周都要进行治疗,经历两场手术之后逐渐恢复。这场病痛也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这门手艺需要有人来继承。“我的身体不行了,不能让这门手艺毁在我手里。”于是,他开始招收徒弟。经过几年的观察和筛选,终于从自己的学生中找到了两名条件和资质都不错的孩子,着重培养,将来继承他的衣钵。胡老师告诉队员们,这两位徒弟自从跟着他学手艺以来,非常刻苦,每天练习烙画到深夜,自己对两人也是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但胡友恒认为,只靠他们两人是远远不够的,他希望有更多的人知道宣纸烙画,加入宣纸烙画。
2014年,在国家和政府的支持下,胡友恒工作室成立,主要用于传承宣纸烙画。他将自己的工作室对外开放,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一睹宣纸烙画之美。他告诉实践队员们,现在的大环境非常好。政策的支持加之互联网的发展,使得这项民间艺术的瑰宝被越来越多的人能看到,并且愿意去了解它,欣赏它,体验它,为宣纸烙画招来了更多新鲜血液。
2019年,胡友恒为扩大宣纸烙画在青年学生中的影响,于同年4月在黄冈师范学院举办学术报告,同时开办宣纸烙画选修课程,供青年学子选择。“同学们都很热情,好多同学都说名额太少。”胡友恒还说,很多青年学子因为课程加入到创作宣纸烙画的行列中来,而且学的很快,希望学子们可以通过这小小的烙铁,将宣纸烙画这项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永不断绝。
宣纸烙画,是一门看着简单做起来难的手艺。它需要的不仅仅是时间积淀下的经验积累,更考验一个人的耐心和毅力。它能成为民间艺术的珍宝流传至今,不仅是因为它的审美价值,其对性格培养的教育价值也不可磨灭。如胡友恒老师所说:“宣纸烙画这门手艺,是最考验人的性格的,要是有人能把这个烫的好,做其它的事情也不会差。”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民族精神的结晶,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魅力;是建设文化强国,坚定文化自信必不可少的根本动力;更是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匠人精神的物质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迫在眉睫,这不仅仅需要国家的扶持,更需要社会文化爱好者的支持。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262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