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梯田寄情,乡音有灵 ——重庆大学五彩云教调研实践团访太安民间艺术记

来源:重庆大学五彩云教实践调研团 作者:王怡婷

7月13日,重庆大学五彩云教调研实践团前往重庆市万州区凤凰社区走访民间艺人丁先树先生,探寻并了解三峡地区的薅秧歌文化。

纸鸢栀年,歌喉大展

正值上午十点,凤凰社区的街道笼罩在艳阳之中。实践团来到街上的一处农家乐,远远的便听见里面传来嬉戏玩闹的声音。我们走上前去,三两孩童探出头来,虎头虎脑,好生可爱。随之一位面容慈祥的老伯从房屋里走出,得知我们的来意后他热情地邀请我们进屋。这位老伯便是丁先树。

据丁老先生讲述,薅秧歌是一种在农业合作社时期农民们在田间栽秧除草,一起干活时所作的歌谣,在相互激励的同时也抒发自己对自然的感激与热爱。其实很多地方都有薅秧歌,不过歌曲的内容、节奏和声调都因地域不同而有不同的特色。

当实践团成员问及丁老先生的薅秧歌的歌唱历程时,他沉默了片刻,有些低落的告诉我们,“现在年纪大了,体力跟不上,已经很多年没有唱过薅秧歌了。”但当他回忆起年轻时意气风发的美好年华时,丁老先生说话的声调明显变高,滔滔不绝地打开了话匣子,向我们讲述起他曾经的黄金岁月。他说,农业合作社时期,大家都是集体耕种。群众为了提高劳作的热情,便三四十人成群,在梯田间唱起高亢嘹亮的薅秧歌,伴随着队伍后排的锣鼓声震天响,歌声显得更加慷慨激昂。

年轻时的丁先树常在长辈们歌唱薅秧歌时在旁边跟唱学习,他喜欢在田间地头大展歌喉。热闹欢快的薅秧歌让他感到快乐,梯田岁稔年丰的景象让他喜悦。在丁老先生生动的描述中,那段群情振奋,歌唱耕作,寒耕暑耘,劳作不息的农忙岁月旧景重现般呈现在每一位成员的眼前。

薅秧之歌,黯晦消沉

“后来啊,国家不搞农业合作社了,田地都是一家一户的种,唱薅秧歌的人就少了。到现在,这里开始发展旅游业,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不种田了,薅秧歌就没有人再唱了。”

说起民间艺术薅秧歌在当下的现状时,丁先树有些无奈与苦涩。近几年,很多梯田都被承包,当地开始发展旅游业,丁先树家里也不再种田,转而开起了农家乐。

从农业到旅游业,当地在获得经济收益的同时,也能促进城乡旅游互动和城乡发展一体化,顺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实现绿色发展。但与之相对的是,种植梯田的人越来越少,与耕作相关的民间艺术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薅秧歌正面临失传的窘迫处境。

当实践团成员问到当地政府是否有实施相关措施来保护和传承薅秧歌这类的民间艺术时,得到的回答依旧是令人叹息的。丁先树透露,政府曾组织过集体歌唱薅秧歌,但由于时代的变迁、生产方式的变革,当地不再以农业种植为主,这个活动也就很多年没有再组织过了。同时,薅秧歌作为一种民间艺术也缺乏系统化、体系化的传承,丁先树这一代跟随父辈学习唱薅秧歌的人基本上是太安镇歌唱薅秧歌的最后一代人。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流行歌曲的魅力远大于薅秧歌。

引颈翘首,憧憬未来

对于民间艺术薅秧歌江河日下的传承情况,实践团的成员们分析了原因。其一,薅秧歌的传承一般是田间地头的口口相传,缺乏系统教学。其二,当地似乎对薅秧歌的重视程度不高,没有将其进行有体系的归纳整理或录制相关视频保存。其三,便是由于梯田耕作的减少,诞生于田间陇亩的薅秧歌也缺失了演唱的基础,人们的演唱激情亦随之降低。

对此,实践团成员真切祈望,这一质朴中带有豪情的歌曲能够得到更好的继承,我们引颈翘首,期待民间艺术薅秧歌更好的未来。同时,也非常希望包括薅秧歌在内的这些历史悠久,淳朴沉厚的民歌能够激起更多人内心之中的乡土眷恋,让更多人回望田园,发扬梯田农耕文化,让中华民族的农耕历史与劳作精神永驻心头。

文字:王怡婷

图片:胡思琦 王怡婷

重庆大学五彩云教调研实践团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298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实践纪实|社区实践计划服务项目纪实

社区实践团成功举办心理健康系列活动近期,大连理工大学“聚焦心理,关爱社区”社区实践计划服务项目团队于马栏社区恒苑街道成功完成了一系列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实践项目。这次活动得到……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纪实|心理志愿春季自主实践纪实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AI在带来效率显著提升的同时,也对不同人群的心理产生了复杂影响。为了深入探寻AI与心理之间的微妙关系,帮助人们更……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

“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在这个寒风凛冽的冬日,一场特殊的温暖由返乡大学生通过“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送到周边社区,通过学…

寒假“返家乡” | 青春扬帆正当时,志愿践悟展新篇——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

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度重视,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力量,肩负着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的重要使命。2025年寒…

当数学遇见艺术与爱:返乡大学生为小学生带来别样趣味课堂

近日,一堂别开生面的数学公益课在长沙市浏阳市永安镇一托管所的教室里展开。这是一堂由湘潭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主办的返…

河海大学机电学院中华队回访母校讲河海故事

机电学院中华队回访母校讲河海故事在寒假期间,河海大学的三名学子怀揣着对母校的思念与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回到了朝思暮想的母…

数字长征,数据背后的苦难与传承

“数说万物,用数字解读伟大长征路”主题教育活动于2025年2月14日星期五在青罕中学圆满举行。(一)数说万物,用数据勾勒长征…

最新发布

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走进石材之乡 探索绿色发展
本网讯(通讯员郑帅飞张孝坤)为了深入了解石材的开发与加工所产生的环境问题,7月16日,我院“生态产业相‘随’,续写红色传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随州随县吴山镇,通过座谈会和实地参观的形式,与随县吴…
心肺复苏救生命,知识手册记要点
为进一步提高居民的急救意识,扩大CPR急救技能普及面,实践队队员们还为当地居民进行CPR急救技能指导,不仅有理论知识更有现场演示。实践队队员在进行理论知识讲解时,为防止居民们听不懂、不理解,特地向当地…
乡村振兴谋发展,教育扶贫助徐家
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青年: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怀揣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逐梦夏乡”志愿服务队奔赴巫溪县徐家镇塘垭村进行暑期“三下乡”社会…
送教万州,期待再会
——“科创筑梦,助力双减”暑期“三下乡”科学课程送教文艺汇演活动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科普培训基地“青春飞扬·浓夏情长”志愿服务团队在重庆市万州区百安移民小学、中加友谊小学开展的为期7天的“科…
签署协议齐合作,构建平台共实践
活动结束后,为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引导青年团员走进乡村了解国情、社情、民情,通过社会实践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进一步增强“四个意…
共讲普通话 同书规范字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大农村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闽江学院人文学院“经典颂中华,…
送教不停止,科普不止步
——“科创筑梦,助力双减”暑期“三下乡”科学课程送教文艺汇演活动2022年7月16日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科普培训基地“青春飞扬·浓夏情长”志愿服务团队在重庆市万州区百安移民小学开展“科创筑梦,助力双…
化州特产--橘红
化州橘红,是化州市之地道药材,也称化橘红,其花果绒毛柔浓可爱,气味芳香沁人,药用功效神奇,是明清两个朝代的宫廷贡品。因其具有独特的健胃行气、化痰止咳的药用效果而被确定为中医药物。化州橘红是一种…
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 中国航天诠释“中国速度”
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中国航天诠释“中国速度”2022年,中国航天计划发射次数将达“60+”!前所未有的密集节奏,令世人赞叹:中国航天迎来又一个“超级航天年”。习主席指出,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
福医学子高举团旗跟党走,跟随支书漫步“红色之旅”
2022年7月8日,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白衣赴鲤城,情系丝绸路”——赴福建泉州国情社情观察实践队高举团旗跟党走,沿着洪四村“红色之旅”进行参观体验。实践队队员在罗溪镇团委委员、洪四村团支部书记、党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