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刻认识我国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深入了解美丽乡村建设成就,扎实推进青年助力乡村振兴,2022年7月5日-7月12日,郑州轻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正青春,下基层”-服务乡村振兴实践团成员奔赴全国多个特色乡村,开展“青春逐梦新时代,基层攻坚应民心”三下乡实践活动。实践队员立足基层一线,深入农户农田,以专业知识服务乡村民众,以实际行动践行责任担当。
溯源乡村寻文化,体悟成效助振兴
本次活动中,实践队员分别走进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阳城镇、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阳邵镇阳邵集村、无锡市新吴区鸿山街道七房桥村等乡村,通过访谈驻村书记、参观乡村振兴馆、走访乡村民户等形式,充分了解乡村近年来的基层组织建设情况、乡村产业经济、乡村文化、社会保障及基础设施等涉及乡村治理新格局的诸多方面,切实感受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农户带来的具体成效。
乡村助力践于行,服务为民见真情
为深入基层民众,了解村情民意,实践队员在实践地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践活动,从民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从最具体的工作着眼,着力解决民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在实践过程中,实践队员跟随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财神镇倮布嘎社区书记下队排查村民房屋安全,劝导辍学学生读书;跟随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杨庄镇铁路办书记疏通下水道,帮助村民修空调;跟随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龙扬镇木庙村书记走访扶贫户,了解农户需求,宣传国家扶贫政策,将扶贫工作落地落实。
乡村特色深调研,因地制宜献良策
为进一步了解民生乡情,了解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实践队员深入挖掘乡村特色,细致调研乡村发展现状。在无锡市新吴区鸿山街道七房桥村,实践队员深入当地有名的葡萄园,对葡萄园的种植模式、销售渠道、销售情况以及种植经验进行一番调研;在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阳邵镇阳邵集村,实践队员深入乡村最具特色的一千五百亩的红薯地进行调研,对红薯品种及其种植技术和管理措施进行了详细了解;在广西省南宁市宾阳县芦墟镇枫木村,实践队员通过与村民沟通深入了解了枫木村历史上的主流产业——制作毛笔和非主流产业——制作瓷器。这两个产业都是正在消失的手工业,销售渠道不佳、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玻璃制品和硬笔行业的快速发展等成为这两个行业被打压淘汰的原因。对此,实践队员杨雨惠提出:“在如今互联网时代,如何引导传承人将传统技艺与互联网结合尤其重要,这不仅符合当下“国潮”流行趋势,可以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技艺,还能够将传统技艺用新方式继续在新时代发光发热。”
纪实乡村新风貌,“秀”出乡村新气象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高水平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在实践过程中,实践队员用脚步丈量乡村,用眼睛发现精彩,用镜头记录风貌,用照片定格美好,深刻感受乡村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具体成效,生动描绘美丽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食品安全广宣传,共创美好新生活
食品安全关系每一个人的健康,是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之一,是确保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可靠保障,也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工程。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助力推进乡村食品安全,实践队员利用自身专业在各地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讲及宣传活动。在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阳城镇,实践队员通过PPT演示与视频相结合的方式,从什么是食品安全入手,通过有奖竞答、快问快答等小游戏,生动形象地向村民们介绍鉴别伪劣食品的方法,并教大家“怎样选购健康食品”、“怎样预防夏季常见食物安全问题”等等,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引导广大群众养成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河南省平顶山市卫东区东高皇街道小店村、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龙扬镇木庙村等地的实践队员向村民们派发了食品安全宣传页,进一步普及了《食品安全法》及食品安全相关科普知识,宣传过程中,实践队员会对村民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解答讲解,帮助村民提高对食品科学的认知能力。
躬行探索获真知,笃行实践出灼见。在此次“青春逐梦新时代,基层攻坚应民心”三下乡实践活动中,志愿者们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生,以青春建功的实际行动,为民所需,行民所向,展现青年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今后,青年大学生会不断在实践中提升自我、在奋斗中锤炼自我、在拼搏中超越自我,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扎根服务基层,助力乡村振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93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