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家访系真心,教育递真情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 作者:钱嘉乐

经过一个星期与孩子们的相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成员已大致了解了学生学习相关情况,秉持着全面了解孩子们成长环境以及学习情况的想法,团队成员对部分学生开展家访活动。

经过前一天我们收集要家访学生的个人信息,家庭住址,与孩子们的家长打好招呼后,第二天,我们便踏上家访征程。

我们便乘车前往第二个孩子家庭地点,团队成员一进门,扑面而来的是一股古屋的香味,我们四周环顾,孩子家里不算繁华,看得出是很古老的房屋了,不知为何,在走进这老屋的一刻,一股莫名的亲切感涌上心头,明明是第一次到来,确觉得早已相识,我们的心中莫名觉得放松了下来。孩子听到我们的脚步声,跑出来欢迎我,大方地向我们打招呼,在我们前方带路,说奶奶腿脚不便,没办法前来迎接。我们自然很能体谅,大家有说有笑进了家门,进门后,我们与孩子奶奶面对面坐着,经过了解,孩子奶奶告诉我们,孩子在家很懂事,身上具备当时年龄所不具备的成熟,懂得家中的艰辛,我们回想起奶奶的话语,我们对此情形也并不奇怪了。“他的爸爸妈妈常年在外,他就跟我们一起生活,我们本地教学资源很贫瘠,孩子每天上完你们的课呀,回来都能高兴地跟我们分享不少事呢!我们知道,现在的情景跟以前不一样了,孩子只有打好教育的基础,未来才有走出去的机会,他能通过你们的志愿服务学到不少知识,我们是真心高兴,真心感谢你们呀!”孩子奶奶告诉我们完,我们也能深深体会到奶奶对孩子殷切的期盼与自己的有心无力。听了这番话,我们的心中五味杂陈,一方面,我深深感佩于孩子奶奶这种超前的思想,我不由对我对农村教育的刻板印象感到羞愧,过去的我总是认为农村人的思想都是十分落后的,他们不会重视教育,也不相信教育能够改变他们的出路,他们只想让自己的孩子尽早务农,为家中多赚些钱回来,今天听了奶奶一番话,使我对农村人看待教育的观点有了极大改观。另一方面,看着奶奶和孩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这才意识到乡村支教,关爱留守儿童的真正意义,它并非是为了小小的补贴,更深层次上,是我们深入基层,尽我们的绵薄之力,让农村的孩子有出路,让农村的留守儿童有更开阔的眼界,有更广阔的天地去追寻他们的梦想,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责任感,从那一刻起,支教的神圣感刻在了我的脑海。(通讯员 钱嘉乐)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445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中矿大宜兴实践 紫苑才女 华而不张

2019年7月12日,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有幸采访到了研究员级高级工艺师勇淑英老师,在与勇淑英老师的谈话过程中不难感受到她的耐心与细腻,通过这一采访,队员们也懂得了什么叫做精益求精,……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心得

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兴奋与劳累中终于画上了句号。五天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在这期间,我们参观博物馆,探索紫砂壶的历史回忆;采访从业者,了解紫砂壶行业的发展与传承;……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 博物馆中知紫砂

2019年7月11日上午十时许,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探寻紫砂壶工艺非遗文化小分队抵达江苏无锡宜兴市丁蜀镇,在中午稍作整顿之后,下午两点小队成员前往中国紫砂博物馆参观学习。博物馆风雅一角……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 范家壶庄寻壶迹

7月14日下午,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赴宜兴市丁蜀镇西望村参观范家壶庄。范家壶庄是由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范伟群先生创办的。范氏家族从清朝乾隆年间即开始在西望村扎根做紫砂……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 寻访江南 问壶西望

7月14日,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走访了宜兴市丁蜀镇西望村。西望村是中国紫砂第一村,村中80%的居民从事紫砂茶壶和雕塑的制作,几乎可以说“人人会制壶,家家都弄陶”。村庄街……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 解读一代宗师顾景舟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材料与物理学部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一行7人,奔赴江苏无锡,启动为期10天的“走访非遗寻找匠人精神”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首先,实践团抵达中国紫砂博物馆,重……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 紫苑秀心

为深入了解紫砂文化精神内涵和对优秀的传统工艺进行深入研究,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于7月13日前往江苏宜兴陶瓷博物馆对研究院级美术大师勇淑英老师进行了采访。工作中的……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 访陶知 知陶识

崔老师关于紫砂文化及其发展为队员进行讲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乃至国家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一种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财富。而宜兴紫砂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独具艺术魅力……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回炉旧物,新品再创”DIY制作大赛圆满成功

为了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鼓励大家对资源进行循环利用以减少垃圾产出,激发参与者的创意与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将绿色…

湖南师范大学马院思政系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第一次试讲活动

实习队队员邓姝涵试讲实习队队员周晨试讲(通讯员向宇陈晗汤雅芸)4月7日下午,为帮助队员优化教学设计,提前适应课堂教学氛…

青科大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于第十七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

2024年9月5日,青岛科技大学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在第十七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发布《第十七届石油和化工企…

青科大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研究成果于第十六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

2023年10月26日,青岛科技大学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在第十六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进行了题为《石油和化工企…

乡村振兴,物流先行——河北大学智链青春队开展 智慧物流选址调研宣传活动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河北省以智慧物流为核心抓手,率先启动“12县域农村智慧物流中心选址调研”项目。通过科学…

最新发布

湖北学子三下乡:用爱护童心,支教在路上
中国青年网仙桃7月16日电(通讯员彭迅)7月16日,为了尽快拉进师生距离、方便未来教学的进度安排,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召开一场别开生面的“歌声破冰,温情驻心”师生见面会。实践团老…
兰交学子三下乡:走进红军会师旧址,传承会宁长征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说:“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常读常新”。为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牢记根本宗旨、缅怀革命先烈,2022年7月8日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暑期“稷上星火”社会实…
湖北学子三下乡:搭乘趣味列车,唱响英语之声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15日电(通讯员熊盈盈)乡村的同学们与外界接触得比较少,学校的教育条件也十分有限,对于学习英语,说英语的自信十分缺乏。为了培养同学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说英语的自信,激发学生们学习英…
服务民生 以爱抗“疫”
服务民生以爱抗“疫”中国青年网安阳7月1日电(通讯员苗曦月)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2022年暑期如约而至。为积极响应“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疫情防控推动乡村振兴”,社会治理实践团深入社区卫生服务站…
湖北学子三下乡:让音体美之光走进乡村
为展现青春担当,充分利用大学生资源,为乡村振兴增砖添瓦。7月16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在沙湖原种场小学进行支教活动。在支教课程中,志愿者带领学生一起进行手工折纸和经典名篇…
平顶山学院“三下乡”:追寻先辈足迹,赓续红色基因
据悉,为纪念红军长征86周年和为人民幸福做出牺牲的英雄先烈们,平顶山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青春向党鸿雁永行”党史学习教育实践团三门峡小分队于7月15日在灵宝市朱阳镇烟火崖展开调研活动。此次活动通过…
二师学子三下乡:奋楫笃行 不负青春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12日电(通讯员王乐怡)为振兴乡村教育,积极承担时代重任与国家号召,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来到了西流河镇中小村,和同学们共度这个热情而又短暂的夏天。志愿…
爱心支教育桃李,入户家访传真情
经过一个星期与孩子们的相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成员已大致了解了学生学习相关情况,秉持着全面了解孩子们成长环境以及学习情况的想法,团队成员对部分学生开展家访活动。经…
三下乡|社会实践:白云深处美如画 乡村振兴到万家 —记商学院赴甘孜州泸定县乡村振兴实践
“沿着蜿蜒的山路穿过云海,映入眼帘的是山腰上成片的果园和菜地;走进“摘帽”贫困户的院子里,新建的砖瓦房宽敞明亮……季夏时节,崇山之上的泸定县海子环环村里的各类农作物沐浴着阳光,向上生长着……”…
品香茗人情,观发展成就
品香茗人情,观发展成就为喜迎二十大,回首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首宋家河村从贫困乡村到旅游“网红村”的十年发展历程,由10名成员组成的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赴宋家河村“承先人砥砺志,萌今昔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