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归鸿所至,满是葱绿的苍茫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作者:蒋逸涵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归,月满西楼。

时隔几年,当我再次踏足家乡的土地,我也似一只归鸿走向故乡田野的怀抱。此时的乡村带给我的是一种隐隐的让人陌生的熟悉感,却也难以掩盖它一派祥和,日新月异的新风貌带给我的视觉冲击。

这一次,我是“田园复习款款归”暑期实践小队的一员,穿过田间地头,我们要去探访“义秋家庭农场”的主人,去挖掘返乡青年农民工如何能在故乡的大地上扎根、生长乃至到如今的绿树成荫,追寻他的足迹,探寻他如何在故乡的土地上抒写创新创业的人生篇章。

这一只归鸿,他叫秦东成。江苏省沭阳县马厂镇人。

夏日的蝉鸣在林间回响,午后的阳光穿过白杨树的叶隙,形成地上斑驳的碎影。乡野的静谧让我们短暂的忘记了燥热,却难以压抑我内心的欣喜与激动。看见了,“义秋家庭农场”的字样格外引人注目,大门前的秦先生正顶着烈日向我们挥手。一进门,他便很热心的安排我们休息,长期的在外务工,他的脸上比同龄人多了些许劳累的痕迹,但依旧保留着乡人的朴素与善良。

秦先生是返乡创业农民工,抓住国家政策的扶植,紧跟时代步伐,也有一丝对故乡的眷恋,于是他选择回乡创业。农民出身的他依旧选择了农产品产业作为产业支柱,几经风雨,几经挫败,到如今枝繁叶茂,欣欣向荣,采访的过程中能清晰地感受到秦先生一路走来的不易,但字里行间更能感受到他对家乡的那份热爱以及对梦想的执着追求。

秦先生的身上带着“坚“。因为坚定的信心,所以他选择回乡创业,他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可以让家乡的面貌焕然一新;因为坚强的肩膀,所以他扛住了创业初期的一系列困难,资金短缺、厂房不足,再到后来新冠疫情的肆虐。一次次危险挑战曾一度将他和农场推向绝望的边缘,但是他依旧直面困难,坚强不屈。因为坚韧的品格,所以秦先生能在挑战中抓住机遇,及时调整,灵活根据市场情况调整产业结构,一次次困难没有摧垮他的意志反倒锤炼了他迎难而上的品格。

秦先生身上也带着“实“。作为生产者,秦先生对待员工如家人,对待农场如家庭。每个原材料都要经过自己的精挑细选才能投入生产。作为销售者,秦先生踏实做事更踏实做人,坚决把控食品安全关口,认真倾听消费者诉求。在缺少SC商标的情况下,不将产品跨省销售,这是对消费者的负责,更是对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尊重。

东风拂过,岁月可以抹平这个苏北青年的棱角,但偷不走他扎根土地,回馈家乡的信心。

农业农村的振兴,首先离不开政策的支持,近些年国家相应出台的一些政策法规,就像是注射了一针催化剂,促使无数“秦东成们”返乡创业,同时这也是对他们最坚实的制度保障。但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仍然是”人“。我时常在想,乡村振兴的路上,如果有更多的青年愿意像秦东成一样亦“坚”亦“实”,那么我们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广袤的土地上将会诞生数不清的新时代新农村,乡村振兴的步伐也将因为大家共同的推动而更加坚定地向前迈去。更需要有勤劳务实,奋勇开拓的品质,才能在创新创业的路上行稳致远。当然,科技水平的提高以及市场销售渠道的拓宽也是加速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秦东成在销售过程中也结合电商平台拓宽市场,同时他利用相关技术水平将蔬菜加工成酱料,丰富产品种类,延长了产业链。

我们也是时代浪潮中的一份子,无论我们出身城市还是乡村,扎根土地的奉献精神创新创业的开拓精神都是我们必不可少的美好品质。我在秦先生的身上看到的是一只离乡多年的孤鸿的影子,但是归家心切,他选择奉献,选择开拓,选择站在时代浪头前展示青年敢为人先和奋勇开拓的勇气,展示“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家国情怀。归返与前行,二者并不互相矛盾。我们在归程的路上,依旧能够看到广阔的通天大道,我们之所以选择回去,是因为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也是为了更好的前行。

云中的锦书,原来是是秦东成的笔记。

愿我们都是归鸿,将乡村荒芜的凄凉,化作一片满是葱绿的苍茫。升起希望的雾霭,将云中的锦书,送给温暖的家乡。

(通讯员:孙芫芫)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709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三下乡之启元队探索寿光发展
响应乡村振兴建设号召,寿光把握了文化建设与乡村镇振兴相结合,着力于乡村振兴建设的同时,进行了文化建设,其中非常著名的有墨龙书院和寿光蔬菜博览会和仓圣公园。墨龙书院又叫“崇贤祠”。寿光墨龙书院有…
“德法教育” 我们在行动
2022年7月25日上午,“德法思文,同心燃梦”社会实践调研团小组成员在各自所在的社区继续进行“德法教育”文化建设活动。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由队长2021级学生赵阳光领队,李明轩、王艺茹等小组成员积极参与。该次…
7.27 最新动态
【最新动态物电学院】村委组织领导乡村振兴基石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全局性和历史性意义。今天是“筑梦振乡”实践队暑假社会实践最后一天,团队成员们来…
坚定信心,继续前行
今天是2022年的7月27日星期三,转眼间我们安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温暖春芽“七彩梦想支教队的支教活动已经开展到了第24天,24天的时间,让大家的配合越来越默契,少了生疏,从一个刚入学的新生成长为了一名…
岭师学子三下乡:此程虽结束,希望与爱仍在延续
时光荏苒,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青里社会实践队的“三下乡”活动迎来了最后一天。7月16日上午,青里社会实践队积极地为下午举办的支教成果展览会做准备。队员们团结互助,高效地完成了展览现场的布置。展览…
循红色历史,续革命血脉|华中农业大学赴青岛社会实践队在青岛炮台山遗址与党史纪念馆进行实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山东青岛市社会实践队的四名成员以“寻革命情怀,续革命血脉”为主题,在山东青岛炮台山遗址与青岛党史纪念馆进行社会实践参观考察活动。实践小队首先来到青岛山参观青岛炮台山遗…
安徽学子三下乡:关注基层环境管理,助力乡村振兴发展——陈村之行
2022年6月26日,我们一早来到了第三站——涓桥镇紫岩陈村。到达村委会后,在村主任的介绍下,我们对当地的一些基本情况得到了一定的了解,紫岩村全村面积8平方公里,有耕地1450亩,林地8000亩。早在宋代,这里就…
三下乡 || 薪火相传,旧址荣欣——河南省商丘市张菜园村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广场及街道景观设
党的十九大以来,打好农村脱贫攻坚战,加强创建农村景观规划,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的趋势。新时代下,我国乡村不断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乡村人民的生活追求也在日益提升。2022年6月底开始,菜团子…
洛理学子三下乡:非遗文化进校园,传承璀璨河洛文化
河洛打籽绣是洛阳非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传承文化,它的一针一线将非遗作品融入日常生活,作品的背后蕴含了古代劳动人民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他们生生不息的劳动财富。为了让青年能够了解和走进洛阳的非物质文…
曲园学子三下乡:诠释青年担当,践行青春使命
青年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暑假开始以来,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青衿致远”社会实践队成员坚守着推动家乡发展建设的初心,分别在普法宣传,疫情防控,基层建设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于山东沂南县、东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