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文学回家,德孝先行

来源:岭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 作者:火山研社会实践队

“阿叔,洪三泰老师的家在哪里?”

“洪三泰先生啊,这个我们镇的人都知道。”

在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乌塘镇,洪三泰老师及其家人可谓是家喻户晓的名人。从芳流墩村口一直到洪三泰老师家,每根路灯柱上都悬挂着家族24位作家所著作的书籍宣传图。整个村庄都充斥着浓厚的文化氛围。

作为一名文学家,自洪三泰老师走上文学之路开始,50多年来,出版包括诗歌、散文、长篇小说、电影、报告文学、文学评论集等共50多部,获省以上文学奖项30多次。在2019年“俄罗斯普希金国际诗歌艺术节”中,洪三泰及弟弟洪江、洪三川、洪三河四兄弟以“一带一路”为题材创作的四部长诗,包揽“俄罗斯普希金诗歌艺术勋章”“丝绸之路国际诗歌艺术金奖”“丝绸之路国际诗歌艺术银奖”。组委会相关人士称,一家有四位诗人没有先例,一家人同登国际文坛舞台,更没有先例。

2015年,已经退休的洪三泰老师回到自己的家乡,担任了广东省省长的文化顾问。经过一段时间深入基层的调研后,洪三泰老师认为自己家乡的文学发展还存在些许不足。联想到自己也是从乡下出来的一名作家,洪三泰老师细想后决定,利用好退休后的时间,为家乡的文学发展做贡献。“我的文学能够有一定的成就也是慢慢的培养出来的。并且我是从乡下出来的,所以我提倡‘文学回家’。‘文学回家’就是要回来家乡培养一批新的作家。”

在洪三泰老师的努力下,湛江市政府帮忙登记洪三泰文学院,用来培养湛江本地作家。“我有100多个学生就在湛江。我是10年前培养的,一直到现在。我爱听课,培养作家。我们家族一共有24个人写作。一共是24个作家,写的都是我们家的。我搞这个东西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作家。就是让他们来学习怎么成为作家。将来我们可以弄一个文学长廊,24个人来写诗进行评比。”提起文学院,洪老师十分自豪。

除了文学方面的成就,洪三泰老师一家更是因为德、孝而出名。2010年,母亲林雪平被评为“广东十杰母亲”;2014年,洪三泰老师一家获评“广东十大最美家庭”;2016年,成为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是唯一入选的粤西家庭。

“教育的目标是先要有德,到时候才来搞文学。”谈起家族的成就,洪老师很骄傲地告诉我们,从小,他们的父母就制定了严格的家规,要求他们以德为重,以孝为先。

德,是指后代要讲道德,对党事业忠诚,在乡下做好事,不做坏事。“我们母亲说教给我们的:做人一定要做好事,不能做坏事。我们都听母亲的话只做好事,不做坏事。”

洪老师讲述他们家能有这些成就的另外一个原因——团结孝顺。孝,是指兄弟姐妹团结孝顺,对父母热爱和照顾。

“我们的父母亲是很勤劳的。父母亲都是农民,靠劳动来获取收益。这里经常有天旱,收成不好,粮食不够。在1958年大跃进我们都很贫穷。但是就是这样的贫穷,父母也教育我们要以德为先,以孝为重,我们都非常尊重照顾我们的父母。”洪老师表示,即使兄弟姐妹天各一方,但是每年的逢年过节都会与父母团聚在一起。20年来轮流来照顾父母亲,一日三餐从不间断,已成习惯。为了让一向节俭的父母亲过上好日子,洪老师和他的兄弟姐妹经常买东西给父母。并且,每个人的家里都会专门有一个房间来给父母居住。

洪老师认为,仅仅有德孝的品德还不够。作为子女,一定要有所作为。不能说读完书回来做生意,赚点钱就行。洪老师认为,他们几兄弟都爱好文学,这与父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在他们小时候,母亲唱的山歌,歌曲中的音律、音调、歌词在无形中感染他们,让他们体会到诗歌的魅力。父亲的书法,则让他们感受文字之美。

一次,洪老师与三个兄弟在研究怎么写作,父亲看到后,表示自己在五年级时写了一篇文章,叫《蝴蝶飞过大海》,当时,父亲的老师拿这篇文章在祖母身边读起来。“后来,我们五兄弟都写了《蝴蝶飞过大海》,我的这篇文章还登在了报纸上。”这样的家庭氛围,在洪老师看来,是非常值得弘扬的。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并,洪老师在家乡建起慈孝园,让同乡和来访的人都能体会到父母呵护孩子,孩子孝敬父母的美好品德。

在寻访过程中,洪三泰老师也解答了我们关于乡村文化振兴的提问。“农村振兴要靠文化,通过提高文化来提高大家的道德水平。这样很多科学的东西老百姓也能接受。”

如今,诗歌长廊已建,慈孝园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洪三泰老师一家的所作所为,构成一道亮丽的乡村文化风景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975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愉快的一天支教

支教是一种无私奉献的行为,它使我有机会去远离熟悉的生活环境,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与当地的孩子们一起度过宝贵的时光。这段经历带给我很多感悟和启示。首先,支教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美好的支教一天

今天是支教的第二十五天,今天没我的课,但是我还是很早就起来了,因为今天有四五年级的甲骨文汇报演出,第一节是班会课,不需要我去,所以我就洗了头,洗完头我就去学校了,先看了四五……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充实的支教一天

早上七点半,伴随着蝉鸣、小朋友们的嬉戏声、同伴们的洗漱声以及透过窗户倾洒下来的阳光,我从床上醒来,醒了之后立马的穿上衣服然后出去洗漱了一番,洗完之后吃了张煎饼又喝了杯牛奶就……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诚心诚意,育人育己

正心诚意,育人育己支教是一种特殊的经历,它不仅是对他人的奉献,更是对自己成长的一次洗礼。在我这一段时间的支教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正心诚意,育人育己”这句古训的真谛。首先……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星并不远,梦也不远了

星并不远,梦也不远。这句简洁而又深刻的话语,表达了一个美好的信念:只要我们有梦想,不论目标有多大,只要我们勇敢去追逐,就能够实现它。作为一名支教者,我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支……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有爱的支教

今天睡得晚,不知道为啥失眠了,就是睡不着,看催眠视频也睡不着,过了好久差不多在两点多的时候才睡着,但是我起的还蛮早的,因为我今天上午满课,第一节去了四年级上课,因为快结束了……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惬意的支教生活

今天有事没课的一天,今天就赖了一会床,大概八点半的时候起来了,起来之后就洗漱了一番,洗完之后就去学校了,我先去了五年级,去听了传统文化的课,王老师讲的传统文化的课很丰富也很……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追逐梦想,点亮未来

追逐梦想,点亮未来在支教的日子里,我看到了许多孩子们如何努力追逐梦想,点亮自己的未来。这些孩子们来自不同的背景和环境,有些是贫困地区的孩子,有些则面临着社会问题和家庭困境。……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

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实地调研

2025年1月27日,为调查了解威海市医疗废弃物处理及构建数字化医废智慧监管平台情况,山东大学(威海)医废焕能调研团成员邵佳…

山东大学学生访谈覃刚医生,聚焦医疗废弃物处理实践调研

2025年2月8日,山东大学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展开调研。此次访谈围绕医疗废弃物处理展开,旨在助力相关…

最新发布

湖北学子三下乡:寻雷锋足迹,扬志愿精神
为了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保障医务工作者工作顺利进行,2022年7月20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医患“和谐桥”志愿服务队前往茅箭区人民医院协助医护人员开展爱助医患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准时到达医…
追溯红色记忆,凝聚青春力量
红色记忆总会在一些特殊的年份刻下属于它的独特印记。2022年7月19日上午,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党史,守初心——青春之声”党史学习教育实践团来到了承德县下板城镇,在这里我们采访老共产党员,重温红色历史…
赓续抗战精神 砥砺复兴力量
武汉,是一座英雄城市,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寻根革命记忆,溯源建团百年”实践队于7月18日,在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与八路…
科院学子三下乡:助医怃人心,平患心中急
为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志愿者在奉献中体现作为、在付出中提升境界、在实践中传播文明、在行动中促进和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医患“和谐桥”志愿服务队…
“生生不息•乡土行”实践团“百越之地•壮美八桂”小分队实践成果汇报
“生生不息•乡土行”实践团“百越之地•壮美八桂”小分队实践成果汇报为了发挥大学生在深入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生生不息•乡土行”实践团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在队员各自的家乡,即辽宁大连、辽宁…
童心向党 共筑未来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
童心向党共筑未来-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为对青少年做好红色文化教育,传承红色文化精神,增强农村儿童对党史文化学习的积极性,做好新时期党史宣传教…
乌塘乡土,南药飘香
迎着烈日当空,又到了每年学子们三下乡的季节。为紧跟时代步伐,了解产业带动乡村振兴情况,2022年7月7日,岭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的“南药飘香”社会实践队进入位于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的乌塘镇开始进行三下…
“星星之火”助力乡村振兴
市场的开放,政策的扶持是企业发展立足的根本。经济发展,人民才能看到希望,村民参与发展建设,乡村才会振兴。7月20日,西安工业大学“深岭明珠”宝鸡实践队再次深入产业园区调研猕猴桃产业深加工产业的市场…
一方家风养一方人
“家风”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即一个家庭当中的风气。家风,是建立在中华文化之根上的集体认同;是为世代家族成员树立的价值准则;是每个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对个人的培养,家族的传…
桑梓情·雏鹰梦团队顺利开展科教课程第二课
桑梓情·雏鹰梦支教团队顺利开展科教课程2022年7月18日南京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桑梓情·雏鹰梦”暑期社会实践支教团队为南通市海安市于桥村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课外教学班,开展了精彩绝伦的一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