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淮南7月20日电 (通讯员 曹旺)响应国家号召,牢记习总书记重要精神,乡村发展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命脉,精准扶贫、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重大决策。为了助力乡村经济,缩小城乡经济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乡村经济调研队赴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实地考察当地特产作物葡萄的种植过程及经济收入情况,运用所学知识给予劳动帮助和科学性的建议,让农作物收成更高。
为了本次三下乡实践的效率更高,队员们出发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从书籍,网络,专家咨询等方式,了解了当前季节葡萄种植需要注意的事项及不同葡萄品种的收获时期,以便能够进行充分的交流和予以适当的帮助。7月14日下午,实践队来到大通区红光村,农民们正在顶着灼热的太阳辛勤劳动,在与一位女士说明情况后,便开始配合开展实践调查,据交流中了解,如今的农村耕具并不够先进,考虑到收入问题,大部分农民不会选择高价购买先进耕具,大多还是依靠人力完成。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都不高,耕作依靠多年的种植经验,却不知道其科学依据,村里也并不会组织讲座科普种植方面的知识,知道现状以后,便凸显出了实践队的意义。
经过一个小时的交流以后,队员们跟随农民女士前往葡萄种植地,帮助完成本季节的“绑枝”“套袋”“去头”和“采摘”工作。由于前往已到季中,因此“套袋”工作已经完成,据了解“绑枝”工作是为了防止夏季极端天气导致大风强降雨使葡萄树被吹倒,影响果实发育。“套袋”工作是为了防止鸟雀啄食葡萄,导致产量损失,不仅如此,还在葡萄园外围拉上丝网,上方则搭起大棚,帮助葡萄更快成熟。“去头”工作则是防止顶端优势导致果实营养不良,影响口感,实践队队员也为农民解释了顶端优势及其危害。虽然没到葡萄的正式上市季节,但由于种植品种不同以及大棚的帮助,品种名为“夏黑”的葡萄已经成熟,并可以采摘出售,“采摘”工作便得以开展。
陆续开展的工作中,队员们发现葡萄园中并不只有葡萄一种作物,葡萄树下种植着西瓜,在经过一番讨论之后,队员们得知这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方式来源于央视农业频道的科普,据得知,葡萄与西瓜来源于同一源产地,对气候和季节的适应性相近,且各自需要的土壤中的元素侧重不同,因此并不会互相影响果实发育和口感,对农村经济发展百利而无一害。队员们为其解释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好处和科学依据,并强调了用水量和针对性施肥的问题。
历经长达一下午的时光,实践活动圆满落下帷幕,队员们都有了别样的收获,日复一日的辛勤耕耘,每一次劳作都包含着对结果的期待,最好的回馈便是令人满意的收获,不辜负努力的回报。学习亦是如此,每日的课程与作业,是为了期末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人生亦是如此,一生的奋斗是为了人到暮年,回首往昔,无怨无悔。脱贫攻坚需要的正是这份努力与毅力,要攻克脱贫攻坚难关,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减贫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总的要有利于激发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发展的内生动力,有利于实施精准帮扶,促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虽然本次实践活动到此结束,今后会更加努力,实现共同富裕,全面步入小康社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844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