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民俗,可以说民俗文化底蕴深厚,内容丰富,是一股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又深藏于人民行为、语言和心理之中的强大精神力量。同样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传统民俗文化也是一股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都在强调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助推乡村振兴。为宣扬传统民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苏州理工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七星连珠”乡村振兴小队于7月6日至7月9日前往家乡贵州安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天龙屯堡,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安顺地戏进行实地调研。
在实地考察的第一天,实践队员找到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陈先松老先生。在与陈老先生深入交谈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地戏来自于安顺屯堡,而安顺屯堡的建立则与明初时期朱元璋的调北征南事件有关。在交谈间陈先松老先生表示,自己从1963年就开始学习地戏,至今已经快60年了,教过的徒弟更是数不清了。当谈到上台表演时,老先生眼里满是遗憾,他说:“近几年由于疫情反复的原因不能上台表演,而且我的身体条件也已经不允许自己很好的完成表演了,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学习地戏,并将其很好的传承下去。”
在短暂的交流过后,陈老先生满脸自豪地领着实践队员们去看他的“藏品”,那是几副制作非常精良的面具。在陈老先生详尽地介绍给实践队员们,那些面具在安顺地戏中被称为“脸子”,是地戏表演当中尤为重要的道具。这是一种以木为纸以凿为笔制作而成的面具,色彩各异,雄浑粗犷。在刻凿上色后,平凡的木头被赋予了独特的生命力,它们象征着英魂,是一种当地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考察的第二天,小队成员们找到了制作“脸子”的商店老板,进入商店时恰逢老板制作“脸子”,队员们也因此有幸近距离观察到“脸子”的制作过程。商店老板正在熟练而又灵活的使用着手中的画笔为“脸子”仔细上色。据商老板介绍,“脸子”多是由白杨木制作,制作过程比较繁琐复杂,在老板的脸上,实践队员能够切实感受到老板对地戏文化深深的敬意。
小队成员见商店中的脸子颜色各异,款式繁多,便询问老板脸子上色的规律,店老板说:“小的脸子可以根据顾客喜好上色,但大的脸子要遵循传统。而传统的脸子做法是考究,一般选择白杨、白果之类的木料。”据老板详尽的介绍我们了解到一个脸子的制作从木料开始需要晾干8到10天,而后在测量比例与五官位置后雕刻轮廓,接着将头盔和耳翅纹饰刻画清晰并雕琢出不同角色的表情和神态也叫刻二胚,少数精致的面具,就需要刻三胚,然后打磨光滑就可以上色了,最后再用桐油或清漆上光。
拜别老板后,小队成员们找到了陈先松老先生的徒弟——李先生。据了解李先生有一个专门教授地戏的剧团,当地不少孩子都会来这里学习地戏,李先生告诉小队成员:“这里的学生大概有20多个人,目前都在读书,七年级的孩子占多数。这些孩子都很喜欢,自己也感兴趣,也都是当地人,他们也从小极喜欢地戏文化。”目前李先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尽自己所能将地戏传承下去,在他的身上团队成员看到了他对安顺地戏那一股执着,对文化传承的渴望。
据以往习俗,屯堡人每年都会在正月新春时节进行半个月至一个月的地戏演出,在秋收时节也会进行一场三到五天的地戏演出。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加之近几年疫情的反复影响,当地不少年轻人不再对地戏这种古老的传统文化抱有太大的兴趣,导致安顺的地戏节日演出习俗逐日受到冷落,参与人数、举办场次、隆重程度都有所下降。实践队员们询问老先生:“地戏能够将文化转化为实际的经济么?”据陈老先生所说:“除了演出,和做做教学,还有服装和脸子,就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了。”不过,安顺地戏确实也为天龙屯堡的乡村振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让当地居民的经济收益大幅度提升,同时也让天龙屯堡成为了历史名镇。良好的传统民俗文化,不仅催生了乡村文明,还推动了乡村发展。本次走进家乡安顺社会实践活动暂且告一段落,调研活动旨在探寻地戏文化,了解地戏文化活动工作者的需求和问题,宣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挖掘并利用传统民俗文化,使其成为乡村振兴的不绝源泉和不懈的精神动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422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