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墙青瓦马头墙,绿水青山蔚蓝天”,如画的的江南水乡,梅溪陈家村这座蕴含了丰富红色资源的村落就扎根在这里。为了进一步探寻这个村落中的红色资源,加深对抗战精神的理解,6月25日,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赴池州、马鞍山、安庆、合肥、淮北乡村振兴与文化惠民实践队来到了安徽池州青阳县,想要对当地的红色资源,以及蕴含的红色底蕴有更深入的探索,从而进一步加深对党史的了解,感受红色乡镇的魅力,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虽然还不到七月盛夏,炎炎烈日的威力却丝毫不减,即便如此,也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其实在出发之前,我们就已经通过网络等渠道对梅溪陈家村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并且对其丰富的红色文化满怀憧憬与敬仰。杨田梅溪陈家村位于G330国道边,梅溪河穿境而过。村庄占地面积约165亩,700多人口,村民多以陈姓为主。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拉开全民抗战的帷幕;1938年10月中共青阳工委应运而生,并在次年9月改为青阳县委。在那段峥嵘的岁月里,无数仁人志士加入中共国共产党,在党组织的统一领导参与救亡图存的抗日运动。
到达杨田镇之后,我们发现这座红色村庄的面貌早已焕然一新,到处散发着新时达的新气象。沿着村庄的道路继续前行,我们发现了一棵屹立在村口的古树。当地村民告诉我们那棵树是“子孙树”,已经有了大概160多年的树龄,它守护着一方水土,见证了陈家村革命精神的薪火相传。革命故事墙上描绘着这座红色小镇的抗战历史,时刻警醒人们: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彰显了厚重的红色文化底蕴。
根据我们之前搜集的资料以及当地人的讲解,实践队员了解到:在1939年9月,经皖南特委批准,改青阳工委为青阳县委,任命沈鹰为书记。县委成立后,党的领导得到加强,党的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当时主要的工作是以特工团出面进行抗日宣传并进行反封建教育;动员青年参军参战;在杨田、陵阳地区配合新四军开展“反顽”斗争;继续开展并扩大统战工作。这极大地扩大了我党我军的政治影响,使党的领导作用得到了强有力的体现,并且在青阳县的抗战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历史可以翻页,但革命的精神与红色基因却要赓续传承。通过本次的社会实践,我们不仅认识了杨田梅溪陈家村这座红色小镇,更深入地了解了这座小镇孕育的革命文化。李克强总理曾经在鼓励大学生下乡调研的时候强调,只有“下得去”,本事才能“上得来”,干事才能“拿得起”,基层最能锻炼人。尽管暑期炎热,调研辛苦,但既然来到了红色村落,就要有革命战士“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就要有中国共产党砥砺奋斗的决心,如此这般,才能不虚此行!
从复兴路到兴业路,从石库门到天安门,小小红船已经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能够在大海中劈波斩浪的巍巍巨轮。然而,征衣未解再跨鞍,新时代的号角已然吹响,我们应当接续奋斗启新程!梅溪陈家村只是众多红色村落中的一个,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不能一一走访,但它们所孕育的红色文化精神却是一致的:崇高的理想信念、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也是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行为准则。为时代之青年,我们不仅要将红色精神牢记于心,也要将红色知识传播于人,更要将红色基因赓续传承!(通讯员 李亚鲁)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6411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