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学子三下乡:重温红色路,传承革命魂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作者:聆雨念伊人

为了更好的感悟红色精神,传承革命意志。安徽工业大学实践团队于2022年7月15日前往甘肃省武威市开展“重温红色路”三下乡活动。绵延不绝的山脉中,圣洁的雪峰美如画卷;荒芜辽阔的戈壁上,无垠的沙漠气势磅礴。这儿,是夹于中国九大山脉之一——祁连山脉和中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中间的古时称之为河西四郡之首的——甘肃省武威市。

1936年10月,红军在今甘肃会宁成功会师,标志着持续了整整两年的长征结束。同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第九军、第三十军在现武威市古浪县大靖镇集结并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为了掩护大部队西进,进而打通国际路线以减少伤亡和损耗,西路军战士在凉州四十里堡阻击敌人三天三夜,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后为缅怀先烈,教育后人,政府于2000年修建了凉州战役纪念馆。

当踏入纪念馆中的那刻,之前那中嬉戏打闹的心情荡然无存,悲凉的气氛感染着我,看到西路红军史时,那代表着牺牲的一长串红色数字,一个个红色的名字,无不提醒着我,我们当今的安定生活是前辈们用血与泪造就的,是一位位英勇的战士不顾安危用生命换来的。一时间,感激、惋惜、敬佩等复杂的情绪淹没了我的内心。相信前辈们看到如今的繁华盛世也会感到欣慰吧。在纪念碑下,看到三位老人在下棋,上前去询问了一下当年西路军的事迹,老人口述,据他们的爷爷辈所说,红军一切都想着人民群众,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还帮助群众转移,是实实在在的人民子弟兵啊!

在历经了最初的动荡之后,中国共产党慢慢的稳定了下来,接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越战争的洗礼,经历了唐山、汶川、玉树大地震,洪涝与干旱,非典和新冠病毒的考验,如今的中国共产党已经变得愈发成熟,在面对自然灾害和大型疫情时能做到临危不惧,并迅速做出解决方针。这一切都离不开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老百姓对共产党的爱戴。历代主席都把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现任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就于2019年8月23日来到甘肃,沿河西走廊自西向东,先后来到敦煌、嘉峪关、张掖、武威、兰州考察调研并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指明了方向。

今天,我来到了习近平同志甘肃之行的第四站——武威市古浪县。这里是全国最贫困县城之一,贫困像是一个诅咒牢牢地吸附在这儿的每一代人身上,使得这儿的人民苦不堪言,在过去由于贫困,大多数年轻人都选择外出务工,致使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问题不断加重,后来在习近平同志的领导下,在干部人员的努力下,贫困的诅咒逐渐被祓除,人们的生活才逐渐变好。谁能想到曾经满是黄沙的土地上会建立起规模庞大的生态移民区呢?为了解决饮水问题,在这修建了水库;为了解决电力问题,这儿修建了全县最大的光伏电站。祁连山脉北麓的所有居民全部移民在这生活着,温室大棚的应用以及养殖产业的发展,使得移民过来的人们基本都脱了贫,青壮年们也不再外出务工,一片欣欣向荣的气象。

沿着黄花滩往西走半个时辰,便来到了八步沙,八步沙是腾格里沙漠南缘突出的一块沙漠,随着气候变化、人口猛增,加之过度开荒放牧,八步沙面积逐渐扩大,每年向南推进约10米。到20世纪80年代之前,已经发展成7.5万亩的沙漠,成为当地最大的风沙口。

上世纪八十年代 ,为了家乡的发展和环境的治理。土门公社的石满、贺发林等六位老汉承包治理八步沙。悠悠四十载,在三代人秉承着愚公精神的不断努力下,曾经的沙尘漫天变成了现如今的绿水青山。不仅令风沙线后退15公里,还确保了西气东输、西油东送等国家能源建设大动脉的畅通。因此八步沙三代治沙人在2019年3月被中宣部授予治沙造林先进群体“时代楷模”称号 ,以教育后人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并为建设美丽家乡的目标而奋斗。现如今的八步沙放眼望去是青翠的绿色,初见者无法想象这儿曾经是一望无垠的沙漠,但是只要继续往深处走任然会看见裸露的地表以及死气沉沉的沙漠,纵观这几十年来的地图就会发现,从几十年前的“沙赶人”到如今的“人赶沙”,绿色的屏障不断地重现被沙漠所吞并的土地,一代又一代的治沙人把青春与汗水挥洒在这里,保佑着祁连山北麓的这一方土地不被沙漠吞并,他们的功勋永垂不朽,他们无愧于“时代楷模”的称号!

党的百年征程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在这幅画卷里可以感受到在党的领导下人们不畏艰险勇敢开拓新征程的精神;也可以感受到人名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的信念;还可以感受到长征,五四等精神在当代年轻人之中发光发热。这幅画卷的未来,必将会更加的绚烂夺目,更加的多姿多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551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东方嵎夷之地,技艺传承之始

冶制锡镶,与杯盏间相遇威海锡镶技艺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发祥于清光绪末年,二三十年代蜚声海内外,兴盛于英国租占威海卫时期,在抗日战争时期一度萧条,解放后开始复兴,尤其是改革开…… 梅云婷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土火迸发讲人间瓷话,彩釉黑陶里看德州

德州市文化和旅游局高度重视非遗名录体系建设,全市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3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61项、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36项。地方对于非遗申请和保护传…… 梅云婷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鸢都凝雅韵,鸢飞挟风鸣

中国青年网潍坊7月23日电(通讯员潘宇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为助力非物质文化…… 潘宇琦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寻访黄氏烙画,感受非遗魅力

寻访黄氏烙画,感受非遗魅力中国青年网青岛7月21日电(通讯员逄文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珍贵的重要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为…… 逄文汇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刀光剪影里,论指尖流霞

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因为入门成本低,技巧多样不拘一格,受众多为妇女老人,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人民的…… 梅云婷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火淬琉璃光影,熔叶徐染绣芙蓉

要谈淄博,要讲太公封齐管鲍之交管晏辅国为稷下学宫成就百家争鸣的美谈盛况,他孕育了《孙子兵法》、《齐民要术》、《聊斋志异》,为中华文明留下了璀璨辉煌。陶琉文化聊斋文化黄河文化…… 梅云婷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寻访威海锡镶技艺,探析非遗媒介化生存路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保留着归属民族的根,亦是一种无形且无法代替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脉络。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的非遗传承方式面临着极大危机。如何在新媒…… 张腾霄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探索锡镶传承现状,助推非遗创新传承

中国青年网威海7月31日电(通讯员张腾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化建设等有着重要意义。为…… 张腾霄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居家随笔
岭南师范学院“曦望”社会实践队(通讯员:曾铭豪)今天是7月18日,又是阳光灿烂的一天,我们的三下乡也已经从线下开展到了线上,其实应该是我们调研组和支教组在线上的任务比较重。学校双减政策和瓦窑陶鼓非…
“五棵树”实践队伍:离别前的依依不舍
7月13日,是五棵树团队三下乡实践的倒数最后一天。临近离别,同学们都依依不舍。早上8点,为落实地方防疫政策,我队线下全体成员分组乘车赶往廉江体育中心核酸检测点进行核酸检测。下午两点半,我们出发前往…
走进新疆非遗,助力文化传承
走进新疆非遗,助力文化传承7月1日,塔里木大学在综合楼门前举行2022年“万名师生下基层”暨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响应党的号召…
好事多磨,苦尽甘来
岭南师范学院“曦望”社会实践队(通讯员:曹秋燕)时间一天天过去,“曦望”实践队一天天在进步。昨天晚上,我们各组组长依据惯例进行进度汇报会议。在线上实践的过程中,每个小组都在努力适应工作,更加集…
小科学,大智慧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而在九二一社区发生的一切仍历历在目。为期7天的实践生活,对我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也将是我一生难忘的记忆。让我记忆深刻的是7月16日下午,社区的孩子们在“红星…
体悟非遗之美,弘扬多彩非遗
体悟非遗之美,弘扬多彩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
青春实践,筑梦未来
岁月骛过,山陵浸远。7月17日“红星启智”社会实践队为期7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当天上午,实践队员梁棣敏和李修贤利用砂糖、塑料桶、木制筷子、电动机、铝制饮料罐、酒精灯等材料进行了一场有趣的“棉…
南极村学旅
7月18日,我们在南村进行了学习和调查。南极村有非常醒目的灯塔和瞭望塔,通体是白色的,几乎没有什么装饰。灯塔上写着七个字“中国大陆的最南端”,塔楼是南极村的一大特色,几乎在很多个地方都设有塔楼。塔…
“五棵树”实践团队:劳动实践与文化教育结合的一天
7月12日,“五棵树”团队按原计划进行分组行动。社会实践有重要的一环就是劳动。吃完早餐过后,科普组和调研组就开始了除草活动,其他组员进行慈孝文化城的室内大扫除。室内面积很大,仅大堂的面积就大概为500…
审美是灵魂的触角
美育作为健全儿童人格的重要手段,在很多时候不被重视,然而当今互联网时代信息泥沙俱下,畸形的“审丑”现象泛滥导致青少年儿童易被误导。为培养儿童的健康审美和生活情趣,实践队员利用互联网平台搜索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