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三下乡#瞻名人故里,扬湘阴文化,仰爱国情怀

来源: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作者:数润星泽团队甘米

中国大学生网7月9日电(通讯员:毕倩 陈晓娇 刘柔彤 甘米安)7月9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数润星泽”教育关爱团赴岳阳市湘阴县金龙镇巡山村柳家冲,参观左宗棠纪念馆,了解将军戎马倥偬的辉煌人生;深入晚年隐居的柳庄,探寻农耕文化;端坐左宗棠书院,感受左宗棠“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的情怀。

左宗棠,字季高、朴存,是我国晚清时期的重臣,洋务运动领袖人物之一。同时也是经世致用的湖湘文化的杰出代表,先后参与和指挥了围剿太平军、陕甘捻军及收复新疆等一系列战役。

左宗棠晚年隐居柳庄,自号“湘上农人”,躬耕垅亩达8年之久。走进柳庄,只见一座由左宗棠亲自设计建造的砖木结构住宅,映入眼帘,左宗棠“身无半文,心忧天下”克家不私的情怀,透过一幅门联便可一览了然。

左宗棠去世前曾留下家训说:“唯崇俭方能广惠”,在灾荒之年经常散粮赈灾,救济乡民。他倡导节俭持家、安于寒素;他深知,廉洁自律之人,才会有恤众爱民的担当;“惟崇俭乃能广惠”是左宗棠的名言,与他教育后代“自奉宁过于俭,待人宁过于厚”的理念如出一辙,所以左宗棠世代“居贫好施

为官清廉、克己奉公是左宗棠一生所推崇和践行的理念,他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并将此作为家风家训发扬光大,不仅激发了他身上的天地正气与家国情怀,也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大将筹边未肯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清朝光绪年间,左宗棠率军平定新疆,沿途遍植杨柳。左公独爱杨柳不折的性格,这也是“柳庄”之来源。团队成员认真学习先贤清廉的人格品质、浩然的天地正气、浓郁的家国情怀,实地领略“家书传浩然正气,柳庄证左公风骨”。寻根溯源,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三牛”精神。在夏天热浪中,以汗水浇灌梦想,以行动实现价值,用文字记录过程,用照片留下回忆。

在这些无数泛黄的砖瓦中见到了一个又一个历史的细节,在这些星辰般的碎片里看到了人类在苦难中前行的脚步。手持风雨,肩挑日月,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在广袤的基层土地上留下了坚实的足印,用实际行动唱响了新时代乡村振兴路上的青春之歌。

探访名人故里,追寻先人足迹,进一步感受了前人发出“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的感慨,也进一步感受这一代名将的拳拳赤子之心。我们需要瞻仰与铭记,继承与发扬,将这种爱国情怀铭记于心,将爱国主义写进我们青年奋进的旗帜上!

今日之青年,当挺立时代潮头,勇担强国重任。我们要弘扬爱国主义,大学生是社会最具有活力的一支力量,是国家民族未来发展的希望。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经久不衰、薪火相传的优秀传统,这对于大学生来说,践行爱国主义使我们深刻认识自身肩负的历史重任,是修身成才的强大动力。大学生践行爱国主义有助于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爱国觉悟、树立崇高志向,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爱国报国的实际行动。使我们以优秀的文化条件和饱满的精神面貌进入社会,自觉投身于祖国的伟大建设和发展中,继往开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6320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垃圾分类初体验

随着时代的发展,垃圾分类已经刻不容缓。中国是一个垃圾生产大国。早在2004年中国就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垃圾制造大国。中国目前全国生活垃圾年产量为4亿吨左右,并以大约每年8%的速度……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传助人美德,递快乐之本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当你帮助了别人,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也会伸出援手。关爱别人其实就是在关爱我们自己,关爱别人是我们得到别人关爱的前提。虽然本次“垃圾分类,山河永青”暑……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绿城妈妈”与我同行

“绿城妈妈”项目是郑州市政府实事项目,该项目围绕市政府关于美丽郑州建设和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等中心工作,以专业化指导、群众性参与、社会化普及为原则,科学制定了垃圾分类、清洁家园……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是历史的选择,宣传是我们的责任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热点问题。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逐步实施,“你是什么垃圾的?”这一灵魂拷问也火遍全国。垃圾分类是时代问题,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上世纪七八十……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日志

2019年7月9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小马达垃圾分类,美化绿城暑期实践队在卢浮宫一二三期,金悦府,国龙绿城等五个小区进行垃圾分类的好处及郑州的现在情况,如六环之外“第七环”的现状还有……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郑”在行动

小马达垃圾分类美化绿城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共计进入海马A,B,C,区,壹号公馆,六六社区等13个社区开展垃圾分类知识普及活动并体验垃圾分类工人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人员首先带领社会实践……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时代的选择,我们的责任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热点问题。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逐步实施,“你是什么垃圾的?”这一灵魂拷问也火遍全国。垃圾分类是时代问题,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上世纪七八十……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在切实感受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加强志愿服务中增强责任感和…… 小马达垃圾分类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最新发布

湖北学子三下乡:湖北汽车工业学院2022年暑期社会实践培训暨出征仪式
中国青年网十堰7月11日电(通讯员汤心愿)为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
Get the future started就现在,向未来——稚苔服务队
Getthefuturestarted就现在,向未来——稚苔服务队你好,上洋中心小学用心前行,逐梦远航2022年7月10日上午,来自岭南师范学院的稚苔“三下乡”服务队为参与此次实践活动的学生们举办了欢迎见面会。欢迎见面会上,老…
乡村振兴“甬”先行 | 以传承之调,唱响创新之歌!“兴甬”实践队赴慈溪市龙山镇开展实地调
乡村振兴“甬”先行|以传承之调,唱响创新之歌!“兴甬”实践队赴慈溪市龙山镇开展实地调研因地制宜,承前启后,谱写美丽乡村新华章;与时俱进,创新突破,奏响乡村振兴“交响曲”。“青年是乡村建设的中坚…
扎根基层,感受乌石
扎根基层,感受乌石作者:刘静“沧澜”社会实践队调研组到乌石镇各个党群服务中心进行走访,与基层领导干部详细了解乌石镇发展历史、文化组成、语言变迁等等,进一步拓展我们的社会实践成果。调研期间,调研…
开展红色宣讲,话剧传递真情
开展红色宣讲,话剧传递真情2022年7月9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爱心凝聚力量,筑梦脱贫攻坚”三下乡实践团赴重庆市武隆区凤山街道蒲板村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为了加深蒲板村村民对红色文化的了解,激发村民们的…
乡村振兴“甬”先行 | 产业争先,服务争效——“兴甬”实践队赴慈溪宗汉街道深入调研
乡村振兴“甬”先行|产业争先,服务争效——“兴甬”实践队赴慈溪宗汉街道深入调研慈溪市宗汉街道地处浙东宁绍平原中心,南靠329国道,北濒杭州湾,近年来街道城市化推进迅猛,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势…
安徽学子三下乡:父爱如山助成长,志愿服务显担当
中青网马鞍山6月19日电(通讯员沈国鑫)父爱如山,成长的过程中,父亲总是默默的为我们遮风挡雨,为我们撑起一片天。为感恩父爱,6月19日父亲节,机械工程学院“喜迎二十大,服务显担当”暑期实践队来到马鞍山…
沧澜之光,助我们共同成长
沧澜之光,助我们共同成长作者:刘静一个星期的实践活动在我心里已是沉甸甸的回忆,这段不可磨灭的回忆,丰富了我的大学生活,让我明白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说明了亲身实践的必要性和…
江西师大外国语学院: 青春三下乡|聚焦文明实践 赋能乡村振兴
江西师大外国语学院:青春三下乡|聚焦文明实践赋能乡村振兴7月5日下午,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寻燎原星火,助乡村振兴”乡村振兴促进团前往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雩田镇塘背村进行走访调研。在调研中,乡村振…
三下乡之旅的星火与尘埃
三下乡之旅的星火与尘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2022年7月9日,在经历了将近两个小时的颠簸,我们来到了阳西县上洋中心小学。在信心与志气满满的开伙饭里,我们坚信这必定是一趟以星星之火造燎原之势的旅程。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