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微企业在疫情下的现状
(一)企业面临的困境
疫情期间经济不景气是一个大环境,各行各业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小微企业在疫情中自身的局限性不断放大,逐渐演化成许多难以克服的问题,导致许多小微企业濒临破产。小微企业在许多方面都出现了困境,并逐渐形成恶性循环:企业经营亏损。“麦克米伦缺陷”认为,小微企业发展困难的根源是融资资金无法满足企业本身的发展需求。因此,充足的现金流至关重要,但在疫情期间,商店停止经营,物流停滞,大批零售批发类企业在年前购置的存货积压严重。营业额减少,但固定成本比例增加,企业盈利能力受到影响。资金问题得不到解决,小微企业的常见选择是压缩成本,减少劳动力和货物成本。疫情下贷款更加困难。小微企业底子薄、资金链短、抗风险能力弱,正常时期就受到融资难题困扰,疫情更使其资金压力骤增,甚至陷入经营发展的“寒冬”。
(二)疫情后恢复情况
疫情得到缓解后,一部分的企业逐渐恢复生产,不同企业的恢复速度和程度不同,其中房地产恢复水平最高,教育、住宿、餐饮受影响最大。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行业是教育、住宿、餐饮。疫情导致全国学校和培训教育机构延期开学,2月份和3月份教育业经济活动恢复水平仅为去年同期的10.2%和11.8%。同样地,由于人员流动受到限制,住宿和餐饮也深受打击。
(三)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我国小微企业融资来源匮乏,其中超过62.1%因其自身管理制度欠规范、资产状况不佳、信用观念淡薄等原因,无法从任何形式中获得资金,维持企业运营完全依靠较少的自有资金和留存收益;剩余的37.9%企业可以通过贷款获得资金,但这些企业中有超过80%在一年中仅仅有不到两次的贷款。绝大部分的中小微企业依旧面临融资难题。调研数据显示,82%的小微企业面临资金缺口,71%的受访企业认为能贷到款就能扛过疫情。
小微企业的传统融资方式
1、内源融资:将企业生产经营产生的留存收益作为扩张资本,内源融资成本低且抗风险能力强,但小微企业大多利润率低,积累的留存收益也就很少,很多小微企业都是将一个家庭积累多年的积蓄拿来投资,但面对疫情带来的的不确定性,许多小微企业会更加谨慎,而且当企业资金需求量很大时,这种融资方式并不可取。
2、直接融资:直接融资包括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但因小微企业自身局限:规模小盈利少等问题,使这两种融资方式在小微企业种基本不可能实现。然而仍然存在一些小微企业,通过合伙创业或者由他人注入资金,根据注入资金的多少分配股份,按投入分配利益与风险。
3、间接融资:间接融资包括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这两种方式对于小微企业来说都是有效可行的,因为近年来国家政策向小微企业倾斜,银行贷款更加安全且门槛有所降低,对于小微企业来说获得银行贷款是可行的,但因为小微企业自身的一些局限性,银行能发放的贷款还是有限的。民间借贷是小微企业向民间非金融机构进行借贷的一种融资渠道,利率在人民银行规定范围内。民间借贷手续简便,且抵押具有法律效力,能很快解决小微企业的部分资金需求,这种借贷方式很受小微企业的青睐,已经成为小微企业贷款的主要方式。
银行提供数字化融资服务
此次疫情,使得传统的融资方式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而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融资方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方面,中国的互联网银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包括通过“无接触”方式向小微企业发放贷款,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小微企业进行贷款展期,针对疫情相关特殊人群,采取延期还款、征信逾期豁免等措施。另一方面,一些传统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也在数字化融资服务方面取得了积极突破,利用网银、手机APP及开放API等互联网渠道,结合内部数据以及工商、电力、信用等外部数据,打造线上非接触式信贷服务体系,提升了银企撮合效率,扩大了融资服务覆盖面与可得性。
二、疫情影响
(一)对于餐饮企业影响
以海底捞为例,营收断崖、员工工资无法按时发放、固定成本比例大,这些问题成为餐饮企业面临的共同难题。与餐饮行业的境遇“生死一线”现象相对的是生鲜零售平台订单大增。以盒马为例,人们隔离在家通过零售平台下单粮食和蔬菜,伴随需求量的激增的情况,出现了人手短缺的问题,盒马提出一种借调模式“共享员工”,有效的帮助餐饮企业降低人员成本,让餐饮业和零售业等多行业之间实现合作,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使各行业部分暂时闲置员工重新上岗,能够合理调动人员资源,避免人才过剩,实现企业员工共赢,解决了短期内企业的现实需求问题。
(二)疫情对于快递业的影响
疫情的持续蔓延对人们日常的生活造成严重阻碍,特别是室外活动受限导致生活日用品的购买只能在网络上进行,随着网购数量的激增,快递需求量也面临着巨大增速,但是快递行业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难题。受疫情影响,快递物流企业的运营成本大幅增加,企业内部防控和一线人员上岗均需要采购大批量防护物资,各地员工在隔离期间的用工成本仍要正常开支,例如某加盟型快递企业仅直营体系的59000名员工每月发薪总额就超3亿元,而全网员工总数更超40万人,人力成本压力巨大。同时快递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对人的依赖较大,而疫情造成很多快递员不敢返岗、不能返岗,许多快递公司因此无法正常开工,严重影响其正常运行,再者各地交通管制的实行也对快递行业的正常派送服务进行了一定的限制,导致许多快递货物囤积不能及时派送,影响整个快递链的正常运转。为了减小冲击,有效提高快递的效率,减少接触,消费者到柜、到店自取快递包裹逐渐成为主流派送模式,这也有助于末端门店、驿站、快递柜被消费者认可和接受,这有利于快递末端的变革,总体相较于其他行业来讲,疫情的出现对于快递业影响较小。
三、解决措施
(一)“互联网+”模式融资
如今,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作为主要的金融科技之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为小微企业信用低、融资难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实现更高的财务指标透明、更低的交易成本,有效的解决企业贷款中信息不对称及其引发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问题,并以良好企业信用作为背书,为小微企业担保。
(二)顺应趋势改进经营模式
对大部分企业来说,疫情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要抓住机会,精准打击,才能更好的发展。具体来说,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增加线上订单的协调成交,加快开发和使用线上系统,进行互联网销售,减少因禁行而带来的线下业务损失;其次,消费类企业可以发售消费券,增加内需,渐缓资金流压力,也可以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对企业产品进行线上销售。而在企业内部机制上,裁员治标不治本,更会造成员工对企业的悲观情绪和态度,对此,企业应该同员工协调,降低其工资以减少营运成本,度过疫情阶段。
(三)响应国家政策积极落实
皮不存而毛焉附,国家为了尽可能减少疫情对小微企业的冲击,出台了很多政策。而对很多小微企业来说,政策落实的精细度和速度对他们至关重要。减负政策落实到具体的部分,如增值税减税,停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费、停车占道费、非居民污水处理费等减负;此外,中国人民银行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通过银行传导可以增加小微企业的贷款数,中小银行也可以适当降低融资门槛,精准投放,并创新担保方式,如“三户联保”担保机制。同时针对不同的原因制定专业合理化的政策措施。
四、未来趋势
(一)中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
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由于小微企业自身的特点,造成的影响相比大型规模化企业来说更为惨烈。但小微企业自身的特点带来了两面性的影响,一方面自身的局限性往往会导致小微企业承受不住打击,而直接选择破产。另一方面小微企业资金和成本较低,弹性和可操作性较高,微型企业的人员少、固定成本低、弹性好,在疫情下损失相对小,恢复重启也比较快。因此适当的处理会使得小微企业的恢复速度更快,更容易回本和盈利。
(二)整合资源、线上线下模式相辅相成
疫情期间,大多中小微企业开始寻求网络平台宣传和营业,通过大数据精准营销,定制个性化服务。以餐饮业为例,线下通过加大每桌用餐的距离,设置进店消毒洗手环节等措施做好安全就餐配套服务,解决用户后顾之忧,同时有部分餐饮企业赠送来店客户防疫物资礼包来保障客源,同时线上利用饿了么、美团等外卖平台开展满减活动增加收益。关于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未来趋势,我们认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本质要求,着力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和传导机制,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小微企业资本补充渠道,加强政策支持,增强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优化营商环境和公共服务,就可以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效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74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