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用爱托起明天的希望——安财学子关注祖国未来花朵

来源: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葛子音

儿童是家庭的希望,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如何更好地保护儿童、关爱儿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一直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也是馨蓓安发展始终不变的课题。到目前为止,16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人数为902万。 其中,由祖父母监护的805万人占89.3%;由亲友监护的30万人占3.3%;一方外出打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的31万人占3.4%。 36万农村留守儿童无人监护,占4%。近20多年来,流动人口不断增加,流动人口主要是从农村流动到城市的青壮年劳动力,青壮年劳动力占全部流动人口的70%左右。由此,在很多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普遍出现了“留守家庭”问题。目前,在与留守家庭有关的诸多问题中,”留守老人”、“留守妻子”,特别是“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此,来自安徽财经大学的“爱心千里行队”深入农村之中,对村内留守儿童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为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为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做出一定的贡献。

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一旦外出以后,他们整日忙于打工,大多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内心的困惑、需求、兴趣更无法关注。有的即使想关心,限于经济等条件,他们也无法更多地给孩子打电话或者经常返家看孩子。此外,由于夫妻一方长期外出打工,也造成了不少农村家庭的破裂,影响了孩子的健康发展。留守孩子由于家庭生活和父母教育的缺失,势必会形成下面一些问题:1.学习上缺人辅导。留守学生多发生不完成家庭作业、逃学、辍学等现象。成绩中等偏下和较差的占大多数。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一些留守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形成恶性循环。2.生活上缺人照应。留守儿童的生活主要靠在外务工的父母寄钱回家或者在家的临时监护人提供。大多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比较贫困,有的甚至失去依靠,生活极其艰辛。更有部分留守儿童的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很大的损害。3.亲情上缺少温暖。留守儿童父母(或一方)不在孩子身边,缺少应有的关爱。父母在外务工,大部分身心疲惫,与家人联系较少,骨肉分离,与子女缺乏交流和沟通,亲情失落。在调查中,90%以上的留守学生普遍感到父母不在身边的亲情失落和孤独感。有的父母外出时间长达多年,从未回家,也无电无信,无从谈上亲情的存在。4.心理上缺少帮助。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的缺陷,与外界不愿接触或接触太少,大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对集体漠不关心。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存在或轻或重的心理障碍,生活、卫生习惯差,自卑感重,自理能力差。5.道德上缺少教育。留守儿童多生长在放任自流、情感缺失的环境中,道德和品格教育得不到正确调教。调查显示,许多孩子沾染上不良习惯,缺乏道德约束,经不起外界不良事物的引诱,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小事升级,打架斗殴。6.行为上缺少自控。未成年人正处在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父母外出,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上的正确引导和帮助。一些不良的文化、越轨的行为很容易被缺乏正确判断的他们接受。他们逐渐养成许多不良行为,有的沉迷上网无法自拔;有的好吃懒做、小偷小摸;有的时常不回家,打架斗殴。7.安全上缺少保障。留守儿童面临玩耍、劳动、生活中的安全问题,因其监护人不力或无临时监护人常发生安全事故。

所以,小队认为,为构建和谐社会,缓解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成长问题并为解决问题奠定基础,应该采取如下一些措施:

(一)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特点,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在家长的教育素养普遍较低的情况下,学校要主动负起指导亲职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任,正如马卡连柯所说的:“学校应当领导家庭。”农村学校必须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特点,低起点,高效率,灵活机动地开展家校合作。一是利用家长爱子心切的心理提高他们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更新教育观念:二是帮助家长正确理解家庭教育的本质属性,弄清家庭教育不等同于文化辅导;三是帮助家长全面了解孩子的身心特点,理性地去开展家庭教育;四是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指导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加强情感交融,扭转留守儿童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劣势。

(二)遵循孩子身心特点,引导同辈群体的交往和活动。同辈群体虽是孩子自发的组织,但只要引导得当,它会成为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班主任首先要以持久而真诚的关心赢得孩子的信赖,掌握同辈群体交往的“小秘密”,尤其要与群体的“小首领”交上朋友。其次通过交谈、游戏、讨论等形式引导孩子们妥善处理群体内的矛盾,正确看待各种社会现象,增强孩子对不良社会诱因的”免疫力”。最后通过开展各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进行闲暇教育,吸引群体成员投身于集体生活,弥补孩子的亲情缺憾,创建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群体文化。

(三)发挥农村优势,充实孩子的课余生活。

学校的社会职能决定了学校在教育网络中的主渠道作用,除对家庭和同辈群体加强指导外,还应从自身入手,利用本地区的优势,开发活动课程,愉悦留守儿童的身心,填补他们生活中的空白。

(四)以“手拉手”活动为平台,构建留守儿童“手拉手”体验教育互动模式。

“手拉手”模式是少先队组织的经典项目,已有众多少年儿童从中受惠。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建设同样可以利用这种平台,构建起两种“手拉手”的少年儿童体验教育互动模式。是在农村学校内部,构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手拉手”活动。利用同辈群体在少年儿童社会化中的重要功能,班主任或少先队辅导员带领和倡导非留守学生与留守学生交朋友,尽量打破原来留守学生般只和留守学生交朋友的现象,让留守学生积极融入到班级、少先队或校团委这样的大集体中来。

在活动现场,“爱心千里行队”的爱心志愿者们首先给孩子们派发了零食和小礼物,迅速跟孩子们拉近了关系,随后又陪着孩子们开展了萝卜蹲、做气球造型、老鹰捉小鸡等一系列互动游戏,顿时让整个活动都充满了欢声笑语,小队成员们的陪伴让孩子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上午。关爱留守儿童,托起祖国希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109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实践创新,心得感悟

转眼间暑假就要结束了,社会实践也接近尾声,回顾这两个月,我们经历了许多,最开始的队伍组建,大家来自不同的学院,不同的专业,因为一次社会实践相聚在一起,我们开了数次会议讨论选…… 邓旭妍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双碳”转型,实践成长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运⽤所学知识亲身实践的途径与⽅式。通过⾃⼰的亲⾝实践,能进⼀步认识、了解清洁能源的使⽤情况。这次活动以双碳背景下传统能源产业转型…… 吴文慧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绿色经济,实践成长

忙忙碌碌的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就要结束了,短短的两个月实践里,从组建团队到调研,再到最后结果的展现,无一不让我“痛并快乐着”。首先,在组建团队时,团队成员来来去去,经过一波三折…… 王朝瑞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探索,低碳追源

双碳,即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简称,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加快降低碳排放步伐,有利于引导绿色技术创新,提高产业和经济的全球竞争力。本次社会实践的主题为:“双…… 唐艺宁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真知,感悟成长

怀揣着一颗激动且炽热的心,我加入了2022暑假社会实践的调研小组之一,这也算得上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实践。本次调研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但终究被我们一一克服,百转千回…… 刘从强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低碳发展,绿色远航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越来越关注“碳”问题,我国更是提出了“双碳”目标,力求为国民的绿色健康生活保驾护航。在国家和社会的双重引导下,不少企业将发展目标放在这一领域,积…… 陈慧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云销雨霁,能源转型,彩彻区明 ——安财学子赴安徽九华发电有限公司调研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双碳”目标下,各企业都力求降低能源消耗,由高耗能、高污染转为低耗能和绿色清洁。在新能源备受推崇和市场前景良好的基础之上,全国的能源企业纷纷…… 秦璇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双碳”背景下,传统能源企业该何去何从——安财学子赴安徽九华发电有限

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为主,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如何主动适应“双碳”目标下的能源消费新诉求,成为现阶段我国能源产…… 王朝瑞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最新发布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聚焦优秀校友,讲述人物故事
“聚焦校友,讲述故事”承载着师大学子向优秀校友看齐的初心。安徽师范大学赴皖“聚焦优秀校友,讲述人物故事”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阜阳,寻觅校友,用心倾听属于他们的鎏金岁月。赵彪,中共党员,安徽师范…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传承红色基因——走进刘少奇同志
传承红色基因——走进刘少奇同志为追溯红色记忆,学习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更好的担起时代责任,7月2日,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豫见汴州,知行合一”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刘少奇在开封陈列…
科院学子暑期行:爱心助医患,温暖常相伴
为了增强疫情期间的防控力度,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医患“和谐桥”志愿服务队于2022年7月22日前往十堰市茅箭区人民医院开展爱助医患志愿服务活动。到达目的地后志愿者们在医院一…
“守护朝阳 助力成长”实践团实践为孩子演示科学实验
河流缓缓,夏风依旧,守护朝阳,助力成长实践团队7月19日的工作如期进行。当天九点半,实践团队开展关于物理化学趣味实验如期开展,吸引了大量的家长以及小孩前来围观,本次共进行五个实验,以吸引孩子们的好…
走进儿童,温暖心灵助力成长
随着脱贫攻坚战的胜利,中国的乡村振兴进入新征程。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因素,是激发乡村潜能、释放农村生产力的内生性要素。邓小平曾说过:“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为给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
中南大学三下乡|交通安全心“湘”伴,探秘自然乐无穷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为帮助少年儿童开阔视野、拓展素质、健康自护,中南大学赴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枫社区青少年儿童湘伴守护暑期社会实践团作为“七彩假期”中南大学“一麓湘伴”志愿服务示…
访武汉老旧小区,寻适老化改造之道
访武汉老旧小区,寻适老化改造之道2021年中国60周岁及以上26736万人人口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0056万人,较2020年增加992万人,占14.2%。(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局)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社区更多地承担…
淮师学子三下乡:“逐星熠梦,久伴童行”暑期社会实践——探访留守儿童,筑梦儿童成长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其中一部分孩子随父母涌入城市,但是更多的孩子没有条件随父母流动到城市,只好继续留在在农村成为留守儿童。由于其留守于农村父…
“合山之旅·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收官
2022年7月17日,“合山之旅·乡村振兴”实践团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合山市河里镇五塘村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迎来了最后一天。上午九点,实践团成员与五塘村村干部们告别,村党总支部书记罗丽花对实践团成员们说:…
中南大学三下乡:“湘”伴科学,筑梦航天
为帮助青少年儿童树立科学观念、培养科学兴趣、提升科学素养,7月20日,中南大学赴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枫社区青少年儿童湘伴守护暑期社会实践团作为“七彩假期”中南大学“一麓湘伴”志愿服务示范团分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