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加深入了解《家庭教育促进法》,为其宣传落实奉献一份青年力量,更好了解家庭教育指导机构的目前运营状态,培养学生对于法治社会的认同感,7月15日至16日,由15名本科生组成的门风育路求索行社会实践团成员赴不同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其中5名中外学生在日照市东港区大学城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习法律精神,感悟新时代门风精神。7月16日,5名队员进行了一个小组讨论,谈及其在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感受。他们走进“大学城”秦楼街道,从一位位家长的阐述、一张张调研的勾画图片、一段段真实动人的交流记录中了解“家庭教育”所涉及的困难和各位80后父母、90后父母的期望。在街道走访时,还进一步了解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对于他们而言承担着何样的角色、为怎么样的作用。队员在看到孩子在小小电风扇下写作业,家长在前方忙碌烟火时被记录下的照片,团队成员乔敏非常感慨万千:“这就是我们的许多孩子成长的现状”。队员们观看了《镜子》纪录片,使团队真正感悟到血肉的关联虽不可断绝,而如何去维护好心灵桥梁,则是每位父母必修的课题。
在街道采访时,队员与一位开小吃店的阿姨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来自团队的成员感慨道:“在这个社会上,律师需要拿证、开车要拿驾照、做爹做妈是不需要拿证的,我们就这个做了,这是一生中他们做的最长的一个角色,反而大家却缺少着专业的学习。”阿姨说道:“我也不是教育家,不知道该怎么实打实的教育孩子,我只知道多赚点钱让他过更好的日子。
队员纪丹分享道“我的母亲也没有接受过很高等的教育,但她总是在很努力的挣钱,给我很丰富的物质生活,她从来不会让我少零花钱花,但是在某些方面确实还是比较欠缺的,比如培养我的综合素质能力等。”
通过本次的实践,其实也能够明确的分析到,现今社会孩子的成长已然属于一个全面起跑的社会型竞赛,父母、教师、孩子、社会都在努力的竞争,从周六日孩子空余的时间越来越少,假期在补习班呆的时间都比家中时间更长的趋势,都表明出来孩子的成长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更加“窄限”。
7月16日,队员们开了一场经验分享会,谈及他们前往的农村家庄、城市高楼、繁华街道、指导机构、线上所得。了解现今时代更加多阶级的人群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所持的观点。队员学生们收获颇丰,他说,在农村时候他前往了当地的一个暑期也开放的学校,这里之所以暑假也开放是因为有太多孩子在家无人看管。留守儿童这一问题也是在家庭教育之中存在的很大一个问题。人们常说:“没有爸妈就没有家,有家人在的地方才是家。”成员石路阳说到:“若是‘无家’,谈何家庭教育、门风建设?”,道出教育现状。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实践过程中从各个采访人群身上逐渐看到中国某个群体的缩影,当纪录片中讲解单向解读、家庭沟通、血缘与链接,队员们都阐释了自己的思考。每一次实践都是与新的生命接触,而国之成长离不开我们的成长,我们的成长又离不开小家茁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62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