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甬”先行|以传承之调,唱响创新之歌!“兴甬”实践队赴慈溪市龙山镇开展实地调研
因地制宜,承前启后,谱写美丽乡村新华章;与时俱进,创新突破,奏响乡村振兴“交响曲”。“青年是乡村建设的中坚力量”,为深入了解慈溪市乡村振兴举措,在传承与创新发展中助推美丽乡村建设,教师教育学院“兴甬”实践队于7月9日前往慈溪市龙山镇开展调研学习。慈溪市龙山镇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校长顾雪锋对队员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带领队员在龙山镇实地走访。
伏龙山下,古韵悠悠
碧水清清,古树苍翠;老宅旧屋,青瓦白墙;乡镇文化,民国风光。山下村位于慈溪市东部,北傍伏龙山村,是远近闻名的“民国第一村”,村内不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虞洽卿故居、百年老宅树滋堂和继勤堂、万顺酿造厂等人文古迹,还有得天独厚的“海陆空风情”。近年来,山下村已经通过改造村庄空间、弘扬商帮文化、完善基础设施等举措,驶入了经济发展和村庄建设的“快车道”,先后获得“浙江省旅游特色村”“宁波市历史文化名村”等称号。当前,根据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山下村正以环境整治为抓手,以古迹保护为重心,以电报房、邮电局、南货店等特色店铺为亮点,努力打造“民国风情一条街”,在实现乡村振兴的同时,寻找乡村文化的根与魂。
为进一步感受当地特色文化、了解文物保护举措,顾校长带领实践队员们走访了虞氏旧宅——天叙堂。天叙堂,取“叙天伦之乐”之意,是“海上闻人”虞洽卿的私宅,整个建筑融中国传统建筑和西方建筑艺术于一体,规模宏大,风格独特,是中国近代建筑的优秀范例,也是认识以中国近代爱国民族资本家虞洽卿为代表的宁波帮的重要载体。在参观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勇于开拓、善于创新,爱国爱乡、回报社会”的“宁波帮精神”,体悟到了山下村保护乡村文化、传承文化基因的决心和信念。
产业塑形,文化铸魂
为满足乡村振兴的实际需要,龙山镇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以“担当有为、实干为民”为导向,以传承与求新并进为主线,开展一系列成人教育培训活动,从产业和文化两个方面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在与顾校长的访谈中实践队员们了解到,成校深刻认识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大意义,立足三新服务——“新科学技术、新经营管理、新市场策略”,植根当地特色农业,带动农户参与实用技术培训、引领农场开展“优质獭兔养殖”等科研课题,并在此过程中初步形成了以农技培训学校为龙头、农业基地为示范点、农户为推广点的“三位一体模式”。成校依托创新,培养了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助推构建现代化乡村产业体系,为夯实乡村振兴基础、实现乡村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在习总书记“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的指示下,成校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工作,与徐福红木博物馆签约,协同开展“红木小匠人”活动。该活动立足红木雕刻技艺的培养要求,采取馆校合作办学的形式,通过在博物馆内开设红木手工体验基地,搭建起知行合一的中小学“工匠精神”培育平台,带动未成年人了解和热爱红木非遗文化,传承“择一事、精一技、终一生”的匠人心,为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深远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继承的发展。通过此次龙山镇实地调研活动,实践队队员们了解到了产业发展与文化传承共同助推乡村振兴的优秀范例。接下来,实践队将继续走访慈溪市有关地区,总结各乡镇(街道)振兴的特色经验,守初心、担使命、谋新篇、开新局,以青春之姿追寻乡村振兴之梦!
文字:姚奕杉
图片:姚奕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6320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