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5日至7月30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河清海晏,逢盛世,正青年”实践团队——凉山小分队前往四川省凉山州彝族自治区美姑县儿童之家,开展了支教活动,旨在为当地教育事业贡献一份青春力量,与此同时,以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当地儿童,帮助他们了解世界、认识世界,开阔视野。
此次支教的地点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作为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该地位于西南边陲,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得益于《十年教育行动计划》的实施,凉山彝族自治区在教育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不过,凉山州大部分地区仍处于贫穷状态,薄弱的经济基础制约了教育水平的发展,再加上当地民俗、居民思想认识等多方面的影响,如今的凉山彝族自治区的教育存在许多不足,教学条件依然是相对艰苦的。
就现状而言,支教团队无法给基础的教学设施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善,不过,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团队成员们依据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水平的具体情况,提供了合适的帮助。团队成员发现,学校缺乏一些科学的指导性材料。针对学科教授,他们主动提供了《课程标准》方面的资料信息,助力教师达成多角度、多层次、多系统的说课环节,提高教师备课能力和教学质量。除此之外,支教团就教师教学技能训练提出了一些可供实施的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团队成员还发现,彝族学生的母语是彝语,很多适龄儿童入学前并不会讲普通话,需要快速提升汉语能力和英语能力。因此,为避免学生在今后数学、语文等各个科目学习上停滞不前甚至遭遇重重阻碍,支教团特制定了一系列周密的安排和分工,迅速开展教学工作,帮助孩子们纠正汉语拼音学好普通话。
普通话是今后各科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接触丰富多样文化的主要媒介,更是帮助山区孩子融入现代社会的基本锁钥。不过,普通话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最初,支教老师和孩子们之间甚至面临着语言不通的情形,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入,教学工作安排在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下不断调整完善,学生们逐渐学会用普通话表述事件,虽然发音仍然存在不标准之处,有时候语句说得不够流畅,但较之先前已有较大进步。学科学习上,学生们在课堂上的专注力显著提高,此后支教团的授课进程也逐渐步入了正轨。
为期一个月的支教是一段短暂的经历,但师与生在度过最初的磨合期后,便形成了紧密的联结,在此期间,双方接收到的影响都将是深远的。对于这些偏远山区的孩子来说,支教老师给他们提供的是一个全新的观测世界尤其是外部世界的一扇窗口,这些输出的内容是温和且不极端的,谈天说地,或是交流些课本知识之外的轶事趣闻,陌生的世界在明亮而懵懂的目光中徐徐铺陈,于是幼小稚嫩的心中,早先模糊的轮廓在描摹中日渐清晰。对于前来支教的大学生成员而言,支教一方面意味着自我成长,一方面则是本着育人初衷的身体力行。最初对自我能力的质疑到后来讲台上的自信坦荡,彰显的是教师技能与心理意志层面的提升过程。正如团队成员张睿欣在实践日记中所写的那样:“支教给予我们的不仅是人生中一段难忘的经历,更是为我们搭建了融入贫困山区、助力乡村振兴、实现青春价值的最好平台。面对教育扶贫的伟大事业,作为师范生的我们,当下力所能及的就是去传播知识,贡献一份或许微薄但绝对必要的力量。”
八月的万里晴空下,荞麦花开,粉白相交绽放于山丘沟壑,有种烂漫质朴的美感。荞麦花的花语之一是“耕耘收获”,也映照着此次支教之行的意义与圆满结局。在心与心的流通间,知识与真情传递,崇山峻岭处,正是“荞麦花开”时。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68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