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整理红色校史,探寻皖南文化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作者:宋欣雨

青年协契理红色校史,赤子踔厉助民族复兴。6月28日安徽学子赴南陵中学整理红色校史,探寻皖南文化团队利用暑假假期来到芜湖市南陵县南陵中学整理校史,开展多样化的与编研校史有关的社会实践调研。

南陵中学自1939年建校至今已有83年的历史,它位于皖南革命老区,其校史和党史有契合部分,是一所在红色革命文化培养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学校,随着新时代的不断发展,校史所具有的文化育人功能、道德教育功能、综合育人功能逐渐展现。团队希望通过研究校史档案,了解南陵校史发展脉络,并从多角度切入,结合其他高校的校史编研范例,完善南中校史建设,为南中近十年的校史编撰提供建议。

团队为什么会在众多社会实践的选题之中选中了这一个与“校史”相关的选题?团队队长解释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而校史则是一所学校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南中百年历史不能简单地看成一种过去式的辉煌追忆,而要成为永远进行时的办学资源,成为南中特色发展的基因根脉和源头活水。对学校历史文化特别是前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要坚持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要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等多种方式,讲清楚学校文化传统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学校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对南中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这也是我发起这次活动的初心,我想为这所学校、为这个社会贡献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一份力。”

在整理校史的过程中,大家发现有些时间段的历史因为物质条件不够完善或是战乱等多方面原因而从档案中“消失”了……团队成员饶同学无不惋惜地感叹道:“这是很可惜的事情。我是学历史的,老师会跟我们说到对一些文献、一些能够见证历史变迁的文物的保护的重要性,经常跟我们提到这些年份久远的东西,尤其是实物,一旦因为不慎重对待、加以保护而消失了,就是真的消失了,再也找不回来了。随之,这段历史也会慢慢消失在‘历史’中、人们的记忆中。正是这样,我们为他们整理档案、编研校史加以完善的价值也就体现出来了。我们的整理可以减少在‘历史’上的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当然,同样因为历史实物的脆弱性的特征,我们需要在整理的过程中小心谨慎,防止出现‘好心反做坏事’的情况。”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从古至今,任何一个动态的、会随时代而变化的事物想要得到发展与进步,都离不开“以史为鉴”这四个字。团队到达南陵中学伊始,汤校长就向实践团队的成员们强调校史要弘扬与凝炼南中的办学传统、文化精神和特色,并把重视文化传承,弘扬南中精神作为校史编撰以及宣传工作的重点内容,要能够“从校史中汲取治校办学的智慧”。南中校史编研团也将牢记南陵中学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训,了解自立校以来所有南中人创造的优秀历史文化,真正做到读史明智、知古鉴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138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古老的唢呐奏响新时代的乐章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6日调研团队来到歇马村,走访调查石鼓镇另一传统文化“青山唢呐”,通过前期走访调研团队准备采访青山唢呐的传人易礼强老师,调研团队到来时,易老师正……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油纸伞传承不进则退的过程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5日,骄阳似火的七月正如调研团队的热情,随着两天对油纸伞的走访,调研团队对油纸伞的热情逐渐高涨,按捺不住心中对制作油纸伞工艺的向往,25日上午,调研团……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相见石鼓镇以油纸伞结缘。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3日,一场大雨不期而至,雨过天晴,清爽怡人,大雨过后的石鼓镇没了之前的酷热。调研团队开始了今天的石鼓镇传统文化的调研工作,今天的工作依然着手油纸伞的走……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伞可再造,人却难寻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4日,通过两天在镇上走访,调研团队已经对石鼓镇油纸伞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为了对石鼓镇油纸伞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和更权威的分析,调研团队来到了石鼓镇乡政……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石鼓油纸伞——三尺伞面画尽历史

2018年7月22日,调研团队从湘潭大学出发来到湘潭县石鼓镇,走访调研油纸伞的制作工艺,诗经里对七月的描述为“七月流火”,而湘潭县这边的天气正是如此,上午到达时还是艳阳高照,酷…… 刘泽湘,连华。 湘潭大学学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最新发布

苞西盐场--盐的故事
颗粒细小的盐看上去平平无奇,但是人们的饮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团队根据当地的资源状况的分布,发现南极村不仅有海景风光资源,也有盐田风光资源,因此我们决定于7月22号这一天对南极村的盐场进行考…
南京工程学院 手绘乡村活动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7月18日,南京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手绘乡村”暑期实践团队的志愿者们来到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朱寨镇开展了六次手绘活动——-弘扬传统美德。实践团队成员为充分展现朱寨镇特色、营造浓厚文化氛围,通过…
从城市中心到乡村小镇:赴小岗村三下乡实践首日有感
7月16日,我们踏上征途,沿路的风景,从华丽的大都到发展中的小城,再慢慢穿越河谷大林,驶进乡村小路,一路颠簸,终于在正午的烈日中到达了目的地—-凤阳县小岗村。首先,我们联系了当地的关书记,安排住宿…
岭南师范学院“忆书逐影”实践队:家书抵万金,邮票显神通
2022年7月18日,是“忆书逐影”社会实践队下乡送教的第八天,队员荣邯庆在5、6年级合班班级上了一堂主题为“美丽的邮票”的绘画课程。在本次课程中,荣邯庆小老师首先给学生们讲述了邮票的来源和作用,让同学们…
河南学子三下乡:公益无起点,尊老爱幼是美德
河南学子三下乡:公益无起点,尊老爱幼是美德为了弘扬以人为本、以德弘艺的观念,找准农村公益文化的独特视角,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河南城建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艺路同行,热心帮扶“实践团队于6…
挖掘特色非遗
为深入了解剪纸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文化振兴,7月14日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弘文遗韵”实践队来到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北杨善村开展调研活动。乡村非遗文化的发展,既是文化本身的传承和发…
下乡第一弹:满怀期待,动力十足——湘潭大学化工学院石莲村暑期帮扶团2022年暑期“三下乡”
(指导老师:尹秋香,化工学院通讯员:卢斯斯)7月20日,湘潭大学化工学院石莲村暑期帮扶团队成员整装待发,精神饱满,以一种良好的姿态展开了本次实践前期活动准备。早上十点,团队成员到达化学化工大楼A208…
支教在继续第18天支教日志
今天没什么事情,也在一如既往的生活着,唯一不同的就是今天下了一天很大的雨,从早上到现在一直在下雨,而且雨特别的大,这不禁让我想起去年的暴雨。今天的雨一直下下停停,每次开始下就非常的大,所以这也…
传承非遗剪纸,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剪纸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一种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它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深入了解剪纸这…
防骗知识铭记心,普及防骗践于行
中国青年网青岛7月7日电(通讯员:郭冰冰)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国的网民数量已居世界第一位,互联网在带给人们方便的同时,也带了一些问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