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普通话,是青年大力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投身国家建设的一大举措,普通话作为中国国家官方语言,他不仅起到推动国家文化发展的作用,更有着加强国家凝聚力、民族向心力、文化感染力的意义。为了顺应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号召,了解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动普通话文化广泛全面的发展,让祖国各地的更多人民接受到普通话教育,运用好普通话,2022年7月4日起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正音筑梦”实践队通过线上线下问卷调查,实地走访,采访调研,开展课堂等方式向济宁市汶上县军屯村当地居民们宣传普通话,鼓励他们多讲、讲好普通话,让普通话真正做到“普遍化”和“大众化”。
通过走访调查我们发现,在走访过程中,乡村的年轻人和儿童对于普通话的了解是比较丰富的。随着乡村振兴、下乡支教的国家方针的实施,各乡村学校和街道都贴有“讲好普通话”的宣传标语,虽然一些年轻人和孩子回到家中还是会习惯用方言进行沟通,但面对老师,同学或社会人士的时候,他们依旧会选择用普通话进行交流,这也让我们看到了国家素质教育的优秀成果。这同时也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其实普通话和方言并不冲突,也并不是讲普通话就是要消灭方言,反而在不同的场所讲不同的语言,其实是一种感情的表露。对外沟通和交流使用普通话是礼貌和尊重,对内聊天和放松使用方言是传统和亲切,我们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要推陈出新,在紧跟时代潮流的同时更要坚守初心。
在乡村关注普通话的推广,对农民进行普通话的宣讲,加强了普通话在乡镇农民之间的运用和流通,同时对于乡村振兴战略也有较为重要的意义。讲普通话,做文明人,这既是对脱贫攻坚的帮助,也是促进乡村文化教育的推动。
我们在进行对于普通话推广和普通话认识的调研活动时,多关注了儿童、青年、老人、农民和乡镇企业家这五类人的不同,通过采访和走访发现,儿童与青年表示,对于普通话都了解较多,学校和老师会进行普通话的教育,在学校教学楼建筑上也随处可见的推普标语,他们表示普通话的学习,使他们更多的了解外面的世界,也更加方便与外人沟通,不会再出现与外地人沟通时的障碍,有时他们甚至可以代替家长与人沟通。同时,他们对普通话的学习和生活中的运用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身边的家长亲人,越来越多的沟通开始使用普通话。
对于老人而言,虽然对于学习新的知识有一定的困难,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老人们的思想也更加开放,不再执着于地方语言的传承,转而更注重相应国家政策,顺从时代发展。老人们虽然学习力有所下降,但他们表示愿意积极了解普通话的相关内容。
在农民和企业家看来,普通话都是对外交流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能。二者在产品的销售和宣传中,包括与商家的对接,与客户的沟通,都需要运用到普通话。
我们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普通话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改变和便捷。平时的日常交流,课上的问题探讨,可以说普通话是我们学习文化素养的基础。通过推普活动,我们也亲眼见证了国家普通话宣传的有益成果,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更应将时代大任,祖国重任放心中,勇担民族大梁,推广普通话,实现民族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不懈努力,普通话的使用一定会越来越广泛和普及,随着而来的也是公民安全感和责任感的增加,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对于我们的普通话而言也是一样的。全球掀起的“汉语热潮”,风靡世界的孔子学院,都说明了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普通话是中国人民的规范用语,他的背后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更是一种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国家的语言更像是一个国家面对世界的门面,而普通话的推广则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强有力的证明。
通过此次推广普通话活动,我们深刻体会到普通话已经深入人民生活的点点滴滴,普通话不再只是一种宣传和号召,而是已经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可以为国家普通话传播,民族文化发展,尽到自己的绵薄之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418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