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
是一组关于“名字”的故事
他们的主角有着共同的名字
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
1
淅川盛湾镇鱼关村
有一座碑
准确地说
是由56座碑组成的
“凡人丰碑”
这些因河南日报倡议而树立的
移民丰碑
上面镌刻着
淅川10个乡镇184个行政村1276个村民小组
共计16.54万移民的名字
每一个名字
背后都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而他们的故乡
已经永沉水底
回乡探亲时再也找不到寻根问祖地
这里
也就成了他们回乡探亲时的追思地
他们相信
名字刻在故土的碑上
便如漂泊的心灵融入了故乡山川
2
淅川移民李国仁有个女儿
女儿的名字是爷爷给起的
叫“李淅燕”
淅川县的“淅”
小燕子的“燕”
爷爷说
希望她能像小燕子一样
迁徙再远也能记得回家
是的
回家
也许在老一辈的认知里
只有淅川才是永远的家
就在那碧水之下
我们不难想象
他们失去的有多少
有难以割舍的亲缘与地缘
有赖以生存的生活方式
以及刻入骨血的乡土记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460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6日调研团队来到歇马村,走访调查石鼓镇另一传统文化“青山唢呐”,通过前期走访调研团队准备采访青山唢呐的传人易礼强老师,调研团队到来时,易老师正……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5日,骄阳似火的七月正如调研团队的热情,随着两天对油纸伞的走访,调研团队对油纸伞的热情逐渐高涨,按捺不住心中对制作油纸伞工艺的向往,25日上午,调研团……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3日,一场大雨不期而至,雨过天晴,清爽怡人,大雨过后的石鼓镇没了之前的酷热。调研团队开始了今天的石鼓镇传统文化的调研工作,今天的工作依然着手油纸伞的走……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4日,通过两天在镇上走访,调研团队已经对石鼓镇油纸伞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为了对石鼓镇油纸伞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和更权威的分析,调研团队来到了石鼓镇乡政……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2018年7月22日,调研团队从湘潭大学出发来到湘潭县石鼓镇,走访调研油纸伞的制作工艺,诗经里对七月的描述为“七月流火”,而湘潭县这边的天气正是如此,上午到达时还是艳阳高照,酷……
刘泽湘,连华。 湘潭大学学生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