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赴新乡市朱庵村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8人前往朱庵村—黄河畔的大棚番茄种植地进行实地考察。朱庵村村长朱洋洋、会计冯玉武等村委热情接待了实践团成员。队员们先后参观了规模较大的大棚种植地和养殖场,拜访了大棚番茄最早的种植户温大哥及其他几家种植户,对村庄大棚番茄的种植情况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调研刚开始,我们先从村长那对村里情况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由于黄河改道淹没大量土地,加之土地多年不调整等原因令村里的人均耕地不到1亩,从而导致大棚番茄种植无法大规模的发展,现如今,本村的大棚番茄种植约15户,总耕地面积30至50亩。同时了解到温大哥也曾有过联系本村棚户建立合作社的想法,但因各种原因的限制无论是资金支撑还是利益协调的复杂性上考虑都无法实施,但是,尽管本村的番茄大棚种植规模小,朱庵村大棚户在现阶段采取的这种棚户在搞大棚的同时种植普通粮食作物的模式还是较为适合目前朱庵村的棚户发展现实的。
随后,我们实践团前往大棚进行实地考察,并前往种植户家中进行访谈,通过访问我们了解到本村的番茄春秋季存在霉菌侵袭,交谈中有一位大叔开玩笑地说:“如果有人研制出治这种霉菌的药,就算是每位农户掏1000元钱也在所不惜。看似一句平常的玩笑话,实则透露出了这种霉菌对番茄的危害以及农户对此深深地担忧。
访谈中了解到在自然条件方面,本村大约有十几口水利局批的水井,平均每亩灌溉约需1小时,一年灌溉15~20次,且属于大水漫灌。光照方面,由于采光不同,造成棚内南面与北面番茄的成熟时间具有差异性,进而导致番茄的上市时间差异,价格不同,收入差异。本村的土壤无明显优势,番茄种植存在倒茬现象,一般为2~3年,倒茬时所更换的农作物一般为杀菌效果良好的蒜苗。化肥与农药方面,本村的大棚番茄种植采用的是绿色养料,主要以本村养殖场自产的鸡粪为主,平均每亩番茄需3~5立方米,约100元/方,另外在必要的时候施复合肥以补充植物中所需的氮磷钾。其中在果实初长时部分棚户会在番茄上喷洒葡萄糖,牛奶,食母生或者醋,据农户反映,这样做西红柿会看起来比较色泽鲜亮,口感甜腻。
此外,本村的番茄种植基本不存在机械化,只有喷洒农药时会使用机械喷雾器,村里技术方面的支持也十分有限,大棚装置的销售人员为了更好的进行推销,会定期到村内进行简单指导,但总体来说,本村的大棚番茄种植缺乏相关方面的专业指导,棚户们基本处于半指导与自我摸索相结合。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9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