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19号,由青岛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刘子奇组织的“青春伴夕阳”活动在莱芜市汶河颐养院顺利展开。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以敬老院的老人为主体,针对目前社会中最受关注的老人生活问题展开调研。据了解,该实践队在抵达莱芜敬老院之前,已在山东省内多地发放了共600份调查问卷,针对不同家庭中长辈的居住情况进行了一次大范围统计调查,结果显示:将老人送入敬老院已经成为了当代年轻人在工作生活压力较大时,唯一缓解压力的方法。为了调查老人在敬老院中的生活状态,“青春伴夕阳”之旅就此展开。
“这位是李爷爷,他可是这敬老院中年龄最大的抗日英雄……”在院长的介绍下,成员们见到了这位头发斑白,身形佝偻的老人,这位往日的英雄安静的坐在椅子上,仿佛是世间的一粒微尘毫无光芒,但是当谈及抗战的细节时,李爷爷的眸子却忽然有了神采。成员们围在老人身边安静的倾听:穿破棉衣,吃土豆块,扛三八式步枪……一些红军生活的细节随着老人的讲述,在他们的眼前徐徐展开,尤其是在最后唱的一曲《东方红》,悠扬的旋律更是将成员们心中澎湃的情怀推向了高潮。李爷爷无私的爱国精神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大家不由得对这位老革命家肃然起敬,民族自豪感在心中翻腾荡漾,经久不息。
当成员们捧着果盘来到了另一个房间,看到一位老人正坐在床沿,认真的编织手中的工艺品。这位祖籍是南京的李奶奶,正是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要让这位已有87岁高龄的老人说一说当时的情况,虽时隔大半个世纪,但奶奶还是记得一清二楚,奶奶说,有些事情是一辈子都会记忆犹新的,国耻,当永记。现在,已经花甲的她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编织。李奶奶拿出亲手编织的成品向大家展示,颜色靓丽,做工精巧的钱包瞬间吸引了成员们的眼球,现场的演示更是得到了声声赞叹,她的手虽不平滑,且饱含沧桑,但是在灵活的上下翻飞之间,一个钱包的雏形不多一会儿便已经编成,但是成员们在赞叹之余又不由得深思:如今的年轻人还有几人会这复杂的编织?这种手艺以后会失传吗?中华的传统文化又怎样才能传承下去?
为老人们做一顿饺子,是行程安排之一,大家也是斗志满满,在工作人员热情的帮助之下,饺子最终顺利出锅。看着瓷盘一个一个的端上桌,老人们的脸上漾起了笑容。成员们便觉得再怎么忙碌都是值得的,所有的努力都是幸福的。当然,老人们午后的娱乐活动也少不了成员们参与的身影。热火朝天的象棋比赛正在棋桌进行,成员们围着观战,汗水顺着脖颈流下也浑然不自知,双眼紧紧盯着每一步变化,牙关紧咬仿佛比那下棋的老人还要紧张,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角逐,随着一句“将军!”这场比赛终于落下帷幕,大家都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谈论棋艺是老人们每天必做的事情,而之后的唱歌,更像是食物一样不可缺少:“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歌声虽不动听却充满激情,成员们也被感染了,纷纷跟着唱了起来。作为回礼,成员们一起朗诵了几首诗歌,不少老人因此回想起来年轻时奋斗的故事,感叹起英雄出少年。负责拍照的成员在一边不停的按动快门,他们正在抓拍老人笑容最美的瞬间,而这些照片不仅会洗出来交到老人的手中,也会被成员们所珍藏,将这其中的情怀深深铭记。
结束了所有的行程,成员们即将离开,大家纷纷掏出明信片,用笔在背面写上自己诚挚的祝福,送予这两天他们一直陪伴的老人们。很多老人都问道何时再来,不舍之情不言而喻,院长更表示这种活动应该多举办一些,让老人的生活多一点色彩,给他们一个多彩的晚年。
活动过后成员们聚在一起讨论时,一时间感悟颇多,最重要的是:孝心无价,敬老无边,若是人人都献出一分爱心,那这些老人将不再孤独。敬老院的故事未完待续,我们的爱心也不会就此止步,敬老之旅仍在继续,我们尚在途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44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