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山东建筑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社区服务,回报社会

来源:山东建筑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作者:高志远

山东建筑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社区服务,回报社会

--爱心丙乙甲团队高志远来到招远市辛庄镇开展社区垃圾清理活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主席的指导思想应该由青年人贯彻落实,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更应担负起这一重任,我的家位于农村社区中随处可见,绿植冬青松柏等植被在冬季依然点缀着每一处,不像城市乡村,因为满处是绿色,所以一片一点垃圾显得尤为刺眼。磁口村社区这几年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公园,建了许多个公园,村民大多会在里面聊天,冬天天气干燥,风大且频繁,即使垃圾被集中地收入村里的垃圾箱中,但不免有小件的垃圾被风吹的到处都是,一切大的恶劣社会事件都是从小事中开始的,心理学上的破窗效应就是这个道理,一开始一面窗碎了,就会有更多的窗被破碎掉。暮气也会越来越多,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于是本着这个理念,山东建筑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爱心丙乙甲团队高志远同学在7月14日开始了他的社区保洁工作,在磁口村社区里的街道里走动,将路边的垃圾饮料瓶,塑料袋等垃圾收集到袋子中,扔到村中心建的垃圾箱中,对垃圾箱周围残余垃圾进行清扫,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垃圾进行分开投放。

早晨高志远同学趁着太阳刚升起来,温度还没有那么高的时候,进行室外,社区的垃圾清理。通过,对道路主干道的进行大件垃圾处理和对道路的犄角处的小垃圾进集中清理并随身携带垃圾运输的袋子,及时地将垃圾处理,防止因为车辆行驶带的风使收集的垃圾,被风刮的到处都是。

高志远同学在这的实践活动,居民们也都特别地支持,尽可能满足他的需要。在村委休息活动中,社区志愿者与网格化单位志愿者和高志远同学积极发扬奉献精神,不怕脏、不怕累,手拿扫帚和塑料袋,对小区浮土、地面杂物和卫生死角进行了清洁打扫。经过4个小时的清扫,在高志远同学的不停清扫下,将辖区打扫的焕然一新,使人赏心悦目,路过的辖区居民纷纷点赞,有的居民还说下次叫上他们,也要加入进来。此次清洁活动,美化了小区环境的同时,也提升了辖区志愿服务浓郁氛围,村民纷纷表示今后将开展更多类似的志愿服务活动,把志愿者精神传递给更多人。在此次实践中,大家都能够团结起来,高志远同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他没有白白努力。

这次实践,高志远同学和村民彼此之间的情谊又增进了不少,大家好像一家人了一样。大家也能够互帮互助,干什么都没有任何怨言,唯恐安排工作时落下自己,搞得自己无事可做。我表现的很积极,即使再苦再累也都能够坚持下来。

这次的社会实践,高志远同学说他学会了很多东西,深深地感受到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的那份热情。正因为如此,才渐渐地懂得了一个道理:要创造自己的事业,就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凭着一个人对工作的执着,坚定的信念会指引着他走向完美的事业之路。

在实践的过程中,高志远同学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件自己该做的事,全部得到好评,博取了满分。人是在不断前进中成长起来的,虽然会有很多坎坷,但总是会有办法解决的。做人不怕失败,最怕失败后永远不能站起来。克服自己在成长中的困难,坚定不移地朝着自己奋斗的目标前进。

这次实践留给高志远同学太多太多美好的记忆,他说将会永远铭记。用大家留给自己的精华来望造自己的家,用自己的美好人生,来勾画自己的蓝图。可爱的孩子们,永远与他们同在,幸福的彼岸永远向他们招手。

参加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高志远同学获得了校领导和老师们的鼎力支持,通过以点带面的宣传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志愿者精神是什么,如何正确看待和认识志愿者精神,出志愿者的同学以积极的表现在老师和同学们中树立了良好形象,为我山东建筑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赢得了很高的赞誉,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同时他们表示将以饱满热情的精神状态投入今后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中去,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志愿者活动的开展增强了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实质上反映了当代青年助人为乐、甘愿奉献的时代风貌和精神风貌。不仅应该努习教书育人,更应投身社会实践,组织青年志愿者。

通过此次清扫活动的开展真正做到清洁一处、靓丽一处,使社区的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为营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人居环境贡献了绵薄之力。我的的行动得到了居民的高度赞扬。这次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不仅增强了村民的向心力、凝聚力,同时也增强了我的服务群众、奉献社区的责任意识、宗旨意识。

从开始到最后的完工,高志远同学表现出了很强的组织纪律性。不喧哗、不打闹,有序地进行着计划的任务。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这次活动引起了村民们的注目与赞赏。也增强了我的责任意识与服务意识。通过以点带面的宣传方式,让更多人了解了志愿者精神是什么,如何正确看待和认识志愿者精神,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同时我将以饱满热情的精神状态投入今后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中去,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过这次义务清扫,高志远同学说深刻体会到了环境干净所带来的好处,也收获了参与过程中给我带来的快乐。今后,他要努力好好学习,做个对社会有价值的,时在校期间, 要多进行些社会服务实践活动,让自己毕业后能够很快溶入这个鱼龙混杂的社会里实现自身的价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做贡献。

作者:高志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6812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陕西理工大学 “筑梦前行扬帆起航”社会实践支教团中期总结汇报在南郑区阳

7月16日下午,陕西理工大学“筑梦前行扬帆起航”社会实践支教团中期总结汇报在南郑区阳春中学举行。陕西理工大学团委副书记钟小龙、学工部副部长岑道权、实践团带队教师陈琰、阳春中学校…… 王豪 陕西理工大学机械学院查看全文 >>

陕西理工大学阳光公益课堂 | 我们既是老师,也是学生

伴随着孩子们的笑声,我们睁开了惺忪的睡眼,迎来了支教的第二天。像昨天一样,孩子们早早地就来到了学校,我们在饭堂吃早饭的时候就隐隐约约感受到了孩子们熙熙攘攘走进校门的欢声笑语…… 王豪 陕西理工大学机械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探寻省博珍宝,传承华夏历史文脉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探寻省博珍宝,传承华夏历史文脉2025年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鲁韵传薪社会实践队走进山东…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涌泉回川宣讲队去往乐山一中宣讲

1月23日河海大学涌泉回川源泉队到四川省乐山市第一中学高三13班进行返校宣讲活动步入大学已经有一个学期,团队中的同学们已经…

送春联,暖人心

送春联,暖人心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让社区中老人们感受春节的温暖和关怀,2025年1月28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

武汉大学全国文化遗产活化传播调研实践队赴山西省博物院实践

实践背景: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见证者,它们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华大地之上。习近…

智享老年生活 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智享老年生活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普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最新发布

从旁观者向参与者转换
今年的暑假,为了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和为乡村振兴服务,我加入了我们班的小太阳文化社会实践服务队,进行农村的三下乡服务。我加入了我们队伍中的调研组,负责查阅各种文献资料,在下乡的时候进行调研以…
见留守儿童初体验
2022年6月19日,湖南工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赴湖南省耒阳市坛下乡“让农村孩子‘富’起来——五育并举背景下,湖工青年担当”暑期社会实践团于上午九点抵达坛下乡,主要内容为对周边农村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及…
【三下乡】——“逐梦”志愿者走访慰问老党员
7月12日上午8时,“逐梦”志愿者服务团的三下乡故事还在继续书写着,踏着蔡森坝村的红色足迹,志愿者们开展走访慰问老党员活动,感悟红色精神,传递温暖关怀,共同践行新时代的初心使命。踏进苟银河同志的家…
助力乡村振兴,保护乡村环境
[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7月6日讯](通讯员牛龙龙)7月2日,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助力乡村振兴、环境美化”志愿服务团队为践行新时代环保精神,在淮北市烈山镇榴园村举行了“美化…
坚持人水和谐,共护生命之源我们在路上
指导老师:夏妮老师化工学院通讯员:李燕奇资料显示,我国许多江河水质检测时发现了污染物,水质相关指标超过了正常限值标准。在人类生产活动过程中,许多有害污染物通过排放进入天然水体对水造成污染。如果…
长治医学院三下乡:体验非遗传承,感受文化脉搏
为进一步加强成员们对于非遗文化重要性的认知,深入学习当地非遗文化的精髓,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内容及保护传承的相关情况。长治医学院大学生记者发展成就观察团成员共计11人,于六月下旬在襄垣县…
长治医学院三下乡:基层义诊显关爱,走近群众心贴心
为充分发挥自身所学专业特长,更好地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加深村民对于公共卫生制度的认知程度,长治医学院大学生记者发展成就观察团成员共计10人,于六月下旬在襄垣县古韩镇小垴村的四个自然村落进行了…
长治医学院三下乡:以心走进童真,用梦点亮未来
为关注儿童心灵健康,积极引导儿童健康成长,进一步增加儿童自身塑造全面发展,引领孩子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于长治医学院大学生记者发展成就观察团于6月20日抵达山西省襄垣县小垴村,并为同在小垴村知青…
承黑陶之艺,传陶韵之光
黑陶最初的出现,完全是为了生活的需要,制作艺人将自己的想象付诸于陶塑,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美的认识增强,黑陶由原来的生活用品逐渐演变到装饰等工艺品,黑陶技艺的研究已渐臻顶峰。但这种发展是…
长治医学院三下乡:星火然然星火燃,牢记青年使命
为赓续红色文化传承,牢记初心使命,从红色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时代新航标,争做时代新青年,长治医学院大学生记者发展成就观察团于6月23日抵达山西省襄垣县大平村,以“上党战役指挥部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