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是构成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连接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的生态廊道,拥有三江源、祁连山等多个国家公园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黄河流域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区域。2021年10月20日在山东东营黄河入海口进行考察调研时强调,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保护是前提。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盐碱生态修复,圆梦乡村振兴”赴东营垦利乡村振兴实践服务团2022年7月9日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进行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参观黄河三角洲国家自然保护区,了解当地盐碱地的开发和利用现状,深刻认识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发展的战略思想。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哺育了沿岸人民,却也在黄河入海口形成了大量盐碱地。我国盐碱地分布广泛,总面积超过99万km2,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黄河中上游半干旱地区、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和沿海地区,成为解决我国耕地资源锐减问题、保障耕地和粮食生产安全、严守国家耕地红线的重要土地资源。把盐碱地变成丰田一直是国家的牵挂和人民的梦想,实现梦想的路径就是——改造盐碱地。
过去,主要采取挖沟排碱、大水压盐等传统改造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盐碱地的农业生产条件。但是这些传统的方法成本高、维护难、生态扰动大。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生态开发利用战略思想的产生,当地加大人才引进,促进黄河流域生态高质量发展,推进“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理念。目前,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地改善取得重要成就,建立了生态保护区、农业科技园区等,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并且带动了当地的高端农业、农产品加工、旅游业等的发展。实践队在黄河三角洲国家自然保护区进行实地调研,并于当地的农民进行交流。通过与农民的交流可以了解到人民的生活得到了良好的改善,这让当地人民的生活更加充满幸福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11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1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学生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1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三次语文线上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学习文言……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0日,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四次数学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预习新课,为他们讲解着新的内容,并给他们拓展一些内容……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0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七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二堂英语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二次英语课,这也是第七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六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三堂数学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三次数学课,这也是第六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