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山管学子三下乡:“中国红引领生态绿”,打造乡村旅游新名片

来源:山东管理学院工商学院 作者:王文强

山管学子三下乡中国红引领生态绿,打造乡村旅游新名片

济南716日电(通讯员王文强)2022年7月12日,山东管理学院工商学院将进一步推动“党建+文旅”相结合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模式,在实践中跨学科整合院内专业,将专业实践+社会实践、红色文化+绿色旅游落在乡村文旅这一实处,引导学生赓续红色血脉,创新文化旅游,强化青年担当,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青春力量。“中国红引领生态绿”乡村行社会实践团队奔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牛泉镇鹁鸽楼村展开调研,了解当地的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并通过实地走访、调研、采访、线上自媒体等形式挖掘并宣传鹁鸽楼村的相关旅游资源,探索“红+绿”新模式发展普适规律,也让更多的人了解鹁鸽楼村。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齐鲁大地之上,中国共产党革命的火种自渤海之畔孕育而生,到泰山脚下步履不停,正式迈入沂蒙山之前,就在这平原与丘陵相交汇处的一个普通村庄,留下了一段山东共产党人为心中信仰忘我追寻、矢志不渝的故事,这个村庄的名字叫鹁鸽楼村。

1935年的那个冬天,当山东省工委在这片土地上成立时,刘仲莹24岁、赵健民23岁、黄仲华23岁、于一川24岁、陈太平25岁,年龄最大的鹿省三仅有30岁。就是他们,与中国千千万万党员一起,不畏艰险,坚守初心,让民族解放的星火终成燎原之势,红耀华夏大地。就是这样一群年轻人,点燃了中国辽阔乡土中红色革命的火种,星火终成燎原之势,如今依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儿女。

红色乡村夏蝉鸣,绿杨烟外实践行,前期充足的准备也为团队以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为契机,助力美丽乡村的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首先,实践团队来到鹁鸽楼村民委员会,与正在工作的鹁鸽楼村支部书记进行简单交流后,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参观了鹁鸽楼村党性教育基地,基地里面陈列着大量珍贵的照片、图片和资料文献。经过学习刘仲莹、窦光宇、张美玲、黄仲华、王传斌等先烈的英雄事迹,了解鹁鸽楼村在党建制度和农村产业发展方面的创新举措,队员们对鹁鸽楼村红色文化和绿色生态旅游资源的认识更加深入,鹁鸽楼村支部书记的亲自讲述当前发展现状为后续团队探索红绿融合发展和做好乡村旅游宣传提供了诸多支持和帮助。

之后,实践团队深入乡村,围绕红色文旅+生态农旅主题,考察了鹁鸽楼村优势产业的发展现状、绿色生态与乡村振兴的联动关系。鹁鸽楼村充满故事的先烈故居保存完善、一栋栋房子井然有序,与之相匹配的是毫不突兀的“自然背景”,种类繁多的绿色植物均遍布道路两旁。这让有着上千年历史的鹁鸽楼村焕然一新,散发着农村新风采。队员们还深入田地,实地考察了果蔬等绿色植物的生长情况,帮助其除草、浇水等,深刻感受到绿色生态的良好发展不仅会提高经济收入,也将成为鹁鸽楼村美丽的绿色景观这一道理。通过实地寻访村民了解到:鹁鸽楼村现在种植各类苗木,不断的绿化,生态环境也越来越好;街边的路灯都是由太阳能供电,节能减排、绿色环保。鹁鸽楼村紧邻云台山景区空气清新、景色幽美;鹁鸽楼水库也是吸引着大量的游客驻足垂钓、拍照;值得一提的是,村里新建的1处休闲民俗,用来发展旅游业。

为更好的探索鹁鸽楼村“红绿融合”的发展模式,了解和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队员们在深入乡村的同时,充分利用前期设计的“关于鹁鸽楼村红+绿融合发展情况调查问卷”,面向当地部分小商铺和村民开展了调研。其中一位当地村民阿姨认真填写问卷后,表示对目前的鹁鸽楼村旅游发展感到满意,并与队员们交流了鹁鸽楼村有关“红+绿”融合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作为新模式发展的受益者,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在为鹁鸽楼村更好建设“出谋划策”。

除线下实地走访外,实践团队发挥新媒体方向的专业特色,以新媒体直播、发布短视频等喜闻乐见的方式向更多的人讲述了鹁鸽楼村的故事。队员们开启了线上直播与短视频制作,很多村民进行了观看,在其过程中以生动有趣的形式鼓励村民们发展好“红+绿”新模式的重要性,并且在乡村振兴下鹁鸽楼村未来将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本次莱芜鹁鸽楼村“红+绿”乡村行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收获颇多,特别是对于当地村史和红色基因相关故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在与鹁鸽楼村村委领导和村民面对面进行交流的过程中,队员们能感受到如今乡村振兴给他们生活带来的幸福,对于之后鹁鸽楼村“红+绿”融合发展有了一些思路和想法,并且探究如何利用自己所学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帮助鹁鸽楼村走出一条“红+绿”融合发展的特色之路,努力将“两色”映衬下的乡村旅游打造成为乡村振兴过程中一张生动、感人、催人奋进的“金名片”。

未来,山东管理学院工商学院“中国红引领生态绿”乡村行实践团队也必会秉承初心,担负起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使命,使红色精神永传扬,绿色风景看家乡!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479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感受非遗魅力,坚定文化自信——参观山东省文化馆纪实

7月31日,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青年思想理论协会“文韵传心”调研宣讲团成员胡国璐前往山东省文化馆进行参观学习。山东省文化馆成立于1957年,2007年经省编办批准同意加挂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缅怀伟人光辉岁月,传承红色精神——周邓纪念馆参观纪实

今日,我来到了天津市南开区水上公园西路的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共同缅怀周恩来与邓颖超两位伟人的光辉岁月,学习并传承他们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周邓纪念馆坐落在风光旖旎的……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寻红色遗迹,乘不朽遗风——参观中共山东早期历史纪念馆纪实

在历史的长河中,山东这片土地上,红色的火种曾经熊熊燃烧,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犹在耳边:“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品味璀璨非遗,实践文化薪传——王店大装的艺术之旅与时代交响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瑰宝,承载着民族的记忆,闪耀着文化的光芒。2024年7月15日,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王店镇肖楼村,一场关于守护与传承的深刻对话在古老的关爷庙旁展开。山东大学……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见“新国博”,走复兴路,读中国梦

访谈对象:复兴之路展馆讲解员胡老师访谈者:王一冰王一冰:胡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今天接受我们的采访。作为复兴之路展馆的讲解员,您的讲解深入浅出,生动形象,能否再请您简单介绍一……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红色基因,共筑精神家园——与雨花台红色文化传承人共话历史与未来

访谈对象:李老师,雨花台烈士陵园资深讲解员,老党员,红色文化传承人访谈时间:2024年7月29日访谈地点: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休息区访谈前言:在雨花台烈士陵园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有这样……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踏遍虞山古院,初感陶艺之美

参观纪实:虞山书院位于济南市历城区郭店街道虞山文体公园内,主体建筑为传统大三进四合院,红墙灰瓦、雕梁画柱、福寿影壁、屋脊神兽、山林风水,大气、生气、富丽……处处体现着传统建……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学习周恩来宝贵精神,坚定爱党爱国之心——访谈老共产党员有感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们有幸采访到了这位党龄丰富的老党员张大爷。他以其深厚的历史见解和对党的忠诚而闻名,对于党的历史和伟人有着独到的理解。在这次访谈中,他深情地分享了他对……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 ——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举办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为增强大家对…

学雷锋践粮行 承俭德谱新风——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协&大数据学院青

“学雷锋践粮行承俭德谱新风”——大通信青协&大数据青协守护国家粮食安全志愿服务活动圆满落幕习近平主席指出:“雷锋…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队沉浸式反诈剧本杀圆满举办为提升大学生防范电信诈…

春韵传情,书香载梦

为积极响应“十四五”规划中“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号召,湖南科技大学于2025年4月策划开展图书漂流系列活动…

数说计智资助(2024年)

数说计智资助2024年全年资助共787人次资助金额453万元国家奖学金发放奖金60000元单个奖励金额10000元获奖人数6人国家励志奖学金发放…

最新发布

“成长稻穗”实践团走进蚌埠市城乡规划展览馆感受乡村振兴变迁
“成长稻穗”实践团队走进城乡规划展览馆,感受乡村振兴变迁为进一步响应“喜迎二十大,强国复兴有我”的社会实践主题,了解蚌埠城乡发展史,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感受蚌埠发展日新月异的变化,传承历史文明。…
诵红色故事,承革命精神--星梦
“星梦”社会实践队在这个美好夏日开展了以“弘扬建党精神,推动党史教育”为主题的三下乡活动。在访问调查过程中我们了解了不少红色革命故事,感触颇多。今天在这小编想跟大家分享化州杨梅镇的一个有关英雄…
坚定文化自信 传承齐鲁命脉
坚定文化自信传承齐鲁命脉中国青年网德州7月9日电(通讯员吴思睿)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个民族存在的根基就是文化,文化是社…
走进延安新闻纪念馆 找寻新闻理想之根
为进一步了解延安时期新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历程和辉煌业绩,推动延安精神的传承与发扬。西安工业大学“星火传承”延安市追寻红色记忆实践队于2022年7月16日在延安新闻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并在红街进行了…
蕲艾与普通艾的区别
本网讯(通讯员:黎子怡,张雪婷,文芳)2021年5月12日习近平主席手握艾条并强调:”艾草是宝贵中医药,发展艾草制品,既能就地取材,又能就近解决就业“。因此我们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实践队来到了湖北…
多元支教助全面发展,科普入户话口腔健康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一项重大任务,乡村振兴不仅是产业、科技、文化的振兴,更要以教育事业为先导,从根本上培养时代新人。正所谓“人生百年,立于幼学”,2022年7月6日,中南大…
感悟齐鲁文化:传承齐鲁文化,促进对外传播
感悟齐鲁文化:传承齐鲁文化,促进对外传播中国青年网青岛7月11日电(通讯员王心茹)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源远流长的齐鲁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突出的地位,但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不少优秀的齐鲁文化在时代…
繁星聚海齐奋进,下乡实践满收获——“红土情缘”社会实践队
(通讯员:刘心怡)夏日炎炎的7月,岭南师范学院“红土情缘”社会实践队于7月5日到达高州市曹江镇以及长坡镇进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了为期14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以“弘扬建党…
南京工程学院笔”团队与韩博士共办暑期课堂
南京工程学院“笔芯”志愿者团队携手韩博士科教机构在南京香山社区开展“香山情假日公益课堂”。。为了丰富本次暑期课堂的课程内容,创新课程形式,陶冶孩子们的情操,培养孩子们的创新能力,让他们从故事中…
初为人师,下乡有感(张伟森)
(通讯员:张伟森)7月18日,今天是“红土情缘”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下乡支教的第十五天。日子总是这样悄悄的流逝,眨眼间已经是三下乡的最后一天了。最后一天课表上没有我的课堂安排,难得可以安静下来休闲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