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黑陶文化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 作者:芦亚楠

再往里走,就遇到了我们今天的主角——德州黑陶。黑陶历史悠久,上袭仰韶,下启殷商,左挽彩陶,右携青铜,是中华文明史上原始社会龙山文化时期文物的代表之作。纯色的黑陶像是一块特殊画布,简单的花纹衬托显得素净,浓艳的花朵图案也因为底色能更好的衬托主体,无色镂空雕刻的黑陶典雅且可塑性极强;“如铁之质似玉之润”,即使是没有图案的陶器,那古朴的形状也让人移不开眼球。 黑陶的美是多样的。在欣赏黑陶时感受到的那份独特的历史厚重感,融入的不仅是艺术的灵魂,更是时代的韵味。

此次黑陶之旅收获颇丰,不仅是一场美的盛宴,也使我们拓宽了传承文化的思路,更重要的是在孩子们身上看到了非遗文化更加光明的未来。我们都是陶瓷传承创新路上的追梦人,未来文化的传承由我们青年人接棒,定将不负所托,使陶瓷文化更好地见证我们这个辉煌的时代。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546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常工学子三下乡实践组图:“星火相传”,调查学前现状,访谈专业前辈

常工学子三下乡实践组图:“星火相传”,调查学前现状,访谈专业前辈常州7月19号电(通讯员王丹丹)用心关注孩子,用心接纳孩子,用心体会孩子。为及时了解到社会对于学前教育专业老师的…… 陈洁 王丹丹 樊媛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刨根问底究学问,学前未来须有时

导语:团队由常州工学院学生陈爱玲、谢依琳、桑真雅、陈欣悦、张佳伟、张欣、樊媛、陈洁、王丹丹、丁昆、罗晟、郑天祥组成“星火相传”调查学前现状,访谈专业前辈团队。在七月一日至八…… 张佳伟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星火相传”,调查学前现状,访谈专业前辈

常州7月15日电(通讯员桑真雅谢依琳陈爱玲)从1903年在张之洞等人的策划下创建了我国第一所公立幼教机构——湖北武昌幼稚园至今我国学前教育已有一百二十年的历史。2023年7月,常州工学院师…… 桑真雅 谢依琳 陈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色薪火映初心:浙财青年实践团接力书写抗美援朝精神的时代答卷

当历史的硝烟散去,英雄的勋章却永远闪耀在岁月深处。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浙江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致敬参战老兵…

新野农途:探寻联农带农新路径 ——河南工大经贸学子聚焦田广华农场与赵岗

2025年1月14日,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学生团队深入新野县,对当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联农带农情况展开调研,旨在挖掘发展…

2411团支部四月团日活动: 国家安全 青春挺鹰

(通讯员祝美佳)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外国语…

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实践进行时,扬青春风采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上。为更一步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说会跑、能拍会写的硬…

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深入三坊七巷,感受古韵悠长

2024年7月3日,在炎炎夏日见证下,人工智能学院‘感古韵悠长’三下乡实践团来到福州三坊七巷中,以‘沿着总书记的福建足迹’为…

最新发布

单词课感受
在给小朋友们上单词课的时候,我能很明显的感受到孩子们有不同的反馈,有些学生并不感兴趣,但有些学生十分愿意跟着老师的步伐走。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其教学就应融入必须的情境之中。可透过课堂表演来创造必…
观垃圾焚烧,建生态文明
2022年6月27日下午,为切实了解垃圾循环项目,高扬生态文明旗帜,宁德师范学院碳小分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宁德市蕉城区垃圾焚烧场进行参观学习。下午四点,碳小分暑期社会实践队抵达垃圾焚烧场后,李经理接受实…
寻访红色足迹,赓续红色血脉——青岛一战博物馆
为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基因,体验革命情怀,弘扬革命精神,坚定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7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寻访红色足迹,赓续红色血脉”暑期社会实践队赴青岛一战博物馆展开实践。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
德州黑陶博物馆
在黑陶展区我们看到一位被妈妈抱在怀里的憨态可掬的小朋友。白胖的小手在阻隔文物的玻璃板上上下滑动,留下一串浅浅的手印。大概小朋友也觉得这些瓷器着实美丽,想要摸摸它们的纹路吧!我们向这位年轻妈妈采…
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曲阜师范大学暑期社会实践
为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基因,体验革命情怀,弘扬革命精神,坚定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7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寻访红色足迹,赓续红色血脉”暑期社会实践队赴青岛一战博物馆展开实践。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
源源探索求真知,七彩圆梦共进步
今天是支教的第二天。在此之前,我的内心十分忐忑,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登上讲台为学生们讲课,为此,我明白备课的重要性,要真正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老师一定要备好每节课。这次暑期社会实践的锻炼的是我把学到…
“四千四万四力”行动新闻稿
作为江苏人的群体性精神,“四千四万”精神凝聚着江苏人拼搏进取、创新不止的奋斗轨迹。而每当江苏发展遇到关键阶段,大家也会以“四千四万”精神激励鼓舞、坚定信心。为深入了解这一行动,无锡商院举行了“…
山河无恙,人间有情啊
时有所需,必有所为。在疫情严重的形势下,能够积极的参与疫情防控,是一件多么值得自豪的事情。很开心有机会参与到了抗疫工作,成为一名核酸检测的志愿者。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的体会到了一线抗疫工作者的…
平顶山学院“三下乡”: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
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平顶山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青春向党鸿雁永行”党史学习教育实践团志愿者于7月16日赴南阳市汉画馆开展调研学习活动,欣赏汉代画像石刻,了解汉代人民生活习俗,为…
朗诵课教学感受
记得刚准备上课时,很多同学曾经多次向我们提过我们的教学语调太平缓,不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而去隔壁班上去听课时总能听到那亲切而富有激情的话语,孩子们的兴趣也被调动了起来。我想这与教师的朗读功力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