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重庆大学五彩云教调研实践团前往重庆市万州区凤凰社区走访民间艺人丁先树先生,探寻并了解三峡地区的薅秧歌文化。
纸鸢栀年,歌喉大展
正值上午十点,凤凰社区的街道笼罩在艳阳之中。实践团来到街上的一处农家乐,远远的便听见里面传来嬉戏玩闹的声音。我们走上前去,三两孩童探出头来,虎头虎脑,好生可爱。随之一位面容慈祥的老伯从房屋里走出,得知我们的来意后他热情地邀请我们进屋。这位老伯便是丁先树。
据丁老先生讲述,薅秧歌是一种在农业合作社时期农民们在田间栽秧除草,一起干活时所作的歌谣,在相互激励的同时也抒发自己对自然的感激与热爱。其实很多地方都有薅秧歌,不过歌曲的内容、节奏和声调都因地域不同而有不同的特色。
当实践团成员问及丁老先生的薅秧歌的歌唱历程时,他沉默了片刻,有些低落的告诉我们,“现在年纪大了,体力跟不上,已经很多年没有唱过薅秧歌了。”但当他回忆起年轻时意气风发的美好年华时,丁老先生说话的声调明显变高,滔滔不绝地打开了话匣子,向我们讲述起他曾经的黄金岁月。他说,农业合作社时期,大家都是集体耕种。群众为了提高劳作的热情,便三四十人成群,在梯田间唱起高亢嘹亮的薅秧歌,伴随着队伍后排的锣鼓声震天响,歌声显得更加慷慨激昂。
年轻时的丁先树常在长辈们歌唱薅秧歌时在旁边跟唱学习,他喜欢在田间地头大展歌喉。热闹欢快的薅秧歌让他感到快乐,梯田岁稔年丰的景象让他喜悦。在丁老先生生动的描述中,那段群情振奋,歌唱耕作,寒耕暑耘,劳作不息的农忙岁月旧景重现般呈现在每一位成员的眼前。
薅秧之歌,黯晦消沉
“后来啊,国家不搞农业合作社了,田地都是一家一户的种,唱薅秧歌的人就少了。到现在,这里开始发展旅游业,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不种田了,薅秧歌就没有人再唱了。”
说起民间艺术薅秧歌在当下的现状时,丁先树有些无奈与苦涩。近几年,很多梯田都被承包,当地开始发展旅游业,丁先树家里也不再种田,转而开起了农家乐。
从农业到旅游业,当地在获得经济收益的同时,也能促进城乡旅游互动和城乡发展一体化,顺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实现绿色发展。但与之相对的是,种植梯田的人越来越少,与耕作相关的民间艺术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薅秧歌正面临失传的窘迫处境。
当实践团成员问到当地政府是否有实施相关措施来保护和传承薅秧歌这类的民间艺术时,得到的回答依旧是令人叹息的。丁先树透露,政府曾组织过集体歌唱薅秧歌,但由于时代的变迁、生产方式的变革,当地不再以农业种植为主,这个活动也就很多年没有再组织过了。同时,薅秧歌作为一种民间艺术也缺乏系统化、体系化的传承,丁先树这一代跟随父辈学习唱薅秧歌的人基本上是太安镇歌唱薅秧歌的最后一代人。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流行歌曲的魅力远大于薅秧歌。
引颈翘首,憧憬未来
对于民间艺术薅秧歌江河日下的传承情况,实践团的成员们分析了原因。其一,薅秧歌的传承一般是田间地头的口口相传,缺乏系统教学。其二,当地似乎对薅秧歌的重视程度不高,没有将其进行有体系的归纳整理或录制相关视频保存。其三,便是由于梯田耕作的减少,诞生于田间陇亩的薅秧歌也缺失了演唱的基础,人们的演唱激情亦随之降低。
对此,实践团成员真切祈望,这一质朴中带有豪情的歌曲能够得到更好的继承,我们引颈翘首,期待民间艺术薅秧歌更好的未来。同时,也非常希望包括薅秧歌在内的这些历史悠久,淳朴沉厚的民歌能够激起更多人内心之中的乡土眷恋,让更多人回望田园,发扬梯田农耕文化,让中华民族的农耕历史与劳作精神永驻心头。
文字:王怡婷
图片:胡思琦 王怡婷
重庆大学五彩云教调研实践团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298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