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是我队开展实迪调研的第一天,我们从赤坎寸金公园出发,无惧风雨的阻扰,沿着老街一路探索。在小巷深处,我们采访了当地居民对于赤坎古商埠的记忆,以及根据线上调查所搜集的信息进行拍摄,收获了更多的第一手资料。
老街是最具有湛江前名“广州湾”之特色的地方,在一百多年前的那个积贫积弱的旧中国社会里,平民百姓缺乏所谓的人权和权利,他们无时无刻不饱受着西方资本主义用坚船利炮打开的中国大门并利用携带而来的工业加工品,无耻地剽窃着几千年来勤苦百姓所积攒下来的血汗钱,践踏着他们的劳动成果和尊严,也为当时的有志人士带来了启蒙的契机。
广东自古以来便是蛮荒之地,水灾频发,旱涝频起的土地记载了数不胜数的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可是,即便是在如此荒凉的地方,它依旧酝酿着变革的生机。
赤坎自宋代来便兴起了商业雏形,直到清朝解除了200余年的闭关锁国政策之后——也是在列强入侵中国之时——这里的海运便随之迅速发展起来。由于这里的得天独厚的海港区位优势,法国率先在这里进行了殖民化,为封闭的旧中国带来了革命的春风。
“南洋”一词不足以形容和概括赤坎一带,欧式殖民风格建筑遍布于岭南郊区,但这里的海风和文化极大地影响到当时的骑楼构建风格,也让我们得以在百年之后仍能看到屹立不倒的建筑群所蕴含的美学之美。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贫苦百姓的痛苦之上,并没有什么可以掩盖过去的。殊不知,当时的湛江人民由于近代技术的涌进,土布,织布机被机械化所冲击,丧失了最后的时代舞台支点,沦为了岁月的残躯。
沿着小巷深入,破落的门房,泥泞的路面充斥着衰落感,也带有原始的、质朴的乡村情怀。我们时不时便可以看到三两位老人家在门槛上围坐在一起,摇着大蒲扇,破旧的拖鞋和密密麻麻的老人斑侧面影射着岁月在他们身上留下的痕迹。在路上,我们时不时会停下脚步,和他们一起交谈,不仅是当今时代的流逝,还有当时他们印在心头的,有关过去的过去。
老街居住的不是湛江人民,它更多是湛江精神的信仰,正如千千万万中国普通的劳动人民,用着歌声和汗水,编写着一个又一个的故事。
走完最后一个景点,今天的赤坎老街之行也告一段落了。经历了台风与暴雨的洗礼的赤坎老街,路上的行人很少,依然没有了往日的热闹。但却多了一分小城的、孤寂的美。因为下雨,老街的环境比往日更加好,路面除了一些水坑外,尘土、垃圾都消失不见,空气也更加清新。老街的各种景观,如广州湾商会会馆、大通街、赤坎埠古码头、静园、宁园、胜利大酒店、南华大酒店、杨益三纪念堂等,都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它们屹立在此处,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老街的老,是历史的沉淀;而随着时代发展,这份底蕴将会变得更加香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19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