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打造健康科普宣教平台,杭州师范大学公共卫生学院“3H”慢病数字健康管理小分队于7月15日对宣教平台及相关理论的应用进行了热烈探讨。
首先,王林沛同学从相关序贯系统的纳入对象和序贯干预展开,阐述了纳入对象主要分为三类:医疗机构中的慢性病患者、体检公司的vip客户和保险公司的产品,其中慢性病患者是指经医院诊断患慢性病、符合本系统目标群体相关条件且有自身需求的病人,是前期主要客户来源;vip客户是指体检公司中对该类型系统业务合作有兴趣和需求的客户,是中后期客户的来源之一;产品尤指主打序贯服务降低慢病发病风险的保险公司在平台成熟期对外推广的产品。
关于序贯系统,根据疗程的时间长短,分为个性化初评、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准备阶段和行动阶段,其中个性化初评属于评估阶段,评估患者的意向、危险度分级和干预侧重点,并给予强化患者的意识;前意向阶段分为意识唤醒、危险警告、环境再评和阶段测验,该阶段需要危险因素的提示、饮食运动注意事项等互动模式来反馈和再评估患者的意向;意向阶段分为危险警告、环境再评、自我再评和阶段测验,准备阶段分为社会解放、自我解放和阶段检测,最终进入维持阶段,刺激控制、强化管理、代替选择和阶段检测,通过在不同时期不断的阶段检测来健康科普后患者行为执行率低、育成率低、流失率高的问题。
接下来,王林沛同学对应着大屏幕,向小组成员介绍了她制作的流程图和健康行为程式模型——HAPA模型以及该模型在现实中的运用。流程图首先分为动机阶段和行动阶段,其中动机阶段包括自我效能感和任务效能感,从危险认知、结果预期再到健康管理师的介入,行动阶段分为应对效能感和恢复效能感,从执行意向到冲破障碍、调动资源进行自我积极的行动。实验表明,随着时间点的推移,干预与非干预的意向水平几近重合。相关论文显示,HAPA理论使行为意向与锻炼行为发生改变,利于青少年进行健康锻炼和行为干预的促进;基于HAPA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对2型糖尿病病人的行为信念、行为计划和自我效能这几块进行干预,引导患者健康行为的育成,许多实验证明HAPA理论在病人行为转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HAPA模型对小组讨论带来了许多灵感和可能,这个模型促成了健康科普宣教平台的雏形,但依然需要深度挖掘。如何使设计的平台让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发生转变并且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健康行为,这是团队成员应该深思和构建的东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21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