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知识,踏寻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金融则是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为鼓励高校学生到乡村广阔天地砥砺成长,在祖国大地上书写乡村乡村振兴的青春华章,7月12日至7月13日,中国建设银行湖北分行与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联合开展“金智惠民-乡村振兴”万名学子暑期下乡实践活动,组织实践队伍前往随州市洛阳镇九口堰村实地考察,深入农村基层调研乡村发展情况,了解乡村发展需求。
九口堰村凭借历史及地理优势,发展农村旅游业与智慧农业,建成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第五师纪念馆,每年都会有几十万党员到当地学习。此外,九口堰村依托食用菌、猕猴桃、泉水柑发展形成特色产业,经济效益显著。
乡村振兴有道,青年广播惠民
通过与当地村民交谈,实践团队了解乡村产业发展进展、统计村民经济收入情况,当谈到九口堰村未来的发展时,九口堰村村委书记代道明表示,随着旅游业和农业的发展,目前有许多年轻人选择返乡创业和工作,此外,当地还吸引了一批“新农民”,他们运用先进的农技知识和科学的管理模式助力当地的发展建设。代道明表示欢迎华农学子前往九口堰村开展实践活动,并表明了对当地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实践团队通过整合具体信息分析出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了解村民实际需求。来自农学专业的张岩萌同学了解到:“当地大部分村民以外出打工维持生计,小农户承包土地主要用于自给自足,这与我们调研前的预期不太符合。未来,我们需要更加深入了解农户的真实生活状态,更加地贴近民众。”
在村委会广播站,实践团队成员共同举办了“惠民小讲堂”。他们从谨防网络诈骗,疫情防控等五个方面对村民们进行科普宣传。来自智慧农业专业的张泽雷同学表示,实践团队致力于以广播的形式贴近农民、贴近村委,以亲切而有力的声音对当地村民进行知识宣传。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目前在当地村委会工作的工作人员对实践团队下乡走进村委会的行动表示赞赏和鼓励,并以自身为例激励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更加努力。
聚焦产业模式,实现菌菇致富
实践团队抵达九口堰富民蘑菇合作社产业基地,队员们参观了基地内部、展示大棚和处理车间,合作社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蘑菇种植中制作棒、接种、分层式种植的要点。
对于合作社产业基地模式问题,合作社工作人员从花菇和板菇的选优条件谈起,讲述了食用菌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具体情况。包括针对农户直接自产自销效率较低、品质难以保证等问题,合作社产业基地实行“五个统一”方法即统一制棒、统一点种、统一分级销售、统一建棚、统一技术指导,该模式相较于过去种植方式更加规范合理收益更高。
随后,同学们乘车来到九口堰村湖北麒宝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李经理介绍到,公司引进国际先进生产加工技术及高新设备,设立专业化车间,严格依照食品生产准则进行生产,产品畅销新加坡、美国等众多国家和地区。同时,队员们还了解到,香菇加工产品丰富,市场潜力巨大,麒宝泉公司作为湖北菌类加工的龙头企业,积极迎合市场需求,进行产业转型升级,争取将自己的品牌做大做强。
追寻先烈足迹,弘扬红色精神
在参观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旧址纪念馆时,纪念馆中一幅幅的情景中彰显出李先念所带领的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大队作战分析、生活及组织教育气息,直观体现出当时新四军从160余人到近16000人的壮大过程,据讲解员描述,有一位老革命家在看到参谋长作战房间时,想到了抗战的情景,不禁流下了眼泪。
随后,实践队员们前往参观新纪念馆。通过一张张历史事迹、人物照片和文物,深刻了解到随县当时新四军作战路线分布和战略方针,展现了新四军第五师的抗战历史、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等。在新纪念馆前,队员们和建行工作人员瞻仰了革命先烈的雕像,并在革命雕像前进行了宣誓。在拜读了九口堰村新四军第五师历史后,这些可歌可泣的革命先烈以及浴血奋战的抗战历史唤醒了我们心中的红色基因,踏寻了这片红色土地后,无不令每一位队员肃然起敬!
建行带队老师向我们介绍道,建行实施“三大战略”、建设“劳动者港湾”、以“裕农通”引金融“活水”,搭场景、建平台、推产品、送智慧,逐步探索出一条新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可持续之路。此外,“金智惠民-乡村振兴”学子下乡实践活动为学子们了解社会、参与公益、助力惠民、锤炼自我、发挥专长、服务社会提供广阔的平台,有效促进新金融“活水”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地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688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