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余安琪 丁戈晖 竺湘粤)7月6日至7月7日,湘潭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乡村振兴帮扶团在泽家镇开展实地调研活动,团队成员在当地政府积极的协同配合下,筛选出若干典型地区来进行街访以及上门访谈,进一步考察泽家镇“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现状。
7月6日,湘潭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乡村振兴帮扶团主动与党委办公室谢吉海主任进行有关“三下乡”活动线下走访的交流沟通,鉴于泽家镇村落分布表现为点上的集中和面上的分散,以及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等客观因素,团队决定前往泽家镇固定的搬迁安置点开展实地调研。团队成员在彭书记和周明队长的带领和指引下顺利走入泽家镇安置点的街坊家中,通过街访以及上门探访来切实了解泽家镇贫困农民的生存困境,并咨询其对于务农这一劳动形式的看法,更清晰地认识到贫困户致贫的根本原因,分析总结出推动传统农民转型的有效方案。
图为彭书记和周明队长带领湘潭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乡村振兴帮扶团前往泽家镇安置点图片
深入基层走访,调查民众现况
湘潭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乡村振兴帮扶团两天内走访的近20户家庭中,多数家庭的生活条件状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传统农民转型为新型职业农民,比如农民个人拥有的农田面积较小、年轻劳动力的缺乏以及为了孩子的教育资源和老人的医疗条件放弃农田来到安置点等现状。团队就目前调研结果分析得出导致农户贫困的根本原因在于物质条件的匮乏,这集中表现为泽家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乡村的农业发展受到地形制约等短板,这也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道路上亟需解决的难题。使人才扎根农村,需要基层政府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从而更好地解决农户生产致富遇到的基本物质条件的限制问题。
近年来,泽家镇政府积极实施对口扶贫,深入推进党群连心“五个到户”工作,党员干部们会定期深入基层走访政府分配的帮扶对象。从乡村帮扶团的走访以及安置点彭书记的反映可以看出,泽家镇农业建设的落脚点依旧在于农民建设,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关注当地民众的思想观念层面。一方面,由于当地民众对于“新型职业农民”这一概念的了解有限,大部分民众务农是为了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并不属于主动务农。另一方面,在政策引导下主动转型的小部分农民,短期内获得的经济收益有限,从而看不到转型新型职业农民带来的长远益处。针对民众思想观念相对落后的现象,泽家镇基层政府需要加强“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的宣传落实,通过专家培训生产技术来提高农民的劳动技术水平,同时提高政府补贴来鼓励传统农民转型升级,推进人才扎根农村。
图为湘潭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乡村振兴帮扶团在泽家镇安置点进行上门探访图片
宣传“新职农”知识,培育未来一代
乡村振兴帮扶团在泽家镇走访途中发现,少数年轻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转型表达出浓厚的兴趣,其中一户从拔古村搬入安置点的五口之家便存在此类情况。这户人家的大女儿是一位就读于职专的高一女生,学习电子商务专业,在了解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相关政策机制与价值意义后,表示看好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前景。九水村一户七口之家的户主田老师也表示,当地传统农民的发展转型缺乏机遇,外出读书的年轻人很少返乡,产业技术层面相当需要青壮年劳动力的支持。田老师是上个世纪知识分子回归家乡的缩影,折射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可行性,如今信息时代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农民所处茧房中的信息缺口。对于年轻一代而言,抓住新型职业农民转型的机遇,便不必远赴他乡务工,而是主动选择留在泽家镇发展农业建设,推动家乡致富,这也是新型职业农民的特点所在——化被动务农为主动务农。乡村振兴帮扶团在调研泽家镇的过程中广泛宣传新型职业农民的相关知识,有利于推动农民传统思想的转变。
图为湘潭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乡村振兴帮扶团团队成员与田老师交谈图片
落实“新职农”政策,转变农民思想
展望泽家镇的未来,“新职农”政策的落地还需要政府和人民长时间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实现泽家镇特色支柱产业转型升级,人才问题仍然是重中之重,首先,政府可以通过发放补贴鼓励人才积极创业,同时,还可以推动基层典型的新职业农民成为先进模范并发挥其带头作用;其次,政府要大力推动科技兴农、科技惠农工作,基层政府以及企业可以聘请专业技术人员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再者,政府要灵活运用宣讲的广泛影响,积极深入基层宣讲新型职业农民概念,进一步改变广大农户传统的思想观念。路漫漫其修远兮,巩固脱贫成效、实现乡村振兴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达成,泽家镇政府要团结带领基层干部与群众,稳扎稳打实现农产升级,努力推动乡镇发展,打造美丽乡村新格局。
图为湘潭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乡村振兴帮扶团在泽家镇九水村图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6178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