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作为岭南文化的一种象征,具有独特的地域性、民间性、历史性及艺术特性,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经过融汇、吸纳、创新等不断的实践和演化,以其坚实的历史基础与丰厚的文化基础构成其文化优势。但随着当今社会发展的各种因素影响,粤剧在当今文化格局中逐渐处于劣势。特别是在当今流行音乐的冲击下,粤剧作为民族音乐的一个艺术门类逐渐被当代年轻人所忽视。面对这种社会现状,政府及相关部门、教育工作者等已发出了对粤剧保护的呼吁,因此关于粤剧的保护与传承已成为当前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
粤剧被誉为“南国红豆”,是岭南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推广粤剧进校园对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传承中华文化具有深刻的意义。近些年,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粤剧等民间文化艺术不再受到人们的欣赏,甚至有许多年轻人已经放弃了对粤剧的传承,让粤剧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基于此,在7月20日上午,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联合佛山市顺德区星槎小学的同学们,在线上开展了一场“粤剧传承出少年,南国红豆发新枝”的粤剧魅力课堂,对粤剧的生存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探究粤剧的传承发展的有效措施,对提高学生对粤剧美的感受、欣赏、表现、创造的能力和文化的认同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识粤剧之神韵,承非遗之风范
7月20日上午,主讲人乌冬老师提前在家中准备好了上课所需要材料,等待同学们相继进入钉钉直播课堂。虽然此次三下乡活动因国家疫情防控要求不能身临现场,但物电团学服务队的队员们还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争取为同学们打造出一个“面对面”式的生动课堂。
粤剧是什么?乌冬老师首先向大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从自己对粤剧已有的了解展开讨论。紧接着,老师对粤剧的六大行当展开了介绍,文武生是“大帅哥”、小生是“小帅哥”、正印花旦是“女神”…生动的语言与精彩的配图相结合,形象地为大家展现出了六大行当的特点。随后,老师通过对比各大行当的服饰与现代服饰的差异,突出了古代服饰制度化、阶级化的特点。视听讲做相结合,带领同学们身临其境地走入粤剧的殿堂。
(图1:粤剧“六柱制”之一)
富有表现力地使用语言是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接下来,乌冬老师带领大家进行了“说出它的声音”游戏环节,编导与表演相结合的方式,令课堂氛围进一步高涨,同学们都跃跃欲试地参与到游戏中来。
(图2:游戏环节)
最后,乌冬老师以一小段《分飞燕》的教唱环节作为收尾,结束了这意犹未尽的一节课。
(图3:教唱环节)
习古今之经典,树当代之风范
“粤剧进校园”对粤剧的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佛山市教育局自2006年起便提倡中小学引进粤剧,传承粤曲粤剧文化。学校是知识文化传播的主要场所,在校园全面铺开粤剧教学,可深入促进粤剧的传承。此次的粤剧魅力课堂,不仅让同学们领略到粤剧的独特魅力,更引发了他们对粤剧传承的深入思考。
传华夏之文化,通古今之未来
“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品格是中国戏曲诸剧种在千百年的孕育、发展、衍变进程中,逐渐呈现出来的独特个性,是当前戏曲类非遗保护的中心内容。作为岭南文化的守护者,我们有责任走进粤剧的百花深处,去探寻它真正经久不衰的秘密,寻求那份独特的生命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063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