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深入乡村振兴,探讨灵潭村复兴之路

来源: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交通与土木建筑学院 作者:REAL

中国中青网 韶关市南雄市7月3日电(通讯员)为了探讨灵潭村振兴真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大学生志愿者暑假三下乡暨资助政策下乡团队夏萤服务队于2022年早上8点30分乘坐大巴车离开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经过了整整5小时的车程抵达广东省韶关市南雄市。

2022年7月3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大学生志愿者暑假三下乡暨资助政策下乡团队夏萤服务队成员前往广东省韶关市南雄市灵潭村的寄心小院探寻特色产业对灵潭村带来的发展机遇,感受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为灵潭村带来的巨大影响。

寄心小院是一套因地制宜地并且利用灵潭村3栋集体闲置房,致力于为游客提供“吃、住、游、乐、学、购”为一体的原乡休闲度假旅游服务,围绕“简约、干净、美感、工匠精神”四大元素精心打造而成的民宿酒店。寄心小院是基于扶贫而生,创新扶贫模式的重要成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6927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奋进新时代,再创新高度—推进中国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 黄燕梅 黄泽汉 梁 桂林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三下乡|美术课创造荷花的魅力
7月14日上午,点点星火社会实践队的吴春茹老师趁着清晨的凉爽带着学生开始了今天的课程:美术课。美术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观,它能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
开展线上网课,在趣味中教学
由于疫情形势的影响,“伴我同行”社会实践队由线下教学转为了线上教学。在队伍的小伙伴们开展了线上紧急会议,安排好上网课事宜之后,三下乡活动后面的网课环节也正在顺利开展当中。首先是统筹确定好小老师…
用脚步丈量土地:邵院学子前往白水洞调研
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发展理念的引领,让农村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这个夏天,邵阳学院文学院”文旅深度融合调查研究”乡村振兴促进团来到了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白水洞展开为期…
党史宣讲,牢记使命
党史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不断激励中国共产党人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这次党史宣讲活动在团长的带领下,我们于2022年7月5日赴往江苏连云港,在社区内展开党史宣讲活动。党史淬炼于我们党艰苦创业…
正青春,寿光行
七月一号下午,我们实践小队的全部队员在寿光集结完毕。在此之前,我们打算在寿光两个地点以进行文化、历史考察,实践。一个就是仓圣公园,另一个就是墨龙书院。在实践开始之前,我们先从网上查阅资料,其中…
有关董存瑞的宣讲活动有感
岭南师范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红星启智”社会实践队队伍于7月13日在九二一社区进行宣讲,此次的宣讲主题是《董存瑞-擎起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通过学习董存瑞炸碉堡的故事,培养小朋友们的爱国主义精…
岭梦社会实践队:多彩课堂,谱写青春活力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堂,让学生接触更多新鲜事物,给孩子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同时为响应国家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号召,“岭梦”社会实践队队员根据自身所学为塘口中心小学学生开设多彩课堂。“优美”书法书法是中…
科学羽翼 助梦未来 ——记“科学筑梦,助力双减”暑期“三下乡”科学课程《科普课堂》
为引导小学生关注现代科技发展与成果,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实践和体验活动,提高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科普培训基地开展“科创筑梦,助力双减”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2022年7…
深入盐碱地治理前线,我们在路上
中国的盐碱地大约有9913万公顷。中央多次强调18亿亩耕地红线要守住,5亿亩盐碱地也要充分开发利用。在渤海之滨的齐鲁大地北部,数百万亩盐碱地正脱胎换骨,展露新颜,其中山东黄河三角洲有大片盐碱地没有得到…
邵院学子三下乡:助力花瑶文旅产业,推动乡村振兴
通讯员祖雅莉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积极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2年6月中旬,邵阳学院文学院“文旅深度融合调查研究”乡村振兴促进团来到湖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