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在黄怡老师的带领下,由王秀丽、陈莉莎和林佳婷同学组成的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赴三明市泰宁县帮扶实践队在泰宁县及周边地区展开特色产品调研,发挥专业优势,聚焦泰宁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特色,开展拍摄采风、研学旅行、产业发展调查、旅游发展规划等重点活动,扎实做好对口帮扶泰宁工作。 【八仙崖岩茶】 好山好水出好茶,泰宁岩茶是福建岩茶的后起之秀,因“岩岩有茶,非岩不茶”而得名。属半发酵茶,青茶(乌龙茶),以“岩骨花香”的独特岩韵著称。烘茶的目的有三:利用高温迅速钝化酶的活性,停止发酵;蒸发水分,缩小体积,固定外形,保持干度以防霉变;散发大部分低沸点青草气味,激化并保留高沸点芳香物质,获得茶特有的香味。 由八座形状近似的红色山崖群体连片组成,古树参天,草原辽阔。 崖壁上鹰巢洞穴成群,时见老鹰展翅蓝天。从路上遥望,八座山峰若离若即,移一步又换一景,八座山峰随着不同的角度可以变成帽子、鞋子、动物,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朝阳或夕阳下,山峰下笼罩着淡淡的雾气,更增添了八仙崖的神秘感。 【雷笋粗加工工艺】 雷笋味道鲜美,甘甜脆嫩,出肉率高达70%,为早熟、高产的优良笋用竹种。雷笋的粗加工主要有以下几道工序:煮、剥壳、分等级大小、清洗、称重、装罐。主要完成的是粗加工的步骤,向加工厂销售粗加工的雷笋制品。 【将乐县特色红糖制品与擂茶文化】 近几年,将乐县委、县政府结合当地特色加大农业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甘蔗种植基地,积极牵头各有关单位,以手工传统制作红糖工艺的西湖村红糖专业合作社为基础,正式成立将乐县红糖技术协会。协会成立以来,对分散在古镛镇、光明乡、大源乡等10多个村多个老字号的甘蔗种植和手工制糖工艺进行了全面整合,对全县甘蔗种植的品种进行优化,生产过程统一进行无公害管理,建立制糖技术标准,实施标准化的传统制糖工艺。同时,免费为贫困户提供种苗肥料,协会提供技术指导,在贫困户最发愁的销售环节,则由电子商务中心负责以兜底价格进行收购,解决了贫困户的后顾之忧。 将乐擂茶是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的地方传统名点,是将乐最普遍、最隆重的待客礼节。凡人们结婚、添丁、乔迁、参军、提干、升学、做寿,擂茶便成为必不可少的喜庆之品。 该茶以普通茶叶为主,加入麻籽,放在一个特殊的大钵中,用一根长尺许的木棍擂动,擂动时发出"隆隆"的声音,擂茶之名由此而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273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