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不完美的价值

来源:浙江理工大学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 作者:凌凯雯

今天是来到新和村的第三天。新和村有一个地方叫做退役军人党支部,显而易见这个小村子有许多退役老兵在这个村庄安居。我们被安排了一个十分有意义的任务:慰问退役老兵。

今天的太阳依旧那么强烈,炽热的阳光让人睁不开眼。我们分好小组,找到自己小组对应的联系人,在拜访之前先通过电话联系询问对方空闲时间与家庭住址。准备时,我们都很紧张,害怕自己过于唐突打扰到对方。幸运的是,我们的慰问对象是个和蔼可亲的老爷爷,他在电话的另一头连连说好好好,就这样我们成功要到了住址。成功联系后,我们便开始了寻找之旅,纵使天气炎热依旧,汗流浃背,依旧抵挡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侥幸,这位爷爷的家离我们的出发点并不是特别遥远,我们没过多久便找到了他的家。一进园子,便传来一阵狗叫,我的心里有一丝害怕,但脑子里又很快浮现出乡村田园里这种鸡鸣狗吠的场景,与此刻正一一对应。爷爷热情地来到门口欢迎我们,招待我们一同入坐。

我们与爷爷聊起了当时征兵的一些情况。询问他是什么时候入伍的?担任什么兵种?当时的条件怎么样?有什么印象深刻的经历吗?您觉得新和村和其他村相比有什么优势,您现在的生活怎么样?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爷爷回答的最后一个问题,谈起新和村和其他村,爷爷说村与村之间都是差不多的,没有什么哪个好哪个不好,正如没有什么东西是十全十美的,十全十美的东西也做不出什么东西来,因为没有空间可以改进,他现在的生活挺好的,现在公路也改造了很多,家里的田地上也种着农作物,自给自足的生活很惬意。对呀,没有什么是完美的,恰恰是这个不完美才能使我们更加趋向完美,但完美永远只能是一条渐近线,我们只能靠近,无法到达,所以我们可以不断向前,不会停下。

临走时,我们送给了爷爷一条毛巾,这次寻访之旅意义非凡。

凌凯雯/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6635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广海学子三下乡——大手牵小手 红色文化进课堂

2023年8月16—17日,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跨越千里赴井冈,分别前往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市井冈山毛泽东红军学校和龙市小学开展了红色文化进课堂教育实践活动。实践队围绕《国旗法》、《国……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讲好井冈革命精神,赓续红色文化血脉

为讲好井冈山精神,将红色文化融入课堂,传承红色基因,2023年8月17日,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赴江西省井冈山市龙市小学,展开以“铸魂仰望——井冈山红色文化进课堂”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千里赴井冈,共铸旗帜魂

“起来!不愿作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雄浑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在场人们肃穆挺立,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齐声唱响国歌。2023年8月16日……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追赤仰望队|千里赴井冈 筑牢新时代青年红色井冈情

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在井冈山这片红色的热土上,中国共产党人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此次伟大的实践所孕育的井冈山精神,烛照着中国革命一步步迈向成功。为弘扬井冈山精神、……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重温峥嵘岁月 寻红军印迹点亮教育航灯

开展红色研学活动,有利于青年学生真切回顾党的光辉历史,了解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深化对革命先烈不怕牺牲、忆苦思甜的革命精神的认识。2023年8月15日,广东海洋……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燎原星星之火 筑牢红色井冈情

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在井冈山这片红色的热土上,中国共产党人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此次伟大的实践所孕育的井冈山精神,烛照着中国革命一步步迈向成功。2023年8月12日,广东海……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传承井冈精神 谱写时代新章

内蕴家国情怀于心,外化红色精神于行。为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基因永不变色,代代相传。2023年8月14日,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远赴井冈山,重温故土的红色革命历史,……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承革命星火重温峥嵘岁月,铸精神财富探寻红军足迹

广海学子三下乡——承革命星火重温峥嵘岁月,铸精神财富探寻红军足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拥有悠久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体验社会课堂中的“受……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最新发布

“心”之所向,“毅”往无前 ——化学学院心毅志愿队多彩课堂顺利推进
新闻中心消息通讯员许敏婧7月12日,化学学院心毅志愿队的教学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经过几天的共同学习,老师和学生之间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们在教学中也越来越游刃有余。上午初中班的第一节课便是…
初出茅庐的大学生究竟能为乡村振兴做什么
听党话,跟党走“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是习总书记在2014年五四青年节前夕,所提出的对飞进支教青年的殷殷期许。习总书记也鼓励大学生村官“热爱基层,扎根基层,增长见识,增长才干”,嘱咐大…
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赴武平开展“林权改革助力乡村振兴”主题调研活动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师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2022年7月6日-9日,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山为伴,探索‘武林’”暑期…
看望留守儿童,传递温暖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关注的重要对象。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
集大学子:学习弘扬红色文化,青春赋能乡村振兴
集大学子:学习弘扬红色文化,青春赋能乡村振兴2022年7月11日,为响应学校号召,感悟红色历史,传承革命精神,基于专业所学,青春赋能乡村振兴,助力蜜柚加工企业蓬勃发展。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柚践初心…
带孩子回归健康游戏娱乐
《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由新闻出版署于2021年8月30日发布。随后,各地有关部门按照通知要求,集中处罚违规企业和平台,防沉迷工作进展势如破竹,足见国家在防止未成年人沉…
【三下乡】志愿微日志(二):青春心向党,志愿再出发
天空破晓,长江师范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志愿者踏着微光,带着青春的梦想和勇气开启了新一天的志愿活动。杨棉:大手牵小手融融夏日情今天,我们怀着紧张的心情在中益乡开启了志愿小课堂。活动期…
黑陶文化影响
当前我们所看到的山东龙山黑陶现代产品,大多都是对古代黑陶产品的仿制,或者是在造型、装饰上稍加改变,黑陶艺术处在“无色无创”的阶段,即没有特色,缺乏创新。如果黑陶产品没有产地说明,我们很难从外部…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三年潜心匠心雕琢 古建雕花风华古今
本网讯(通讯员杜奥丽)7月12日,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守护乡愁记忆,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南林桥镇石门村展开走访调研,以探索传统村落的集中连片保护和利用。村支部…
黑陶文化艺术演变
相对于器表装饰而言,烧制技术的进步无疑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磨光黑陶的烧制,尤其是黑陶中的代表性精品蛋壳黑陶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的陶器制作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1928年,龙山文化(典型龙山文化)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