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三下乡 陕科大学子走进高西沟村:数十载风雨兼程 谱写绿色新章

来源:实践团宣传组 作者:陕西科技大学“

为深入贯彻”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的主题,并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7月17日,陕西科技大学“ 心与星行 同莘燃梦”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在高西沟村老村长高锦仁的带领下深入高西沟村展开社会实践。

作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先行者,从1959年起,高西沟村村民通过锲而不舍的奋斗,将一个生态环境脆弱、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的穷困山村,变成了今日“高山松柏连成片,陡坡牧草绿油油,水库清澈映青山,平展坝地喜丰收”的“塞上江南”,使该村走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之路。

水不下山、泥不出沟

“不向黄河输入一粒泥沙。”这是高西沟村人当年对黄河的承诺,也是高西沟村人六十余年来一直坚守的承诺。在高西沟村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展览馆中,一张照片吸引了我们所有人的目光。照片上有一双粗糙的手,一双所有人看后都会为之动容的手,那是一双被石头压的变形的手。经老村长介绍,这是高西沟村原妇女主任、两次“全国三八红旗手”获得者常秀英的手。

常秀英来到高西沟村后第一天结婚,第二天回娘家,第三天,常秀英和村里人一样开始上山干活。修梯田、打淤地坝,全村人奋战十天十夜,硬是把一座山头变成了小平原。这一年的冬天,村里组织大战孙家梁山,常秀英和村里的其他3个新娘子组成了“突击队”打夯。在一次给电机房地基打夯的时候,从早上打到晚上,常秀英的胳膊不停地举起落下,由于劳累过度,常秀英累昏在了打夯的深坑里。正是因为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打坝淤田,让常秀英手变成了这样。但她从未退缩,从未因为手伤而喊过苦、喊过累。之后有一年挖水窖,村支书把挖水窖的任务交给了常秀英并且下达了死命令:20天挖开水窖。那时候,常秀英是村里党支部的副书记,她带头跳进冰冷的水窖里挖泥,每天半截身子泡在冰水里,一挖就是八九个小时,冰冷的寒水渗到骨髓里,每天挖完被人用筐子吊上去的时候,她的腿完全不听使唤,因此,常秀英患上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当然,和常秀英一样的还有高西沟的一大群“铁娘子”们。

作家冷梦见了常秀英的手后曾说,那双手不只是长满老茧,更像老榆树疙瘩,手指的骨关节特别粗大,像树瘤一样突出着,粗糙、黝黑,手掌像淬过火的铁一样坚硬。

红旗村庄,英雄情节。正是一代代像常秀英一样的高西沟人的不懈奋斗,为高西沟村今天的绿色生态发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如今的高西沟村,40座山、21条沟、126个堤坝,无一不布满绿色。经历过征山治水的老村长说,树、梯田、坝地是高西沟村的三样宝。但是在他看来,高西沟村真正的宝,是60多年来艰苦奋斗、勇于探索的高西沟精神。在那个没有机械工具、技术手段匮乏的年代,高西沟村人民凭借着这种精神,利用铁锹和手推车,越过一架架山梁,迈过一道道坡坎。将黄土荒坡改造成了塞上江南。连习总书记都不得感叹道:“高西沟村真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

据统计,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征山治水至今,高西沟村每年累计拦截泥沙300多万吨。“百灵子过河沉不了底,滚滚黄河里没有高西沟的泥。”这首陕北民歌形象地描述了高西沟人近60年来创下的“水不下山、泥不出沟”的奇迹,为黄河下游减轻了大量负担。

榜样带动,经验推广

“听党话,跟党走”这是高西沟村第二任村书记高锦玉

牢记在心底的一句话。从第二代村书记高锦玉的家向对面看去,高西沟的林场、水库、梯田尽收眼底,几间简陋窑洞,一位年迈的老人,守护着这来着不易的绿色。掀开门帘,走进窑洞,老书记就像提前知道了一样,放下碗筷起身向我们缓缓走来,好像有很多的话语要慢慢的讲给我们听。我们连忙扶着老书记慢慢坐下,不难看出,老书记对我们的到来感到十分的高兴。窗帘透出的丝缕阳光直射在老书记的胸前,那枚“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在此刻熠熠生辉。老书记说:“纪念章是自己奋斗与付出的见证,无法用金钱衡量,对于自己是无价之宝”。纪念章代表着奋斗与光荣,也饱含着来自中国共产党的关怀与温暖;我们每个人的目光紧紧锁定这这枚勋章,纪念章是对老书记的肯定,更是对我们这一辈人的激励。此时此刻,在新时代的阳光照耀下,我们仿佛看到了老书记的过去,看到了他人生当中最美的那一部分,那满载光辉的五十年。

“与天斗,斗不倒、斗不活,誓不罢休”老书记的语调逐渐加重,情绪逐渐高亢,手也不自觉的挥向了前方。在那个年代,老书记带领大家一铁锹一铁锹地填平了数不尽的沟壑。在一双双辛勤劳作的手中,不仅填平了高西沟村的沟壑,也抚平了高西沟村人民心中的那道一直迈不过去的坎。

回望百年党史,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以坚定的信念,崇高的信仰,撑起了百年大党的铮铮脊梁。共产党员只有把初心和使命铭刻于心,人生奋斗才有更高的思想起点,才有不竭的精神动力。因此,深处新时代的我们决不能遗忘先辈的功绩。

当历史的接力棒再次传递,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铿锵有力:我们这一代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在党信党、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在党忧党、在党护党;我们都应该始终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必修课、常修课,着力增强爱党、忧党、兴党、护党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我们都应该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以恒心守初心,学习老党员身上的高尚情怀、奋斗品质、敬业态度和斗争精神,勇于挑重担子、啃硬骨头、接烫手山芋,事不避难,久久为功,行稳致远。

高西沟村如今的生态环境,是一座用血汗铸就的丰碑,是一面闪耀星光的旗帜;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的典范。高西沟村人用半个世纪的艰苦奋斗和科学治理换来的青山绿水,是引领更多新时代大学生的“灯塔”和“明灯”。历史的车轮永不停歇,奋斗者的脚步永远向前。诚然、富裕的目标尚未实现,新一代人将以昂扬向上的姿态,与时俱进,勇往直前!我们新时代大学生更应该去学习这种精神,坚定信念,不屈不挠,为乡村振兴奉献出青年力量!

在那片位于谷家梁的“党员林”里,一株株新栽下的松柏迎风挺立,新征程上的高西沟故事正在续写。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841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笔一画绘红色记忆,一墙一隅展文化魅力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

为契合幽居村红色文化发展主题,7月9日至10日,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乡’约铜鼓”文明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于铜鼓县幽居村外墙开启手绘红色文化墙…… 邹佳欣 杜小燕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以尺寸之功,护青山不染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文明实践队开展道路垃

为深入推进乡村环境卫生治理,营造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提升村民的环保意识。7月8日,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乡’约铜鼓”文明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 高丽 刘娟强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归来采茶添幽致,悠然林间品香茗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

走进茶园,一畦畦茶树紧密相连,一簇簇嫩绿的新芽吐露。7月7日,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乡’约铜鼓”文明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于宜春市铜鼓县棋坪镇…… 高丽 刘娟强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筑梦社区,共创美好家园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践队开展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明城市、文明社会、文明家庭、文明个人”思想,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的文明素质和生活满意度。7月5日晚,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 杨凯利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桃花源的甜蜜,大自然的蜂采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文明实践队开展摇

群山环绕,小河叮咚,蜜蜂展翅,甜蜜酿造……7月6日下午,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乡’约铜鼓”文明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于宜春市铜鼓县幽居村开展摇…… 刘娟强 高丽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漫漫长征路,莫忘英雄魂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践队重走

“山上的景色好漂亮,快帮我和它一起合个影。“小心点,把手给我,我来扶你。”……一句句的赞叹和惊呼从山上传来。7月6日上午,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 杜小燕 邹佳欣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大手拉小手,在风里走,在雨里走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

为弘扬红色精神,增强安全防溺水意识,提升动手能力。7月5日下午,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在宜春市铜鼓县棋坪镇幽居村小学开展红色小故事分享、防溺水…… 高丽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豆腐飘香几万里,茶馨曼妙沁心扉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

7月5日晚,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于宜春市铜鼓县棋枰镇幽居村开展乡村振兴背景下豆腐产业和茶叶采摘产业发展和满意度调研活动。实践团师生成员共计…… 刘娟强 杜小燕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旗峰书院开展网络诗词主题文化沙龙活动

为深入理解诗词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在技术洪流中厘清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3月23日下午,旗峰…

人文学院举办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 第三讲

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三讲在学院楼202教室举办。校团委科创实践部谢俊慧老师为青马班学…

人文学院召开2025年学生社团负责人会议

为加强人文学院学生社团管理,促进学生社团健康发展,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传统文化馆召开2025年学生社团负责人会议。院党…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第三期青马工程结业活动圆满落幕

为深化青年学生思想,培育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外国语学院第三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结业活动于3月20日在教学楼1-…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召开清明节假期安全教育专题会议

为切实做好清明节期间学生安全管理工作,4月1日,外国语学院各辅导员分别召开清明假期安全教育会议,外国语学院全体学生参与…

最新发布

风轻水绿蓝天梦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三下乡活动,虽然有些遗憾不能和大家去一个地方共同完成活动,但我们回到自己家乡也能较好地完成活动,也让我真正的从实践中学到知识,也让我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深入体验到小朋友们…
线上武术教学
经历了一天的网课,内心五味杂陈,从线下热闹的课堂转变为冰冷的屏幕,但是一想到在线下的时候,小孩子下课就过来“围攻”我,过来找武术老师这一幕幕,又让我充满了动力,我一早起床我便为学生们录制视频,…
南理工“新时代·新气象”发展成就考察团走访锁石村
2022年7月18日,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新时代·新气象”发展成就考察团前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锁石村开展以“走进现代乡村,关注时代发展”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首先来到锁石生态园…
华师学子三下乡:辰星筑梦再出发 相逢鄢河洒青春
2022年7月18日,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辰星公益协会2022年“筑梦夏令营”暑期支教开营仪式于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宋埠镇鄢河小学成功举行。宋埠镇鄢河小学校长黄志祥,副校长袁喜平,麻城麦田负责人张先…
西建大学子三下乡:科技赋能文物保护,青年传承华夏文明暑期实践团
2022年7月20日下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科技赋能文物保护,青年传承华夏文明”暑期社会实践团再次出发。此次实践前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霍耀武工作室进行暑期采访调研。团队以发冠的历史背…
湖北学子三下乡:生命诚可贵,安全防溺水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18日电(通讯员钱嘉乐)为有效预防儿童溺水事故,进一步加强儿童安全教育。7月1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驻扎毛嘴小桥口村志愿者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向孩…
梦萦泉城支教队积极开展劳动教育活动
为躬行劳动育人理念、营造良好社区环境、减轻社区工作人员负担,7月19日上午,梦萦泉城支教队三名支教队员:徐一凡、郭可蓉、任桓忠,帮助社区对花园进行了修整,清除了杂草。此前,梦萦泉城支教队员曾多次协…
湖北学子三下乡:铭记防溺水知识,让警钟长鸣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18日电(通讯员钱嘉乐)为有效预防儿童溺水事故,进一步加强儿童安全教育。7月1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驻扎毛嘴小桥口村志愿者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向孩…
数十载风雨兼程 谱写绿色新章
为深入贯彻”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的主题,并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7月17日,陕西科技大学“心与星行同莘燃梦”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在高西沟村老村长高锦仁的带领下深入高西沟村展开社会实践…
湖北学子三下乡:预防溺水,共“童”行动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18日电(通讯员钱嘉乐)为有效预防儿童溺水事故,进一步加强儿童安全教育。7月1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驻扎毛嘴小桥口村志愿者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向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