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师范大学学子三下乡:领略临溪风情,助力乡村振兴
大学生网报电(通讯员 钟姝婷 张佳妮)
为更好探寻基层乡村振兴的典型做法和基本思路,更好的了解基层的经济发展状况,见证我国在脱贫攻坚中的优秀成果,7月16日重庆师范大学职途“三下乡”乡村振兴实践团走进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临溪镇民主村、花厅村、新街村,实地走访当地群众,主动参与田间劳作,对临溪镇的辣椒产业、稻蛙共生产业、山奈产业等进行了调研,丰富了同学们的眼界。
辣椒产业是临溪镇的基础产业,民主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承包了110亩辣椒地,实现了民主村的整体增收;临溪镇坚持绿色发展,生态发展理念,花厅村的俊鸿农业稻蛙共生示范种养基地实行稻蛙共生养殖的混合农业模式,稻蛙共生充分利用稻田综合种养资源,达到稻-渔生态系统平衡的优势,落实打造康养美食小镇的目标;新街村着力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鼓励村民利用套作的生产模式种植山奈、玉米等,土地利用率提高了20%,每亩实现增收500元;在对临溪镇民主村、新街村、花厅村农作物的实地参观、考察中,成员们了解到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认识到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的典型做法和基本思路,见证到脱贫攻坚的优秀成果。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而不断加强。
该镇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较多,成员们在辣椒地除完草后走进一户人家,户主秦绪奎的大女儿在西沱教小学,二儿子在外打工,当他谈到自己大女儿时脸上满是自豪和骄傲,他告诫成员们读书改变命运,知识改变命运,秦绪奎的亲妹妹跟他生活在一起,妹妹和妹婿在家照顾还在上幼儿园的孙女,成员们热情的给妹妹辅导数学运算作业和语文拼音,和这一家人聊家常、聊当今的美好生活。秦绪奎说过去日子很苦,为了养育两个孩子,夫妻俩常年出去打工,春节回家孩子都不认识自己时心里全是心痛和委屈,但现在国家帮助他们实现了脱贫,自己和孩子终于苦尽甘来,走上了奔小康的致富路。成员们还参观了当地的面条厂和饼干厂,这种家庭作坊基本都是夫妻俩一起经营,面条厂汪祈云说为了更好照顾俩孩子,让他们过一个美好的童年和舍不得常年跟孩子分离。汪祈云还谈到自己的奋斗史——自己和妻子去找老师傅学艺,琢磨钻研如何使用机器,怎么让面条更好吃更劲道,这一路的摸爬滚打让夫妻俩收获颇丰,现今每月能达到6000多元的营业额,家里人终于慢慢过上了好日子。
乡村振兴是新一代人的长征路,临溪镇致力于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致力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以当地辣椒产业为依托,以稻蛙共养、山奈和玉米套作等混合农业模式来发展当地经济,临溪政府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办事宗旨,坚持致富路上不掉一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424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