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绿水青山终不老,共大精神永长存——江西学子走进乐安共大遗址,感悟红色精神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 作者:谢吉泉 燕忠国

绿水青山终不老,共大精神永长存

文:谢吉泉 燕忠国

图:朱唐锴 吴祎凡

7月13日,江西农业大学共大遗址调研活动走进江西乐安县,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红研寻迹小队通过实地考察乐安共大办学旧址,进一步挖掘乐安与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历史渊源,感悟共大精神,充实校史研究内容。

几行斑驳的树影,摇曳在古老的灰色砖墙之上。一眼望去,纵深的建筑散发着历史的古朴厚重感。这里是乐安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旧址, 岁月流转到了世纪50年代,江西在国营综合垦殖场的创建与发展中,针对农民文化水平低,掌握技术有困难,不少地方办起了技术学校,但这并不能满足全省广大人民群众要求提高文化素质的迫切愿望。为培养大批建设人才,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应运而生。提出以原江西省南昌林校和各综合垦殖场为基础创办江西省劳动大学总校和分校,实行勤工俭学、半工半读、学习与劳动相结合、政治与业务相结合的“又红又专”的办学方针。当时只有垦殖场留下的几幢石墙平房,作为校舍之用,半农半读,上午上课,下午垦地种粮,师生自己动手新建教学楼和操场。

红研寻迹小队联系到共大当年的学生,据她回忆:“建筑材料都是靠我们肩挑背驮从山下运上来,一块砖,一袋水泥,一根木料,一担沙石,一张瓦……倾注了我们这帮‘学生开垦团’的全部心血”。他们开垦了数百亩良田,建造了三座山塘水库,自力更生,虽辛苦而乐在其中。正是在这样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共大从无到有,成长壮大,培养了一批杰出人才,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就。“劳大”响应党的号召,历经了从教育思想到教育制度再到教育实践的发展过程,是产生过较大影响的全国性教育“实验”样板,具有独特性,是一份弥足珍贵的“教育遗产”。

当我们看到老校址的时候,大家看到了熟悉的实验田,古朴的师生宿舍,半工半读的特色教学方法和“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 的时代风尚,感受到共大学子不仅有知识、还要有文化;不仅有文凭,还要有能力;不仅会做事,还要会做人的不懈追求。……这些让我们感受到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是当之无愧的“红色摇篮”,一代代“共大人”为了同一个目标在不懈奋斗着。我们合唱了校歌,重温了共大学生的一天,在老校址前拍摄合影,都是因为我们对共大的根的恋恋不舍!再树共大远志,奋斗正当时!为了更美好的明天,我们只有拼搏、只有奋进!

历史长河奔涌不息,改革发展任重道远。 乐安共大老校址虽已不复当年,但是,共大人艰苦奋斗的精神仍留在这片热土之上,留着这绿水青山之中。“共大精神”是历史留给我们的财富,是我们终生不泯的意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428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广海学子三下乡——大手牵小手 红色文化进课堂

2023年8月16—17日,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跨越千里赴井冈,分别前往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市井冈山毛泽东红军学校和龙市小学开展了红色文化进课堂教育实践活动。实践队围绕《国旗法》、《国……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讲好井冈革命精神,赓续红色文化血脉

为讲好井冈山精神,将红色文化融入课堂,传承红色基因,2023年8月17日,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赴江西省井冈山市龙市小学,展开以“铸魂仰望——井冈山红色文化进课堂”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千里赴井冈,共铸旗帜魂

“起来!不愿作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雄浑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在场人们肃穆挺立,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齐声唱响国歌。2023年8月16日……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追赤仰望队|千里赴井冈 筑牢新时代青年红色井冈情

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在井冈山这片红色的热土上,中国共产党人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此次伟大的实践所孕育的井冈山精神,烛照着中国革命一步步迈向成功。为弘扬井冈山精神、……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重温峥嵘岁月 寻红军印迹点亮教育航灯

开展红色研学活动,有利于青年学生真切回顾党的光辉历史,了解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深化对革命先烈不怕牺牲、忆苦思甜的革命精神的认识。2023年8月15日,广东海洋……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燎原星星之火 筑牢红色井冈情

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在井冈山这片红色的热土上,中国共产党人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此次伟大的实践所孕育的井冈山精神,烛照着中国革命一步步迈向成功。2023年8月12日,广东海……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传承井冈精神 谱写时代新章

内蕴家国情怀于心,外化红色精神于行。为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基因永不变色,代代相传。2023年8月14日,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远赴井冈山,重温故土的红色革命历史,……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承革命星火重温峥嵘岁月,铸精神财富探寻红军足迹

广海学子三下乡——承革命星火重温峥嵘岁月,铸精神财富探寻红军足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拥有悠久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体验社会课堂中的“受……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最新发布

[计算机]学院小水滴公益联盟社会实践团迎来家访
[计算机]学院小水滴公益联盟社会实践团迎来家访【山东理工大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7月17日讯】(通讯员:梁佳靖)7月17日,山东理工大学E行天下—小水滴公益联盟赴菏泽儒林留守儿童学校实践团完成了一周的…
开展绿丝带志愿服务活动
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内涵,调研绿丝带对当地环保公益事业的引领作用,经济学院林小青实践团经过商议,于7月17日在绿丝带基地进行志愿服务活动。此次志愿活动,实践团成员自动划分为四组,分别…
集大学子入畲乡,携手民族共发展
7月17日泉州电(通讯员钟雪妍苟雨珂)“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集美大学暑期民族专项实践队全体成员按计划在泉州市安溪县湖上乡完成第一天的实践任务,拜访周围两个畲族村:横坪畲族村及盛富畲族村,并…
巢湖学院“∞”课堂教育服务关爱团队向阳社区第一课
为响应国家的号召,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拓宽农村儿童知识面,向基础教育薄弱、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提供帮助,巢湖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课堂教育服…
[计算机]学院小水滴公益联盟社会实践团走访留守儿童家庭
[计算机]学院小水滴公益联盟社会实践团走访留守儿童家庭【山东理工大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7月17日讯】(通讯员:王梦楠)为更好了解留守儿童学生家庭情况,山东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小水滴公益…
青科学子赴黄河沿岸调研考察
theYellowRiver青科学子赴黄河沿岸调研考察01艾山卡口2022年7月11日,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赴黄河沿岸“同饮黄河水,共护母亲河”发展成就观察团入聊城东阿县艾山卡口进行调研考察。MINORHEATMINORHEAT图为艾…
[计算机]学院小水滴公益联盟社会实践团支教活动进行中
[计算机]学院小水滴公益联盟社会实践团支教活动进行中【山东理工大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7月17日讯】(通讯员:王梦楠)7月17日,支教活动步入中期,实践团成员的教学形式也越来越多样。除了完成计划的教…
汽院学子三下乡 武韵实践团探访红三军司令部旧址
2022年7月17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武韵实践团队前往武当山紫霄宫探访红三军司令部旧址,感受红军精神,体会军民互助的情怀。1931年5月,贺龙率领红三军攻克均州后,转战武当山,红三军司令部就设在紫霄宫。父母殿曾…
“医”心“医”意,只为守护
2022年7月13日,为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响应“健康丹江口2030”的政策,湖医药曙光紧急医学救援志愿服务队万众医心小分队与丹江口市三里桥社区联合开展“习急救知识,护生命安康”急救技能培训活动,希望通过本次…
巢湖学院“∞”课堂教育服务关爱团队赴向阳社区调查
为响应国家的号召,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拓宽农村儿童知识面,向基础教育薄弱、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提供帮助,巢湖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课堂教育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