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2日星期二,今天是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扬帆筑梦”社会实践队三下乡的第六天。
根据现存的资料,均无具体确定化州橘红开始发现的时间。推测化州橘红原为野生柚树,由于吸收了当地土质中所含的礞石,经历漫长岁月逐渐进化而成。
相传,南朝宋时(公元420-479)发现化橘红对药效的认识。当时化州地处边陲,毒气甚盛,不少人常常得了咳嗽、痰浊等病症,导致死亡。有一个叫“罗辨”的仙人,为解民困,搭茅棚在石龙岗(后为州署)种植化橘红,治疗病人无数。人们一般认为罗仙翁也就是罗辩仙,罗辩仙,是种植化橘红的始祖。可查阅以下记录:清《史记》卷四十六引用《郝志》的内容,具体记述了这位罗辩仙人植橘的传说。一九八九年,花城出版社出版的《桔红集》,收录了民间传说《罗仙植橘》。
清代中叶,化州县种植化州橘红20多万平方米。到清末民初,战乱频繁,当局不重视中医药发展,导致化州橘红果树损失严重。化州橘红产量下降,市场逐渐产生化州橘红皮与其他品种混用的现象,其他柚皮逐渐开始在商品药材中作为替代品使用。解放后,化州橘红产量一度萎缩,使得化州橘红的橘皮不可持续。中国药典把柚列为化州橘红的来源之一,万不得已。
新中国成立后,当地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化州橘红产业,拨出专项资金复兴老橘园,开辟新产区。1962年成立化州橘红生产办公室,委托化州的公司负责化橘红的生产、加工、收购和销售,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6644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