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7日,浙江理工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联合会“寻味非遗,创‘心’体验”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鄞州非遗馆进行实地考察,感受传统工艺的震撼与魅力。在2号馆实践团探访学习了灰雕技艺,现场观看非遗传承人雕刻作品。
灰雕是浙东民间手工艺之一,有悠久的历史,祠堂、庙宇、寺观、邸宅等建筑,都会用到灰雕装饰。宁波灰雕工艺的历史十分悠久,早些年在东钱湖就发现了南宋时期技艺相当精良的“石牌坊”,即采用了“灰泥”作填料来装饰,历经800年风雨仍坚固黏结。以经过特别处理的石灰为主料,用批刀直接雕贴于墙上或檐下,干结后形成的各种图案、山水、人物画面,具有浮雕的艺术效果。它有用料简,操作易,耐久存等特点,所以常见于庙宇楼堂装饰中。
馆内陈列的灰雕作品不仅有相对平面的装饰挂画和壁画,更有立体雕塑。色彩也不单一为石灰的灰色,多的是后期上了五彩颜料使作品更加栩栩如生。实践团发现,在馆内的作品中多以中国神话人物和佛像、动物居多,寓意平安吉祥,为家人带来好运。
在实践团参观之时,灰雕技艺传承人朱英度老先生正在完成一幅灰雕作品,已经进行到修补阶段。他告诉我们,灰雕技艺在沿海一带十分广泛,大部分中国古时的房屋上都有灰雕,因为灰雕最主要的原材料———蜊灰,是用沿海地区从浅海中捞上来的贝壳煅烧而成。在询问道现在这项技艺的传承方面时他也感慨万千,虽然与宁波当地学校和工艺师傅有交流活动,但仍缺乏宣传度和传承仪式,同时灰雕在现代建筑上的运用也逐渐受限,更多灰雕作品成为了作品被展示,而生活也逐渐缺乏美感。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千年传承下来的瑰宝,需要一代代传下去。发展社会经济固然重要,但断不得以舍弃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代价。传承非遗不是几个人的事情,而是全体炎黄子孙的责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368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2020年7月15日,今天是许昌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处理调研及宣讲社会实践队暑期实践的最后一天,队长孟舒准备开总结大会。上午九点,队员们在腾讯QQ群聊里签到……
马成功 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总结2020年7月12日,今天是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处理调研及宣讲社会实践队进行的最后一天。今天上午九点,我们在队长的带领下对之前14天……
邵泽辉 查看全文 >>
今天是七月十五号,是我们“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再利用社会实践队的最后一天。今天我们的唯一内容就是总结。“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再利用社会实践队在经历了半个多月……
宋旭 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事关千家万户,不光城市要推动,农村同样也要有行动。按照中央决策部署,我们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要积极做好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近日,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
邵泽辉 查看全文 >>
今天是七月十四号,也是“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再利用社会实践队开展行动的第四天。随着遥远天际那一缕红光的萌生,“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再利用社会实践队要开始今天……
宋旭 查看全文 >>
2020年7月14日,今天是许昌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处理调研及宣讲社会实践队暑期实践的第十四天,已经接近尾声了,队员们准备再去做一次关于垃圾分类的宣讲活动……
马成功 查看全文 >>
伴随农村环境治理力度加大,许多农村已不再是“垃圾乱堆、污水横流、尘土飞扬”的形象。笔者日前走访一些村庄,乡间小道干干净净,农房墙体统一美化,就连犄角旮旯处也难觅垃圾踪迹。村……
邵泽辉 查看全文 >>
今天是七月十三号,也是我们开展行动的第十三天。今天我们的主要内容是进行留庄镇生活超市里面的垃圾分类情况的调查。我们在下午大约二点钟一起来到了位于留庄街比较繁华的留庄镇生活超……
宋旭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