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走进非遗文化:老河口木版年画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管理学院 作者:“拾遗“志愿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更好构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机械化程度的普遍提高,原本流传于千家万户的手艺活开始逐渐被世人所淡忘。为了更好的保护非遗文化,促进原始手艺活的发展,6月17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的同学们抵达襄阳市老河口,探寻古文化遗迹,探索木版年画的奥秘,为文化的传承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为了在实践中更好的体会到年画的寓意、了解手工雕刻的制作过程,“拾遗”志愿服务队的同学们在线上也做了较为充足的准备工作。据了解,老河口是湖北省目前唯一仅存的木版年画生产地,从明朝中期开始出产年画,清代乾隆至光绪年间发展最为兴盛。

在中国民间,年画是年的象征,不贴年画就不算过年。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机器化作业的不断推广,原本手工雕刻木板,染色印刷的技术已经逐渐不再被人使用,老河口木版年画逐渐衰落,技术传承面临危机。老河口是湖北省重要的木版年画生产地,仅剩陈氏家族一脉相承。多年前,第五代传承人陈洪斌老师接过家中世代相传的刻刀,坚持雕刻,将传承年画技术作为一生的追求,开办各种活动,将年画带进千家万户。“雕版很考验雕刻手法和对木材纹理走向的辩识,想要完成一幅作品,需要足够的细心和耐心,我很喜欢跟学生交流,看见你们愿意来到老河口体验雕刻,将老河口木版年画雕刻技术传更好地承下去,我非常愿意来进行雕刻的教学。”陈洪斌老师对“拾遗”志愿服务队的同学们说到。

6月17日,在老河口木版年画传承人陈洪斌老师的带领下,“拾遗”志愿服务队的同学们来到逸仙斋木版年画工作室。陈洪斌老师向拾遗队员们介绍了木版年画的由来、制作过程、传承现状,展示了部分年画作品。

工作室中陈列的一幅幅年画作品,承载着老一辈人对年的敬意,看似简单的作品却有着精细的制作工艺与复杂的制作过程。每一块梨木雕版上流畅的线条无一不展示着雕刻师傅的深厚雕刻功底,印刷出的人物造型更是生动形象,栩栩如生。老河口木版年画的内容大多选自传说故事、历史故事,运用理想化色彩来塑造形象,多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也正是这些年画背后的故事,深深吸引着志愿服务队的每一位同学。

陈洪斌老师为队员介绍了老河口木版年画的选材、雕刻、印刷过程:雕刻版材主要为梨木,雕刻工具主要为平刀、尖刀、刮刀等,而印刷则是采用印刷套色的方法来进行。陈洪斌老师说道:“木版年画在山东潍坊、苏州桃花坞、陕西汉中等地也有生产,老河口木版年画与其他地方的制作工艺相比,虽大同小异,但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工作室内陈列着两幅吉祥寓意类作品,这两幅木版年画生动地体现了探花郎与状元郎的喜悦,同时这类作品也反映出了人们对美好理想的追求。看似简单的雕版,却要经历刻版、贴版和雕刻三个步骤。为了在后期印刷时仍保持原画的样子,在刻版上讲求“陡刀立线”的手法,使印刷出的画面不走样。

通过对逸仙斋木版年画工作室的参观,志愿服务队的同学们更真切的了解到了老河口木版年画的制作。代表我国民间传统美术艺术的木版年画所呈现出来的不仅仅是一副好的作品,更是体现了朴素人民群众的心意。在感受传统手艺魅力的同时,志愿服务队的同学们将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用心体验木版年画的制作过程,用自己的力量为传承老河口木版年画注入无限生机,让更多的学生、市民们了解非遗文化、感受非遗魅力、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243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的线上辅导教育活动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1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的线上辅导活动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学生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1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三次语文线上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学习文言……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线上辅导活动

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0日,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四次数学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预习新课,为他们讲解着新的内容,并给他们拓展一些内容……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线上辅导活动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0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从英语的视角出发,拓宽孩子视野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七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二堂英语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用英语的视角欣赏青岛,同时给朴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二次英语课,这也是第七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六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三堂数学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爱心助力,为爱而行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三次数学课,这也是第六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西南石油大学电信院“勇敢无畏团结”暑期实践队共筑疫情防控,携手共建美丽乡村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第三部分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时,提出在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首次将“美丽”列入界定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注入新…
湖北学子三下乡:走近木版年画,感悟传统技艺
为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利用暑期时间对非遗文化进行探索,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我们带着好奇与期待,将感悟传统技艺融入到这次的社会实践中,朝着目…
聊城大学农学与农业工程学院举办“疫情当前,责任在肩”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践行当代大学生奉献社会精神,协助开展社区防疫工作,7月14日,聊城大学农学与农业工程学院新农科技社“绿色方舟”支农服务队在泰安市泰山区金峪小区举办了“疫情当前,责任在肩”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
淮师学子三下乡:博彩文化,探寻属于我们的“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了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其中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不容小觑。一个具有雄厚文化的国家,国际地位也将…
聊城大学农学与农业工程学院新农科技社举办“科学养殖,致富有道”实践活动
近年来,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不断出台,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养殖业在农民经济收入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分量。为实地调查现代养殖业生产经营模式,发现并解决家乡产业中存在的问题,7月10日,农学与农业工程学院新…
三下乡|用真心关爱儿童 用真情共筑希望
7月24日,是安阳工学院浩然志愿服务队在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第12天。安阳工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怡然服务队”以“活动在基层,活动进社区”为主题,参与了“授人以渔”孤独症儿童增能计划,成员来到了…
聊城大学农学与农业工程学院新农科技社举办“从陶瓷企业,观乡村振兴”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了解家乡陶瓷产业发展情况,感悟陶瓷发展历史,学习工匠精神,7月27日,农学与农业工程学院新农科技社“绿色方舟”支农服务队于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举办“从陶瓷企业,观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
木版年画,千年传承怎敢遗忘!
天渐淡色云不归,浪却奔流水不回。木版年画,曾经每家每户过年的必备品在如今逐渐从年味”中淡出。随着文化强国战略的不断推进,为让大学生更加了解优秀非遗文化。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于6月17…
秉持遗风古韵,焕红安绣活之精魂
民族之富强在于国力之繁荣,民族之永恒在于文化之传承。红安绣活源远流长,历来有“黄安(今红安)无女不绣花”之说,针法多变,灵巧轻快,突现自然明快、清新质朴之美,是当地姑娘展示才华、抒发情感的载体…
聊城大学农学与农业工程学院新农科技社举办“心系粮食收成,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
为了解今夏粮食的收成情况,对秋粮产量进行预测,7月23日,农学与农业工程学院新农科技社“乡村振兴,科技支农”服务队于枣庄市岳楼村举办了“心系粮食收成,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前期,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