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日上午,南京财经大学“红色照乡,文化传情”暑期社会实践小队来到了如皋市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纪念馆,一同瞻仰先辈荣光,感悟红色传承。
如皋红十四军纪念馆,位于江苏省如皋市东郊。馆内陈列了红十四军1000多位战士的英名,刘瑞龙、张爱萍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其中骨干。远望而去,整座纪念馆如盘坐的虬龙,散发着庄严的气息。
进入馆内,入眼便是气势恢弘的革命烈士铜塑,每位烈士姿态不尽相同,但他们的眼中有光,他们昂首挺胸,或拿钢刀,或执望远镜,每个人心中都燃着一团火,一团将旧势力燃尽的革命之火。
随着指引,我们慢慢踱步在展厅内,一幅幅珍贵的书信,一张张饱经沧桑的照片,身临其境,方知革命之艰。纪念馆分上下两层,由江海曙光、长夜惊雷等8个展厅组成。在探索过程中,李超时烈士的事迹最令我们团队印象深刻:
李超时烈士任通海特委书记,指挥游击队先后取得卢家庄、四甲坝、四扬坝等战斗的胜利,有力推动了该地区游击战争的开展。1931年6月,李超时与妻子吕继英一起在镇江被国民党当局逮捕,面对敌人的种种酷刑和威逼利诱,他坚贞不屈。9月19日在镇江北固山英勇就义,年仅25岁。
“我们牺牲了,江北的工作是不会完的,革命的烈火是扑不灭的,共产党一定会胜利,活着的一定要斗争。”字字铿锵,这是李超时先辈留给后世的谆谆教会。以李超时前辈为代表的革命烈士们,用自己的鲜血,在那个灰色的年代,为我们开辟出一条红色的道路。
本次实践活动给予我们的,是对我们自身红色血脉的唤醒。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今朝,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更需要不断传承红色文化基因,感悟来自血脉中的红色力量。不断传扬红色文化,将在纪念馆中所见所闻传播给更多的青少年,这是我们接下来当做的事。牢记红色传承,将红色力量灌注于日后的奋斗征程中,这是我们一生当做的事。我们的星火已然燎原,更广阔的世界在向我们招手,红色传承,终将化为红旗,插上每一片土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920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