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的主题,并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7月17日,陕西科技大学“ 心与星行 同莘燃梦”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在高西沟村老村长高锦仁的带领下深入高西沟村展开社会实践。
作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先行者,从1959年起,高西沟村村民通过锲而不舍的奋斗,将一个生态环境脆弱、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的穷困山村,变成了今日“高山松柏连成片,陡坡牧草绿油油,水库清澈映青山,平展坝地喜丰收”的“塞上江南”,使该村走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之路。
“水不下山、泥不出沟”
“不向黄河输入一粒泥沙。”这是高西沟村人当年对黄河的承诺,也是高西沟村人六十余年来一直坚守的承诺。在高西沟村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展览馆中,一张照片吸引了我们所有人的目光。照片上有一双粗糙的手,一双所有人看后都会为之动容的手,那是一双被石头压的变形的手。经老村长介绍,这是高西沟村原妇女主任、两次“全国三八红旗手”获得者常秀英的手。
常秀英来到高西沟村后第一天结婚,第二天回娘家,第三天,常秀英和村里人一样开始上山干活。修梯田、打淤地坝,全村人奋战十天十夜,硬是把一座山头变成了小平原。这一年的冬天,村里组织大战孙家梁山,常秀英和村里的其他3个新娘子组成了“突击队”打夯。在一次给电机房地基打夯的时候,从早上打到晚上,常秀英的胳膊不停地举起落下,由于劳累过度,常秀英累昏在了打夯的深坑里。正是因为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打坝淤田,让常秀英手变成了这样。但她从未退缩,从未因为手伤而喊过苦、喊过累。之后有一年挖水窖,村支书把挖水窖的任务交给了常秀英并且下达了死命令:20天挖开水窖。那时候,常秀英是村里党支部的副书记,她带头跳进冰冷的水窖里挖泥,每天半截身子泡在冰水里,一挖就是八九个小时,冰冷的寒水渗到骨髓里,每天挖完被人用筐子吊上去的时候,她的腿完全不听使唤,因此,常秀英患上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当然,和常秀英一样的还有高西沟的一大群“铁娘子”们。
作家冷梦见了常秀英的手后曾说,那双手不只是长满老茧,更像老榆树疙瘩,手指的骨关节特别粗大,像树瘤一样突出着,粗糙、黝黑,手掌像淬过火的铁一样坚硬。
红旗村庄,英雄情节。正是一代代像常秀英一样的高西沟人的不懈奋斗,为高西沟村今天的绿色生态发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如今的高西沟村,40座山、21条沟、126个堤坝,无一不布满绿色。经历过征山治水的老村长说,树、梯田、坝地是高西沟村的三样宝。但是在他看来,高西沟村真正的宝,是60多年来艰苦奋斗、勇于探索的高西沟精神。在那个没有机械工具、技术手段匮乏的年代,高西沟村人民凭借着这种精神,利用铁锹和手推车,越过一架架山梁,迈过一道道坡坎。将黄土荒坡改造成了塞上江南。连习总书记都不得感叹道:“高西沟村真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
据统计,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征山治水至今,高西沟村每年累计拦截泥沙300多万吨。“百灵子过河沉不了底,滚滚黄河里没有高西沟的泥。”这首陕北民歌形象地描述了高西沟人近60年来创下的“水不下山、泥不出沟”的奇迹,为黄河下游减轻了大量负担。
“榜样带动,经验推广”
“听党话,跟党走”这是高西沟村第二任村书记高锦玉
牢记在心底的一句话。从第二代村书记高锦玉的家向对面看去,高西沟的林场、水库、梯田尽收眼底,几间简陋窑洞,一位年迈的老人,守护着这来着不易的绿色。掀开门帘,走进窑洞,老书记就像提前知道了一样,放下碗筷起身向我们缓缓走来,好像有很多的话语要慢慢的讲给我们听。我们连忙扶着老书记慢慢坐下,不难看出,老书记对我们的到来感到十分的高兴。窗帘透出的丝缕阳光直射在老书记的胸前,那枚“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在此刻熠熠生辉。老书记说:“纪念章是自己奋斗与付出的见证,无法用金钱衡量,对于自己是无价之宝”。纪念章代表着奋斗与光荣,也饱含着来自中国共产党的关怀与温暖;我们每个人的目光紧紧锁定这这枚勋章,纪念章是对老书记的肯定,更是对我们这一辈人的激励。此时此刻,在新时代的阳光照耀下,我们仿佛看到了老书记的过去,看到了他人生当中最美的那一部分,那满载光辉的五十年。
“与天斗,斗不倒、斗不活,誓不罢休”老书记的语调逐渐加重,情绪逐渐高亢,手也不自觉的挥向了前方。在那个年代,老书记带领大家一铁锹一铁锹地填平了数不尽的沟壑。在一双双辛勤劳作的手中,不仅填平了高西沟村的沟壑,也抚平了高西沟村人民心中的那道一直迈不过去的坎。
回望百年党史,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以坚定的信念,崇高的信仰,撑起了百年大党的铮铮脊梁。共产党员只有把初心和使命铭刻于心,人生奋斗才有更高的思想起点,才有不竭的精神动力。因此,深处新时代的我们决不能遗忘先辈的功绩。
当历史的接力棒再次传递,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铿锵有力:我们这一代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在党信党、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在党忧党、在党护党;我们都应该始终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必修课、常修课,着力增强爱党、忧党、兴党、护党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我们都应该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以恒心守初心,学习老党员身上的高尚情怀、奋斗品质、敬业态度和斗争精神,勇于挑重担子、啃硬骨头、接烫手山芋,事不避难,久久为功,行稳致远。
高西沟村如今的生态环境,是一座用血汗铸就的丰碑,是一面闪耀星光的旗帜;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的典范。高西沟村人用半个世纪的艰苦奋斗和科学治理换来的青山绿水,是引领更多新时代大学生的“灯塔”和“明灯”。历史的车轮永不停歇,奋斗者的脚步永远向前。诚然、富裕的目标尚未实现,新一代人将以昂扬向上的姿态,与时俱进,勇往直前!我们新时代大学生更应该去学习这种精神,坚定信念,不屈不挠,为乡村振兴奉献出青年力量!
在那片位于谷家梁的“党员林”里,一株株新栽下的松柏迎风挺立,新征程上的高西沟故事正在续写。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841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